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一些对写作文有帮助的好段啊?

2024-12-21 21:23:41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作文构思须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写作是生命个体抒写“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的实践活动,也是其自我锤炼,提高认识,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的思想发展过程。在这一思维活动中,正确处理好几个关系很重要。

一、“真”与“假”的关系。

作文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交流的重要方式,要写好它就要说真话,抒真情,通过关注现实生活,将自己的真实感受表达出来。这就是写作意义上的求“真”。

现在有的同学写到作文就编故事,抒假情;写“矫情”的“应试作文”或“应景作文”(应活动日、纪念日、主题大奖赛之景),无病呻吟,假话、空话连篇。

因此,处理好第一个关系的正确方法就是“去伪存真”。我们要努力从生活中选取写作素材,把生活经历中触动自己心灵最为强烈的一瞬间真实地再现出来,表达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所谓“情到真处才动人”。

当然,追求选材立意上的“真”,不是让我们机械地、过于客观地描写生活中的人和事,没有提炼、艺术加工的过程;必要的虚构往往能改变文章情感苍白,思想幼稚的状况。

强调素材的“真”,也不是让我们凡事都必须写自己的亲身经历,以致于认为不是亲历就不能下笔。其实通过报刊、电视、街头、茶余饭后等方式了解到的新闻,哪怕没有发生在自己的身边或身上,只要遵循生活真实和艺术真实的原则,运用文学创作人物形象的方法,化别人为自己,化间接为亲历,同样能写出有真情实感的文章来。

二、“大”与“小”的关系。

写作是表现积极的人生思考,锤炼思想的过程。有人认为,只有将笔触伸向那些引人注目的大人物,谈人们关注的话题,写那些具有轰动效应的“大事”,文章的主题才会深刻;司空见惯、耳熟能详的小事是写不出什么深意的。其实,这种观点是错的。平凡的小事同样能写出有意义的文章,“以小见大”是一种很巧妙的构思方法。

“小事”从何而来?家庭、学校、邻里、村庄等地方随时都有事情发生,尽管可能琐碎,但它毕竟是社会大背景、生活大舞台的一个缩影,经过我们的思考和锤炼,一定能折射出具有时代特征的现实意义来。

比如写学校生活,可以通过同学、师生间发生的故事,表现和谐、团结、荣誉、拼搏、自信、创造等主题;写家庭生活,可以通过母子、父女等之间发生的故事,引出感激、理解、沟通、自立等主题;写社会生活,可以通过我在社区、村庄等地的所见所闻,表现关爱、公德、责任等主题。

用以小见大的方式构思时,还可以将生活中的小事与热点问题联系起来。像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个性、独立、困惑、发展,新课程改革中的合作、探究、实践、发现,社会上的再创业、民族主权、环保、身边的科学、“三创”、网络、吸毒、青少年犯罪等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都能反映出我们对人生深刻的思考。

三、“新”与“老”的关系。

所谓“老”就是题材陈旧,“你有我有全都有”的“大路货”,没有新意,没有鲜明的个性特征。一写到好人好事就是让座、拾金不昧、助人为乐,写母爱就是雨夜送伞;再有就是“新瓶装陈酒”,用“诊断书”、“说明书”、“证明题”等所谓新形式包装陈旧的内容,忽视具有真实、深刻、积极思想意义的表达。

要改变这种状况,我们不妨学一学“老帐翻新”的方法。对老题材可以避开老路,重新加工,赋予新的更切合时代发展特征的主题,或者打破思维程式,另辟蹊径,创造出新的意境来。常说的“反弹琵琶”就有这样的特征。

比如写考试。同学们常常写在考场上遇到难题想作弊,后又经过激烈斗争战胜了自己,以此表现“诚实”的主题。但有一位同学却这样写:“我”遇到难题想到作弊,正遇监考老师打瞌睡,这时,许多考生已投入到紧张的作弊之中。尽管改得有些荒诞,却隐射了应试教育现状中,教师和学生不正常的心理状态,发人深思。

再比如写“我的母亲”。同学们往往通过一些“闪光”的语言、“光辉”的事迹,写母亲如何关心我的学习、生活,来表现其伟大与崇高。而有一篇作文却在开头说“世上只有妈妈‘坏’”,然后写妈妈因为找不到东西对“我”发火,说“我”做事没有条理;送雨衣给“我”又当着同学骂“我”,说“我”自己不注意天气预报,不留意生活;对“我”的分数不满意竟打“我”。这些材料写出了母亲的简单粗暴,看似违背常理,却从侧面反映了她对子女的深沉爱意和殷切期望。一个陈旧的话题,经作者换角度构思,人物变得更加本色,感情更加真挚,避免了走老路的俗套。

四、“深”与“浅”的关系。

古人写文章强调“意在笔先”。动笔之前先考虑写什么内容,表现什么主题,这说明了主题对于写文章的重要作用。主题深刻,写出来的文章才有意义。

有些同学作文只重视形式上的创新,动辄就是写证明题、说明书、诊断书,内容却空洞无物,浮光掠影、浅尝辄止;或者追求语言的“亮化”,以华丽的语言掩饰苍白的情感,造成表达内容的晦涩。如何解决初中生作文的这种“浮浅”现象?战略上的“迂回深入”对我们有很好的启发。

