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早恋家长怎么开导

2025-02-19 05:55:34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而大多数都是暗恋、单恋。只有相互有好感,才能发展成为早恋。早恋行为是青少年在性生理发育的基础上,将心理转化为行为的实践。
早恋是危害是很大的,直接影响青少年的人格,身心健康和学业成绩等,尤其对女孩更为明显突出。早恋基本都会以失败告终,也不可能早恋者能终身厮守。
处在青春期的孩子,在同性同年龄人中形成亲密朋友关系的同时,由于生理发育导致性的萌动,同时也会导致对异性的关注和恋爱的感情,而且,这种关注会不断增强,以致对特定的异性萌发出爱慕之情,这是很自然的。家长应该信赖孩子,以朋友的身份、平等的地位与孩子谈心,帮助孩子处理情感波动的问题,以培养孩子自觉地去约束自己的行动和生活的能力。
当孩子进入青春期,家长在对孩子进行性教育的同时,要适当进行一些性、恋爱、婚姻的教育,先打打早恋的预防针。当发现孩子有早恋的倾向时,家长不要惊慌失措,如临大敌,要对孩子进行热情的帮助。可以告诉孩子:有情有义是正常的,只是出于学习阶段爱慕是正常的,但是有该不该做的问题,喜欢心目中特定的异性是这个阶段的孩子都会发生的,但这种喜欢只能保持在友谊的层面,不能成为“恋爱”,因为你们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的黄金年龄阶段,生理、心理发展尚不成熟。如果因为早恋而荒废学业、前途是非常可惜的。
对孩子早恋的问题,家长的教育既要和风细雨,又要有一定的严肃态度,不能一味埋怨、责备,要明白帮助孩子走出早恋的困惑是需要一定时间的。
处于早恋的高,中,小学生,往往表现出一些反常现象。比如上课分心走神、精神恍惚,学习成绩突然下降;情绪起伏大,心神不宁;开始注意打扮,突然大手大脚花钱,善于在某个异性面前表现自己;突然有人发信息、打电话,经常与某一异性交往,甚至发生各种越轨行为。
作为家长,如果发现孩子陷入早恋或有早恋倾向,父母不要用讥讽、责骂甚至惩罚的方式来对待孩子,更不能冲向学校、对方家中,或向邻里诉苦,弄得满城风雨。最好的办法是理解孩子,体贴孩子,对孩子加以引导,要耐心地倾听孩子的诉说,并给孩子以热情、严肃的忠告。要教孩子自尊自爱,区分友谊与爱情的关系,适当地向孩子讲讲爱情的社会道德性和爱情的权力责任,让孩子对恋爱、婚姻有更进一步的认识。要告诉孩子早恋对学业和以后的事业都有影响,如果因谈恋爱导致不能继续求学深造,即使两人结婚了,生活也必将充满坎坷与矛盾冲突,因为知识经济时代已经来临,最终也会劳燕分飞。
家长在了解到孩子的早恋情况以后,要做好自我心理调适,要加强对孩子的指导。做到沉着审慎,不急躁训斥;能够正视早恋,以冷静的心态分析孩子早恋的原因;要以平等、真诚、信任的态度对待孩子,多尊重、关心、理解孩子。如果家长产生了恼怒、发火、气愤等心理状态,千万不要把它发泄在孩子身上。那样会适得其反。
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如果从内心深处,而不是仅从行为表现去看的话,早恋对青少年是正常的,家长不必把它看成大逆不道的滔天大罪。在对待孩子早恋的问题上,“疏导”远比“训斥”效果更好.
一、心平气和冷处理
