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曹操占领了荆州倍半部分时,不应该急于攻占孙权,原因很多:
1内政:人才多为新降不久,还不具备能完全支持曹操的思想和政治基础。而且荆州百姓也是这个心思,能跟着刘备跑路足以说明问题。(这个确实真事不是小说)举个例子,你刚到一个公司时,对他有多少认同感?
2战略失当:
上伐谋、中伐交,老曹信心膨胀到了极点,要伐江东。这个时候刘备克还有点兵呢,虽不多可相对于当时三方也不少了:曹军16-18万,孙3万,刘2万。如果当时,老曹只是稳定荆州,绝不漏出伐江东的迹象。那可就有好戏看了:刘备没有根据地,孙权不会给。那这两个得先打起来...(略)。
3兵源组成:曹操刚平定北方,手下的部队是多股势力的残兵加上他自己的嫡系融合在一起的,又刚收复了荆州部队,而他也并没有马上对部队进行整合,打仗时可就容易出现指挥混乱的问题了,而且各个势力间怎么会少得了你争我斗呢?
4北方士兵不适应南方天气,多有生病现象,可老曹没及时处理,造成士气低迷。
5战术问题:老曹那么聪明的一个人又犯了一个极其蠢笨的错误。傻乎乎的要跟东吴在长江上决战(仅凭投降过来的水军!汉一个)。纯粹以己之短攻人之长。除了老曹信心爆棚,或说是根本没把那个将把他烧的痛不欲生的周郎看在眼里。自己有骑兵优势干吗不能任选一处过江,在陆地上和东吴大干一场呢?
老曹有个很可爱的地方:经常被实力明显比自己差好几个档次的对手大的头破血流,但对于实力强于自己的对手却很少失败。可能这又是一处“骄兵必败”的注解吧
1、曹操在赤壁之战中失败的主要原因有:
(1)曹军不习水战
(2)曹军战术运用不当,连锁了战舰
2、赤壁之战:
东汉末年孙刘联军抗击曹操的著名战争。曹操统一北方后,与208年南下,首先击败刘表和依附刘表的刘备,占领荆州,进逼孙吴。孙权和刘备共同抗曹,派周瑜在赤壁与曹操决战。孙刘联军利用曹军不善于水战,用火攻大败曹操。此后曹操退守中原。孙权巩固江东,刘备趁机占领荆州和益州。赤壁之战是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奠定了三足鼎立的格局。
3、赤壁之战的过程:
曹操败袁绍、破乌桓,基本统一北方后,于建安十三年七月率大军,自宛挥师南下,欲先灭刘表,再顺长江东进,击败孙权,以统一天下。九月,曹军进占新野,时刘表已死,其子刘琮不战而降。依附刘表屯兵樊城的刘备仓促率军民南撤。曹操收编刘表部众,号称八十万大军向长江推进。刘备在长被曹军大败后,于退军途中派诸葛亮赴柴桑会见孙权,说服孙权结盟抗曹。
孙权命周瑜为主将,程普为副,率三万精锐水军,联合屯驻樊口的刘备军,共约五万人溯长江西进,迎击曹军。十一月,孙刘联军与曹军对峙于赤壁。曹操将战船首尾相连,结为一体,以利演练水军,伺机攻战。周瑜采纳部将黄盖所献火攻计,并令其致书曹操诈降,曹操中计。黄盖择时率蒙冲斗舰乘风驶入曹军水寨纵火。曹军船阵被烧,火势延及岸上营寨,孙刘联军乘势出击,曹军死伤过半,遂率部北退,留征南将军曹仁固守江陵。联军乘胜扩张战果,孙刘两军分占荆州要地。
赤壁决战,曹操在有利形势下,轻敌自负,指挥失误,终致战败。孙权、刘备在强敌进逼关头,结盟抗战,扬水战之长,巧用火攻,终以弱胜强。此战为日后魏、蜀、吴三国鼎立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