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主要种植的山药品种有细毛长山药、二毛山药和日本山药3个品种。细毛长山药和二毛山药都属于普通山药长柱变种。日本山药是一个适应性强、品质好、产量高、有发展前途的品种。
2、土壤选择和挖沟
种植山药,应该选择肥沃、疏松、排灌方便的沙壤土或轻壤土,忌盐碱和粘土地,而且土体构型要均匀一致,至少1~1. 2m土层内不能有粘土、土沙粒等夹层。否则会影响块茎的外观,对品质也有影响。挖沟应该在冬春农闲季节进行,按100cm等行距或60~80cm的大小行的方法。沟深要达到l00~120cm,有条件的可采取机械挖沟。
3、种苗的制备
种苗制备方法有3种:一是使用山药头,取块茎有芽的一节,长约20~40cm;二是使用山药截段,将块茎按8~lOcm分切成段;三是使用山药零余子。选用种苗以零余子育苗较好,其次是栽种1-2年的山药头,超过3年的不能用。用山药块茎作种苗是比较先进的栽培方法,既解决山药块茎数量不够,且产量高,又能防治品种退化。分切山药段子,一般栽种时边切边种,用300倍液多菌灵药液浸泡1-2分钟,晾干后即可播种。细毛长山药和二毛山药可提前30天切段,两端切口处粘一屡草木灰和石灰,以减少病菌的侵染。
4、整畦,灌墒
把山药沟挖出的土分层捣碎,捡除砖头石块,然后回填,做成低于地表lOcm的沟畦,只留耕层的熟化土,以备栽种时覆土用。沟畦做好后,应该先趟平后灌水,水下渗后,即可栽种。
5、种植方法
山药的种植,因各地气候条件而有差异,一般要求地表5cm地温稳定超过9~10℃即可种植。有条件的也可使用地膜覆盖。一般的方法是:山药沟浇透水后,将种苗纵向平放在预先准备好的lOcm深的深畦中央,株距25cm左右,密度为4000~4500株/667平方米,然后覆土5cm,在山药的两侧20cm处施肥。一般施土杂肥3000kg/667平方米以上,尿素10 -15kg/667平方米,硫酸钾40--50kg/667平方米,过磷酸钙60--75kg/667平方米,施肥后,上面再覆土5cm,使之成一小高垄。
6科学管理
6.1、高架栽培
山药出苗后几天就甩条,不能直立生长,因此需要支架扶蔓。一般选用2m左右的小杆作支架最好。
6.2、浇水、排水
山药性喜晴朗的天气、较低的空气湿度和较高的土壤温度,一生需浇水5--7次。在浇足底墒水的情况下,第一水一般于基本齐苗时浇灌,以促进出苗和发根,第二水宁早勿晚,不等头水见干即浇,以后根据降雨情况,每隔15天浇水1次。雨水季节,每次大的降雨后,应及时排出积水,目的是为了降低地温,补充土壤空气,防治发病和死苗。
6.3、施肥
山药需肥量大,一般山药产量为2000--2500kg/667平方米,需纯Nllkg、P2058kg、K209kg,其比例为1.5:1.O:1.2。据有关研究数据表明,氮磷钾比例以1.5:1.0:3.0的产量最高,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可在开花期进行1次追肥,此时即将进入块茎膨大期,可结合浇水追施尿素15kg、硫酸钾15--20kg,生长后期可叶面喷施0.2%磷酸二氢钾和1%尿素,防早衰。
6.4、中耕除草
山药发芽出苗期遇雨,易造成土壤板结,影响出苗,应立即松土破板。每次浇水和降水后,都应进行浅耕,以保持土壤良好的通透性,促进块茎膨大。在山药的生严过程中,应及时除草。出苗前,可用乙草胺进行土壤封闭性除草。出苗前,可用盖草能或威霸防除各种杂草。
6.5、防治病虫
病害主要有褐斑病和炭疽病。褐斑病主要危害叶片,防治方法主要是避免行间郁闭高温,注意排涝,发病初期喷洒70%甲基托布津和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天喷洒1次,连续喷洒2次。炭疽病主要危害叶片及藤茎,防治方法是实行轮作,及时消除病残体,发病初期喷洒50%的甲基托布津或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10天喷洒1次,连续喷洒2--3次。