家长首先要有正确的认识,要认识到“早恋”是处于青春期的少男少女的正常表现,处在这一时期的青少年,对异性都会有一种特别的好奇和亲近感,只是有的比较明显,有的比较隐蔽而已。也就是说,孩子早恋是难免的,不要以为孩子早恋就是学坏了,就是堕落了。如果发现孩子“早恋”,家长马上就视为洪水猛兽,大逆不道,就怒气冲天,大动干戈,或者急吼吼告诉老师和对方家长,气呼呼对孩子既骂又打,弄得满城风雨,那就肯定不会有理想的结局。早恋是一种情感隐私,家长一定要为他们保密,能让人不知道就不要让人知道,即使是非常亲密的人。孩子早恋这种事,就像弹簧一样,你压得越重,它就弹得越高。一些离家出走或双双私奔的孩子,不都因为受到家庭或学校的强劲压力,才横下心来“走为上策”!作为家长和老师,处理此事要冷静和理智,切不可操之过急。
二、晓之以理软着陆 软着陆,就是要让孩子自己认识到不对,自觉自愿地改正。家长发现孩子早恋后,要根据孩子的性格特点,找准契机,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帮之以心,让他们自己领悟父母的关爱之心,真诚之情,从内心深处去改正过错。上面事例中的父亲,就是这样。他对“小帅哥”所说的话虽然不多,但句句都在理,句句都是站在对方的角度说的,让他能深切地感觉到是为他好,因而,他马上“态度诚恳”地接受了。他对自己女儿讲的,则是严肃中蕴含真诚,深刻中带着哲理,特别是引用作家柳青的那一句话,可谓击中要害。要相信:绝大多数青春期孩子是通情达理的,他们能权衡利弊,牢牢地把握住自己。另外,讲道理时,最好讲一些有关青春期的知识,让他们能从科学的角度来认识自己生理和心理特点。
三、严禁搜查、隔离和盯梢
有些家长,发现孩子早恋,表面上也表现得相当冷静,但实际上高度紧张,处处设防,甚至采用不正当手段,控制孩子的人身自由:一是搜查。有些家长乘孩子不注意时搜查孩子的书包、衣服和抽屉之类,把有关照片、书信、贺卡等统统没收,一旦搜查到所谓“证据”,就大加挞伐。二是隔离。有些家长发现孩子有早恋的迹象,就不让孩子单独外出,不让孩子接异性打来的电话。三是盯梢。有些家长总是不放心,采用跟踪的办法,孩子走到哪里就尾随到哪里。这三种手法,都是不够光明正大的,也是不可取的,它都有可能把事情弄僵,甚至直接损害父母与孩子间的亲情。
四、假装糊涂巧暗示
曾经听到这样一件事:一位读高中的女生,爱上一位大学毕业不久的青年教师,她从邮局偷偷地寄了一封情书给他。老师收到情书后,对这位女生没表现出任何特别的异样。但他发现,在上他的课时,这位女生神情紧张,几乎不敢正眼看他,他猜测:她可能在为自己一时的冲动而后悔。但青年教师依然和往日一样,上课下课,闭口不谈此事。大约10天后,在一次闲谈中,这位青年教师很随意地说:“现在的邮递服务怎么这样差?我的朋友给我寄来好几封信,都没收到,真是倒霉。以后我再也不寄信了。”说这话时,那位写情书的女生也在场。从此,她放下了思想的包袱,恢复了内心平静,她以为老师没有收到情书,从此也敢与老师正眼相看了。试想,假如老师收到信后,认真地劝导她一番,她以后还会如此平静吗?不少青少年的早恋,往往是一时的迷茫、短暂的失控,一段时间过去后,他们自己也能觉悟,并返回到正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来。对这样的孩子,家长发现后,不一定要点破,可以采用暗示的方法,比如推荐一篇有关这方面的文章,或者在孩子的床头放一本这方面的书,给孩子写一段既含蓄,又能让其领悟的话等。

