福建泉州历史上有发生过地震。
1604年12月29日泉州以东海域发生8级地震,是我国东南沿海最大的一次地震,古城泉州及邻区遭受严重破坏。
据史料记载,主震前一天即发生前震,29日夜发生大震,山石海水皆动;泉州城内外楼房店铺全都倾倒;开元寺东塔顶盖南部的椽石有两条毁坏,东南角有8条毁坏;在清源山,裂开的地缝中还涌出砂、水,气若硫磺。
由于地震发生在傍晚,所以闽南沿海大部分地区都有人畜伤亡。
福建、江西、浙江3省22个县(市)记载了不同程度的震害。
此次地震破坏较重,分布范围广,最远距震中达220公里;有感范围最远达1000公里,安徽、江苏、上海、湖北、湖南、广东和广西等省区的124个县均有记载。
扩展资料:
泉州市位于福建省东南部的沿海地区,历史上曾遭受过泉州海外8.0级地震的强烈影响,是我国东南沿海城市中遭受较大潜在地震威胁的城市之一。
90年代以来,泉州市经济得到高速增长,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潜在地震对泉州地区的威胁也在急剧增大。
泉州市地处我国东南沿海地震带上,历史上(公元1640年)发生过8.1级大震,长乐诏安地震活动断裂带贯穿我市沿海各县市。
北西向活动断层与诏带在泉州地区交汇。
同时,地震发生的频度、强度很高的台湾省与我市仅一水之隔,台湾的强震经常影响到我市。
1994年以来,东南沿海地震带的强震活动十分活跃,1994年9月16日在台湾海峡发生7.3级地震,1995年2月25日在晋江市金井以南海域发生5.3级地震,1999年8月5日在惠安海域又发生4.8级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