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的代号为什么总是很好听?

2025-02-25 19:21:22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LZ您好
台风记录于气象年鉴的正式代号是年份+编号。这个肯定不会有什么好听的说法……
所以我觉得您想问的是“名字”……
这个西北太平洋的命名规则是14个WTO气象组织成员(我国有3个席位,包含我国大陆,中国香港,中国澳门。台湾不在联合国范围内所以不包含。)每个成员起10个名字,列成一张表,然后轮流使用。
在提交名字的时候,会提交若干个备用名字,然后由成员国投票决定最终选哪个。
所以决定名字的使用,实际上兼顾了14个成员的语言,发音习惯。譬如当年龙王遭到除名的时候,我国提交了“哪吒”,结果直接因发音困难被砍(最后顶替的是海葵)。还有诸如清松,因为和某成员国“海啸”的单词接近而直接被替换。
因此可以认为这张命名表编制的初衷就已经是很照顾各成员国的语言习惯了。
与此同时,不少命名翻译成中文,也有进一步加工,做到了信达雅。
譬如桃芝(朝鲜提供的),这个罗马发音叫Toraji,你自己看看是不是更接近某农用工具,那当然就不雅了。所以桃芝这个翻译可以说是很神龙点睛了。
然后就是以实际名字命名台风,当然比按常规代号宣布台风要使人印象深刻得多。譬如我随便说一个0608或者200608W你知道是啥吗?但是一说名字“桑美”马上应该所有浙江福建人都能想起是什么样的台风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