虫害主要有山药叶蜂,主要啃食叶肉,把叶片吃成网状,造成严重减产。防治方法是用高效低毒的菊酯类农药(如敌杀死、百树得等)喷雾。
6.6、收获
山药的茎叶遇霜就会枯死,一般正常收获期是在霜降节前后,零余子的收获一般比块茎早收30天。
一、土地选择:选择地势高燥、排水良好、土层深厚、松软的沙壤土或壤土田块,要求上下土质一致,如下层有较薄的粘重土层,挖沟时挖去,也可种植。土壤以微酸到中性为宜。山药不能连作,一般应隔3年轮作1次。
二、开沟整地:长根品种按行距1m,在田间挖南北向深沟,沟宽28-750px,深3500px。挖时将上下层土分别堆放在沟的两侧,沟底500px的沙土就地挖翻耧碎。经晾晒几天后,先将底层土耧平踩实,再分别填入下层土、上层土,每填500px耧平踩实1次,要拾净所有瓦砾杂物。为便于开沟,一般都是先隔行开挖,待填平半条沟后,再开挖剩下的半条沟。
三、种块处理:在各植前20-25d选符合所栽品种特征的无病块极上端较硬的根头作种,将其一端断面在消石灰粉中蘸一下,然后放太阳下晒几天,以杀菌和促进发芽。用根头繁殖不能扩大种植面积,若要增加繁殖系数,必须将块根切断繁殖。即选长1m左另,横径2.4-112.5px的较细块根,切分成15-500px长的若干小段,并用毛笔记上、下端,然后将每个断面蘸石灰,横放太阳下晒种,一直晒到段头有细裂缝为止。晒种期要轻拿轻放,以防擦伤。同时要做好防风、防雨和防霜冻工作。
四、种植:在当地气温回升到12℃以上,地温稳定达到10℃以上时种植,华北地区多在4月下旬,长江流域多在4月上中旬,华南地区则在3-4月。种植前要在大田周围挖深围沟,深达1m左右,宽0.6-0.8m,并与外沟相通。田长超过20m的还要加开腰沟,以保证多雨季节迅速排水。然后在种植行中央拉绳,按行距5-150px,在沟中用10-300px粗的钢筋棍按株距500px逐一打洞,深入松土层底部。将种薯的上端顺沟走向横放在洞口上,以引导新生的块根垂直下伸,生长粗细均匀,达到出口和收购的标准。排放好一沟后,随即覆土起垄,垄高250px。
五、施足基肥:下种后到出苗前,将种植沟两侧行间土壤深翻20-750px,施入基肥。有机肥和无机肥要配合施用,施腐熟厩肥或粪肥2000-4000kg/667m2,外加尿素20-25kg,过磷酸钙l5kg,硫酸钾25-35kg,并与翻土充分混合。
六、田间管理:1、支架引蔓。山药一出苗就要及时搭支架引蔓向上生长,一般用细竹竿或树枝插搭人字架,架高以2-2.5m为宜。如因材料所限,至少也要高达1.5m。支架要支插牢固,防止被台风吹倒。2、中耕填土。生长前期应勤中耕除草,一般每隔半月进行1次,直到茎蔓已上半架为止,以后拔除杂草。要将架外的行间土壤挖起一部分填到架内行间,使架内形成高畦,架外行间形成深2Ocm、宽3Ocm的畦沟,以便雨季排水。3、追肥。在茎蔓已上半架时追施l次,根据植株长势施尿素10-15kg/667m2。旺苗偏少,弱苗偏多,以求全田平衡发展。以后在茎蔓满架时,如有黄瘦脱力现象,可再追施1次。4、灌溉排水。山药为耐旱作物,但为求丰产,也要适当浇水。一般在第1次追肥前后,如遇久旱不雨,土壤充分发白,应轻浇1-2次,至土壤表层润湿即可。以后到夏秋之交,如遇干旱炎热天气持续1周以上,也要清晨浇凉水抗旱。山药更怕涝,多雨季节要及时清沟排水,达到田无积水。
山药在我国的大江南北都可以种植,因地区温度的不同,种植时间也不一样,华东地区一般在每年的清明前后种植,如果是地膜覆盖也可以提前一些时间种植,一般情况下地温达到零上9度气温达到零上13度即可种植。
种植山药的口诀:浅施肥、巧浇水、架要牢、防病害。
1、品种选择
目前主要种植的山药品种有细毛长山药、二毛山药和日本山药3个品种。细毛长山药和二毛山药都属于普通山药长柱变种。日本山药是一个适应性强、品质好、产量高、有发展前途的品种。
2、土壤选择和挖沟
