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和第二强度理论只适用于脆性材料;第三和第四强度理论只适用于塑性材料。这种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2024-12-26 10:26:06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第三、第四强度理论主要针对塑性材料的。对塑性材料而言用第三还是第四强度理论区别不是太大,一般第三强度理论用得较多,主要是简单一些。

第一强度:最大拉应力理论,适用于脆性材料,例如:铸铁。第一强度理论又称为最大拉应力理论,其表述是材料发生断裂是由最大拉应力引起,即最大拉应力达到某一极限值时材料发生断裂。

第二理论:最大伸长线应变理论,只要极少数脆性材料复合,应用很少。

第三理论:最大切应力理论,适用于塑性材料,例如低碳钢,形式简单,应用极为广泛。第三强度理论 又称最大剪应力理论或特雷斯卡屈服准则。

第四理论:畸变能密度理论,适用于大多数塑性材料,比第三准确,但不如第三方便。第四强度理论 又称最大形状改变比能理论。该理论适用于塑性材料。

扩展资料:

四个基本的强度理论分别为第一强度理论,第二强度理论,第三强度理论和第四强度理论。现将它们的有关知识点对应列于四个强度理论比较表,以便于比较学习。未在表中涉及的内容,此处给出介绍。

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有两种不同的破坏形式:一是在不发生显著塑性变形时的突然断裂,称为脆性破坏;二是因发生显著塑性变形而不能继续承载的破坏,称为塑性破坏。

破坏的原因十分复杂。对于单向应力状态,由于可直接作拉伸或压缩试验,通常就用破坏载荷除以试样的横截面积而得到的极限应力(强度极限或屈服极限,见材料的力学性能)作为判断材料破坏的标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强度理论

回答2:

“第一和第二强度理论只适用于脆性材料,第三和第四强度理论只适用于塑性材。”这种说法完全正确。

因为材料的脆性和塑性不是绝对的。

例如:大理石这样的材料,在常温静载下,承受单向压缩时,显示出脆性断裂,但在三向压缩时,却可以有很好的塑性。又如,象低碳钢这样塑性很好的材料,在低温或很高的加载速度下,却显示出脆性破坏。

因而,把塑性材料和脆性材料理解为材料处于塑性状态或脆性状态更为确切些。



扩展资料

第一理论的应用和局限

1、应用:材料无裂纹脆性断裂失效形式(脆性材料二向或三向受拉状态;最大压应力值不超过最大拉应力值或超过不多)。

2、局限:没考虑σ2、σ3对材料的破坏影响,对无拉应力的应力状态无法应用。

第二理论的应用和局限

1、应用:脆性材料的二向或三向应力状态且压应力很大(大于最大拉应力)的情况。

2、局限:只与极少数的脆性材料在某些受力形式下的实验结果相吻合。

第三理论的应用和局限

1、应用:材料的屈服失效形式。

2、局限:没考虑σ2对材料的破坏影响,计算结果偏于安全。

第四理论的应用和局限

1、应用:材料的屈服失效形势。

2、局限:与第三强度理论相比更符合实际,但公式较复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强度理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四大强度理论

回答3:

你好,

错误,因为强度理论的应用条件不仅与材料性质有关,还与应力状态有关。

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