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D和起搏器的区别

2024-12-26 09:55:31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所谓ICD其实是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的缩写,是由脉冲发生器和电极导线两部分组成的。(近年来,经静脉置放心内膜除颤电极已取代了早期开胸置放心外膜除颤电极)。这种装置体积很小,可埋藏于胸大肌和胸小肌之间,甚至像起搏器一样可埋藏于皮下囊袋中。但功能却日益强大,同时具备抗心动过缓起搏、抗心动过速起搏和低能电转复以及高能电除颤等功能。其通过电极导管接受来自心脏的电信号,时刻监测着心脏的电活动状况。当心脏电活动正常时,ICD仅起到监测作用,患者没有任何感觉;当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出现并持续存在时,ICD就会根据设定的程序分析这些异常的心脏电活动并采取不同的措施。
  ①终止室速:ICD能释放较室速更快的电脉冲刺激心脏,从而超速抑制室速,终止心动过速,恢复正常心律。
  ②低能量转复:ICD可释放小电量的电击,以终止异常心律。
  ③除颤:主要用于治疗室颤,与低能量转复相似,只是电击能量较高。能于20秒后发放20~30焦耳的电能除颤,如一次放电无效,可隔20~40秒再放电1次,达3次。
  ④当患者心动过缓时,ICD有支持性起搏功能,使患者保持一定的心率,维持泵血功能。
而一般的植入式起搏器只是用于心动过缓、各型房室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等导致心率下降的疾病及心律失常的治疗。
所以说一般意义上的ICD包含了起搏器的功能,其本身就是一种和起搏器一样的植入式设备,而且其编码同样使用起搏器的NBG代码系统。

回答2:

所谓ICD其实是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的缩写,是由脉冲发生器和电极导线两部分组成的。(近年来,经静脉置放心内膜除颤电极已取代了早期开胸置放心外膜除颤电极)。这种装置体积很小,可埋藏于胸大肌和胸小肌之间,甚至像起搏器一样可埋藏于皮下囊袋中。但功能却日益强大,同时具备抗心动过缓起搏、抗心动过速起搏和低能电转复以及高能电除颤等功能。其通过电极导管接受来自心脏的电信号,时刻监测着心脏的电活动状况。当心脏电活动正常时,ICD仅起到监测作用,患者没有任何感觉;当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出现并持续存在时,ICD就会根据设定的程序分析这些异常的心脏电活动并采取不同的措施。
  ①终止室速:ICD能释放较室速更快的电脉冲刺激心脏,从而超速抑制室速,终止心动过速,恢复正常心律。
  ②低能量转复:ICD可释放小电量的电击,以终止异常心律。
  ③除颤:主要用于治疗室颤,与低能量转复相似,只是电击能量较高。能于20秒后发放20~30焦耳的电能除颤,如一次放电无效,可隔20~40秒再放电1次,达3次。
  ④当患者心动过缓时,ICD有支持性起搏功能,使患者保持一定的心率,维持泵血功能。
而一般的植入式起搏器只是用于心动过缓、各型房室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等导致心率下降的疾病及心律失常的治疗。
所以说一般意义上的ICD包含了起搏器的功能,其本身就是一种和起搏器一样的植入式设备,而且其编码同样使用起搏器的NBG代码系统。

回答3:

ICD 全名叫植入式心脏除颤器。主要是针对治疗恶性心律失常,比如室速,室颤。这些病人发病时,心脏无法有效泵血,10分钟内得不到治疗会危及生命。ICD 会自行诊断和放点或无痛治疗。起搏器只要治疗心律缓慢

回答4:

  心脏起搏器是治疗严重心律失常的有效方法,由于本身疾病的严重性和这种治疗的侵入性,会造成部分患者的各种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
  为此本文介绍和探讨有关这方面的目前研究现状及应对策略。
  绪言 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是目前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唯一有效的方法,而在此基础上发展的体内除颤仪和双心室再同步心脏起搏器,对治疗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也显示了良好的作用。
  但作为一种侵入性的治疗,不管在术前还是术后,由于患者对这一治疗上认识的差异可能会产生不良的情绪反应,严重的会导致心理障碍而影响心脏起搏器疗效的转归,正确识别和处理心脏起搏器手术前后的心理问题或障碍,对预防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心理障碍,改善治疗效果有积极的意义。
  1心脏起搏器基础
  心脏起搏器是一种植入式电子装置,这是一项集生物工程、电子技术、微电脑与临床结合的十分成熟的治疗技术,目前全世界每年应用这一技术救治百余万患者的生命。
  心脏起搏器手术具有手术切口小、无痛苦、不开胸,安全可靠。
  心动过缓或短暂停搏可导致严重的血流动力学异常而威胁生命。
  对于这种严重的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往往不能奏效,而植入心脏起搏器可以获得肯定且满意效果。
  安装心脏起搏器不仅能避免心脏事件的发生(晕厥、心衰、猝死),而且改善这些患者的生活质量。
  心脏起搏技术已成为生物医学工程中最具代表性的成就,是心血管疾病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
  心脏起搏器是应用人工产生的脉冲电流,以适当方式刺激心脏,引起心肌兴奋,收缩,提高心率,获得有效心排量,恢复泵血功能,满足机体代谢需要。
  当自身心脏因病变而出现起搏、传导等功能障碍时,人工心脏起搏系统就代之继续有效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