种植山药,应该选择肥沃、疏松、排灌方便的沙壤土或轻壤土,忌盐碱和粘土地,而且土体构型要均匀一致,至少1~1. 2m土层内不能有粘土、土沙粒等夹层。否则会影响块茎的外观,对品质也有影响。挖沟应该在冬春农闲季节进行,按100cm等行距或60~80cm的大小行的方法。沟深要达到l00~120cm,有条件的可采取机械挖沟。
3、种苗的制备
种苗制备方法有3种:一是使用山药头,取块茎有芽的一节,长约20~40cm;二是使用山药截段,将块茎按8~lOcm分切成段;三是使用山药零余子。选用种苗以零余子育苗较好,其次是栽种1-2年的山药头,超过3年的不能用。用山药块茎作种苗是比较先进的栽培方法,既解决山药块茎数量不够,且产量高,又能防治品种退化。分切山药段子,一般栽种时边切边种,用300倍液多菌灵药液浸泡1-2分钟,晾干后即可播种。细毛长山药和二毛山药可提前30天切段,两端切口处粘一屡草木灰和石灰,以减少病菌的侵染。
4、整畦,灌墒
把山药沟挖出的土分层捣碎,捡除砖头石块,然后回填,做成低于地表lOcm的沟畦,只留耕层的熟化土,以备栽种时覆土用。沟畦做好后,应该先趟平后灌水,水下渗后,即可栽种。
5、种植方法
山药的种植,因各地气候条件而有差异,一般要求地表5cm地温稳定超过9~10℃即可种植。有条件的也可使用地膜覆盖。一般的方法是:山药沟浇透水后,将种苗纵向平放在预先准备好的lOcm深的深畦中央,株距25cm左右,密度为4000~4500株/667平方米,然后覆土5cm,在山药的两侧20cm处施肥。一般施土杂肥3000kg/667平方米以上,尿素10 -15kg/667平方米,硫酸钾40--50kg/667平方米,过磷酸钙60--75kg/667平方米,施肥后,上面再覆土5cm,使之成一小高垄。
6科学管理
6.1、高架栽培
山药出苗后几天就甩条,不能直立生长,因此需要支架扶蔓。一般选用2m左右的小杆作支架最好。
6.2、浇水、排水
山药性喜晴朗的天气、较低的空气湿度和较高的土壤温度,一生需浇水5--7次。在浇足底墒水的情况下,第一水一般于基本齐苗时浇灌,以促进出苗和发根,第二水宁早勿晚,不等头水见干即浇,以后根据降雨情况,每隔15天浇水1次。雨水季节,每次大的降雨后,应及时排出积水,目的是为了降低地温,补充土壤空气,防治发病和死苗。
6.3、施肥
山药需肥量大,一般山药产量为2000--2500kg/667平方米,需纯Nllkg、P2058kg、K209kg,其比例为1.5:1.O:1.2。据有关研究数据表明,氮磷钾比例以1.5:1.0:3.0的产量最高,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可在开花期进行1次追肥,此时即将进入块茎膨大期,可结合浇水追施尿素15kg、硫酸钾15--20kg,生长后期可叶面喷施0.2%磷酸二氢钾和1%尿素,防早衰。
6.4、中耕除草
山药发芽出苗期遇雨,易造成土壤板结,影响出苗,应立即松土破板。每次浇水和降水后,都应进行浅耕,以保持土壤良好的通透性,促进块茎膨大。在山药的生严过程中,应及时除草。出苗前,可用乙草胺进行土壤封闭性除草。出苗前,可用盖草能或威霸防除各种杂草。
6.5、防治病虫
病害主要有褐斑病和炭疽病。褐斑病主要危害叶片,防治方法主要是避免行间郁闭高温,注意排涝,发病初期喷洒70%甲基托布津和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天喷洒1次,连续喷洒2次。炭疽病主要危害叶片及藤茎,防治方法是实行轮作,及时消除病残体,发病初期喷洒50%的甲基托布津或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10天喷洒1次,连续喷洒2--3次。
虫害主要有山药叶蜂,主要啃食叶肉,把叶片吃成网状,造成严重减产。防治方法是用高效低毒的菊酯类农药(如敌杀死、百树得等)喷雾。
6.6、收获
山药的茎叶遇霜就会枯死,一般正常收获期是在霜降节前后,零余子的收获一般比块茎早收30天。
土壤疏松,多施钾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