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酶体中酶来自于高尔基体的转运小泡,现已知各类细胞的溶酶体中约含60种酶,包括蛋白质、糖类、脂类等物质的水解酶类,如酸性磷酸脂酶、组织蛋白酶、核糖核酸酶以及芳香基硫酸脂酶A和B等。各类溶酶体所含水解酶也有所不同,大多数溶酶体里的酶是糖蛋白,但也有例外,如鼠肝细胞和肾细胞溶酶体里的酶大部分是脂蛋白。
核酶(ribozyme)主要指一类具有催化功能的RNA,亦称RNA催化剂。核酶是1982年,Cech等研究原生动物四膜虫rRNA时,首次发现RRNA基因转录产物的I型内含子剪切和外显子拼接过程可在无任何蛋白质存在的情况下发生,证明了RNA具有催化功能。为区别于传统的蛋白质催化剂,Cech给这种具有催化活性的RNA 定名为核酶。1983年Altman 等人在研究细菌RNase P时发现,当约400个核苷酸的RNA单独存在时,也具有完成切割rRNA前体的功能,并证明了此RNA分子具有全酶的活性。随着研究的深入,Cech发现L -19 RNA 在一定条件下,能以高度专一性的方式去催化寡聚核苷酸底物的切割与连接。核酶可以识别底物RNA的特定序列,并在专一性位点上进行切割,其特异性接近DNA 限制性内切酶,高于RNase,具有很大的潜在的应用价值。 核酶的发现,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往只有蛋白质才具有催化功能的概念,为此,Cech和Altman也因此获得了1989年的诺贝尔奖。 自然界中已发现多种核酶,目前主要有四种核酶能用于反式切割靶RNA:四膜虫自身剪接内含子、大肠杆菌RNase P、锤头状核酶和发夹状核酶。
是
嗯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