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症的表现有哪些?

2025-02-22 23:14:29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缺乏自信。在工作或学习中遇到过困难的人,遇事就会产生逃避的心理,能躲一时算一时,长期以后就会产生拖拉的症状。 对自己撒谎,拖拉的人面对工作,会充满幻想,觉得“明天更适合做”或“等有压力会做更好”,如此不进行实际行动,白白浪费时间。 缺乏干劲拖拉症患者对于工作或学习,没有积极主动的心理,觉得每天做这样的事情毫无意义,便会心生反感,做事能拖则拖。我一直用日事清做我的时间管理者,日事清是一款专业管理个人时间的工具,把事情通过轻重缓急来对各类待办事项进行。让生活开始井井有条。

回答2:

缺乏自信心:
部分工作人员在工作中,总要面对这样或者那样的难题,工作中难免遭遇重大挫败,而对自己不够自信的人,就会有强烈的逃避心理,认为自己能力不够,遇事就想摆脱掉,能不面对就不面对,根本就不能处理好工作,遇事就拖拖拉拉。其实主要原因是自己不够努力;

只想不做:
有些人雄心壮志,对工作任务,对工作规划充满幻想,说起来也滔滔不绝,但却迟迟不愿意付诸实践行动,想和做永远不再一个层面,这种人可谓是拖延症中的一员;

懒散:
总觉得工作十分困难,总是暗示自己处理不了,从心里就不愿主动的去积极处理工作,工作状态懒散、颓废,感觉做什么都很难。

胆怯:
胆小,处理问题胆怯,做事毛手毛脚,对自己的工作没有十足的把握,每做一件事都害怕影响工作,为别人带来麻烦……各种各样的担心最终延误了工作。在受到上级或同事的催促、指责后,心中更会感到焦虑, 愈发害怕工作失误,于是更想逃避,导致拖延症越来越严重。

缺乏干劲:
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人,工作干劲不足,不愿意花大力气去做事,感觉都是再做无用功,每当被分配任务,心里面会不由自主地反感,于是能拖就拖,能推就推。

6
执行力差:
领导交代的工作任务,总是不去执行,被一拖再拖,实在是不能拖的时候就随便应付下交

回答3:

拖延症指的是明知有害后果的前提下,仍然将原有计划向后推迟导致不良后果的一种自我调节失败的常见精神心理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