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皮怎么做?

2025-02-23 15:12:35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凉拌豆腐皮的做法:
原料:豆腐皮3张、香菜几根、姜末适量、花生米一小把、油、盐、鲜蔬粉适量、醋、生抽、麻油适量。
第一步:香菜切碎,豆腐皮用水稍微泡下;第二步:油锅烧热后放入姜末煸炒至微金黄;第三步:倒入沥干的豆腐皮小心翻拌;第四步:然后倒入调好的汁翻拌均匀;第五步:翻拌好后关火;第六步:待豆腐皮稍微冷却后放入香菜、花生米,撒点麻油拌匀。

回答2:

(一)生产原料。
选择蛋白质含量45%以上的优质大豆。
(二)生产用水。
使用符合下列指标要求的天然山泉水:溶解性总固体值≤300mg/L;硫酸盐≤250 mg/L;氯化物≤10 mg/L;偏硅酸≥7.0mg/L。
(三)工艺控制。
1. 工艺流程:
选豆→去皮→浸泡→磨浆→过滤→煮浆→成膜→揭皮→晾干→熬浆→上浆→烘烤→摊凉→包装→成品。
2. 工艺要求:
(1)选豆:去除腐烂霉变的坏豆及其他杂质。
(2)去皮:精选的黄豆经破碎后,剥去豆皮,去皮率90%以上。
(3)浸泡:将去皮的黄豆清洗2至3遍,再用清水浸泡。浸泡至当手捏泡豆鼓涨或无硬心即可。
(4)磨浆:把浸泡好的黄豆按1:2的比例加水磨浆。
(5)过滤:磨好后的豆浆加温水(水温60℃左右)搅拌后倒入分离机或过滤袋进行除渣过滤,以手捏豆渣松散,无浆水为标准。
(6)煮浆:把过滤好的豆浆倒入煮浆桶内,迅速将豆浆煮沸,时间3至5分钟。
(7)成膜:使锅底温度保持在78℃至82℃,进行成膜。
(8)揭皮:每间隔8至10分钟,将锅内已成形的薄膜揭起。
(9)熬浆:无法揭皮的豆浆在慢火中浓缩成糊状即可。
(10)上浆:将晾好的湿皮放入熬好浆的锅内,均匀地把浆挂在豆腐皮表面。
(11)烘烤:将上好浆的豆腐皮烘烤至含水量10%以下。
(12)摊凉:将烘烤好的豆腐皮摊凉,自然冷却后再包装,摊凉时要注意防潮。
选用浓豆浆,倒入平底锅中,加热时注意不要煮沸,锅中豆浆的表层就产生一层皮膜,用竹签等工具恰当地捞出并使之慢慢地干燥,但也有在未干燥时就加以烹调食用的。此膜捞出后锅中会再次产生皮膜,继续捞出,这样如此反复,豆浆的浓度会逐渐稀薄,要适当地给予补充

回答3:

主料:黄豆250g 辅料:酸浆500ml、水2500ml
步骤:
1.泡豆:将黄豆浸泡一夜,豆水重量比为1:3,泡好的黄豆约为原来的2倍,夏季6—8小时,春冬季12小时左右,如浸泡时间过长会影响出浆率
2.磨浆:将泡软的黄豆加和2500克水(干豆和水的比例是1:10以内)加入料理机里,为了提高出浆率,可以磨两遍,
3.滤渣:准备好功率豆浆的布袋,将打好的生豆浆倒在布袋中,用手把豆浆挤出,过滤后的豆浆放在锅内,纱布最好是密一点的那种,过滤不好煮浆时容易糊锅底,如果纱布不密,就要过滤两遍
4.煮浆:过滤后的豆浆放在锅内煮开,将表面的泡沫捞出,豆浆煮开后还要继续小火煮五分钟左右,把浆煮透煮香,注意一定不要离开,要看着锅以防溢出
5.点浆:酸浆500克兑水500克兑成酸卤。煮好的豆浆关火,降温到80度才可以点浆,加入450克左右冷水至锅中,加好后我都是测一下温度,刚好80度的,将兑好酸浆水分一勺的慢慢倒入锅中,此时用汤勺在锅中慢搅、轻搅。将分散的蛋白质团粒 凝聚到一起。当豆浆开始出现絮状沉淀物并且与水分离就可以了,点好后要保温静止20分钟左右,豆腐皮点浆要嫩一点
6.模具:买的豆腐模具温水洗干净
7.模具铺上豆腐布
8.准备好一根长的布条,压豆腐皮用的
9.豆浆已经凝固
10.搅拌:用手抽把凝固一起的浆搅拌成小颗粒
11.搅拌好是浆用勺子均匀的倒入模具,铺满,用勺子盛豆花进去,最好每次盛的一样多,这样做出来的豆腐皮就差不多一样厚
12.铺满一层,把布条盖在上面,再把豆浆铺满第二层,把布条盖在上面,以此类推直到把豆花都用完
13.最后用最外面的布包好
14.盖上模子的盖子,自己掌握压制,总之越重越好,压制90分钟左右以后,
15.打开盖子,就看到一张张豆腐皮了

回答4:

豆腐皮怎么做才好吃?豆腐皮下水两分钟,起锅烧油,葱姜蒜炸酱炒一下,倒入一碗清水然后放入豆皮即可。

回答5:

豆腐皮这样做着吃老香了,真下饭造了两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