回答2:

不要去强硬干涉,这个时期的孩子一定要和他放下你当家长的架子,这个时期是叛逆期和中二期,反弹性很强,要以柔克刚,对孩子多用点心思,早恋谁都有,小学生都有,家长要做的事让孩子有个正确的恋爱观,不做出格的事,不玩弄感情,尊重他人,现在和过去可不同,孩子什么都懂。家长要去树立孩子的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如果孩子确实情节严重,可以考虑送到正规的机构进行教育,长沙县杰龙青少年特训学校是一所专门接受家长和政府委托,对08至18周岁的未成年人在个体成长中所暴露的不良行为习惯及心理症结如:逆反出走、与父母老师沟通困难,性格孤僻、自卑、自闭、厌学、贪玩、早恋、吸烟、喝酒、打架斗殴、暴力倾向、混迹社会、奢侈消费等问题进行及时矫正与辅导的专业机构。长沙县杰龙青少年学校是经国家政府部门审批,办校规模大(学校共有五个训练基地);辅导效果好(办校十年成功改变问题青少年上万余名);媒体报道多(多次被中央电视台、湖南电视台、报纸、杂志等多家媒体正面报道);家长评价优(连续七年荣获湖南省首家家长信得过学校称号);社会反映强(多次荣获政府部门、民间组织各项殊荣)的一所慈善教育机构

回答3:

其实早恋不一定就不对! 它因人而异,所以要想知道自己的孩子是什么样的一个人,而且要保障它不影响学习,而如果影响到了学习,也不要盲目的让孩子不要早恋,因为这样说一点用也没有,只能让他产生反感, 所以重要的是沟通作为父母一定要给自己的孩子信心.平时要注意和孩子平等沟通,全面关心孩子的成长,对孩子好的表现和好的品德及时给予赞扬,在青春期来到之前要及时给予提醒,进行青春期性生理和性卫生、性心理的教育。

回答4:

沟通是最好的老师,什么事情都要静坐下来和孩子讲清楚的,站在孩子的角度,不要苛责或是辱骂,中学生时期的孩子自尊心很强,其实很多孩子在中学时期都会有悸动,对某异性产生好感,很多孩子甚至分不清出“是好感”还是“喜欢”?只是有些孩子把喜欢放在心底,有些付诸行动,尝试与孩子沟通,帮助孩子解答疑惑,不要要孩子一下子断绝关系,可以和孩子约法三章,如果因为谈恋爱影响学业,则要终止,并教以责任,要求孩子在现有的年级下不能进行某些出格举动,其实恋爱也是一种学习,帮助孩子锻炼人际处理能力的,只是要做好一个度罢了。

回答5:

对于现在青春期孩子中常见的早恋,学校和家长都很重视,想出各种办法来阻止孩子们的早恋。那么为何早恋仍然屡禁不止,反而在90后的孩子中更多了呢?关键还在于没有抓住孩子的心理,用错了方式。下面就和大家讨论怎样使用正确方法让孩子远离早恋危害。
首先,要给孩子以理解。每个人都有青春期,每个人都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由于受传统封建思想的影响,认为早恋就是低级下流的感情,是不健康的见不得人的行为,这种认识是错误的。
青春期最明显的特点就是性的反应,性功能逐渐发育成熟,他们喜欢接触异性,渴望有异性朋友,遇到不顺心的事找异性倾诉,加之独生子女孤独、脆弱、霸道、任性、与父母的代沟等,所以现今的中学生早恋不足为奇。
其次,要懂得尊重他们。早恋的出现预示着孩子们长大了、成熟了,我们应该为孩子的长大而感到欣慰、高兴,要“善待”他们的早恋,尊重他们的感情。同时要指出:现在恋爱不合时宜、为时过早,即便双方学习没有受到影响,那也只是暂时的,时间一久,会妨碍双方的学习、思想、进步,最终丧失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同时还要真正的关心他们。早恋学生的激情早已不再班级里,同学们都用异样的目光看待他们,老师生怕出事惹祸,对待他们也是冷淡、严肃的态度。家长更是怨气冲天、严密封锁、一概不许。这样不仅不使早恋降温,反而会使他们的感情更加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