迂回,即回旋,使生曲折。清代袁枚在《随园诗话》中说过“文似看山不喜平”、“文须错综见意,曲折生姿”、“为人贵直,而作诗文者贵曲”。生活中的故事平铺直叙当然会很平淡,但如果运用一些艺术手法进行构思,使其变得曲折,就会形成“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审美效果。

比如写“过生日”。同学们一般都是写吃蛋糕、送小礼品、唱唱歌、讲讲故事、搞一个生日PARTY等一类的事情,借此表达集体主义的主题。这样原始地再现生活,使作文变得兴味索然。但如果我们作这样的修改,就会生动得多:“我”是寄宿生,因学习上遇到困难而消沉。今天是“我”的生日,晚上孤独地走在校园小径上,想起妈妈给我过生日的情景,眼泪便簌簌地流了下来……回到宿舍,推开门,跃动的烛焰,熠熠生辉,全体舍员共祝我“生日快乐”,我流下幸福的眼泪。修改后,故事在特定的背景中发展,有波折,有起伏,自然会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写文章“迂回深入”的方法很多,比如设置悬念,运用倒叙,还有像戏剧里常用的巧合和误会,都能使文章波澜起伏,产生曲折美,同学们在实践中可以认真体会和运用。

sijichangqing 发表于 >2006-11-27 20:17:37 [全文] [评论] [引用] [推荐] [档案] [推给好友] [收藏到网摘]

2006-11-27
作文的构思法

构思是指在动笔作文前,对文章的内容、表达方式和结构层次的总体设计。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哪里详写、哪里略写的问题。它是作文过程中的一种创造性的复杂的思维活动。具体地说,文章构思就是对选材过程中所选的材料作分解和组装,使之有序化、审美化的思维过程,因为每个人的大脑的思维方式不同,所以分解和组装的方式也呈现多种多样,这里介绍几种大家常用的构思法,以打开同学们构思的路子。

1、一字(词)贯穿构思法

一字(词)贯穿,是提在构思文章时,选择一个和中心思想紧密相关的关键字或词连接文章的所有材料,从而形成文章的骨架。如《背影》一文,就是采用一词贯穿构思法,文章从始至终以“背影”一词不达意贯穿全文,使读者深深体会到一颗慈父心,体会到父子之间的深情。运用此法,要注意文章要扣紧一个字或词来写,只有这样,才有条件以此为辐射点,进行多角度的思维,才有利于有层次地、深入地进行描述或抒情,使文章丰满而有韵味。

2、片断组合构思法

片断组合,是指在题目规定的范围内,根据表达主题的需要,选择几个生动的典型的人物、事件或景物的片断组合成文来表现一个主题的构思方法。用这种方法构思的记人、叙事、写景的文章,可以在较短的篇幅内,多角度、多侧面地表现人物、叙述事件、描写景物。

运用片断组合的构思法需要注意的是:

A、所组合的片断的形式要统一:或者是人物形象的一系列片断组合,或者是事件的一系列片断组合,或者是景物的一系列片断组合等。

B、片断本身的叙述必须是具体的、生动的、形象的。

C、片断可以是横向排列,也可以是纵向排列。横向的排列要安排好主次、实虚的关系,纵向的排列要注意时间的先后顺序。

3、悬念设置构思法

悬念设置,是指在选材构思时,把情节安排得含而不露,让读者以焦虑的心情期待着它的发展,有“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之功效的构思方法。

4、纵横对比构思法

纵横对比,是指将对立的人物、事件、景物放在同一篇文章中来叙写的一种构思方法。运用这种方法构思,形成鲜明的反差,给读者留下极深的印象。或动静对比,或美丑相映,或真假相衬,或善恶对立,或冬夏对比,或天地对照等等。

5、欲扬先抑构思法

欲扬先抑,是指为肯定某人、事、物、景,先用曲解或嘲讽的态度尽力去贬低或否定它的一种构思方法。运用此种构思法要注意抑少扬多,扬能压抑。

6、时空推(转)移构思法

时空推(转)移,是指在选择材料后以时间的推移或空间的转移来组织材料行文的一种构思法。

以上几种构思法,在一篇文章中常常结合起来使用,希望在作文时细心体会。

sijichangqing 发表于 >2006-11-27 20:15:59 [全文] [评论] [引用] [推荐] [档案] [推给好友] [收藏到网摘]

2006-11-27
如何写好话题作文

话题作文首次出现于1998年的高考作文,它的出现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强烈反响。它是一种新的作文命题形式,以人人有话可说为基准点,能激发习作者的发散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从而做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现在话题作文已成为中、高考作文命题的普遍形式。
话题作文的一般形式——先给出一段提示材料,为我们多角度构思提供帮助,之后便提出话题,要求完成一篇文体不限的作文,标题自拟,字数一般在600字左右。

初看话题作文,我们可能会将它与材料作文相混淆。话题作文与材料作文虽都有“材料”,但仍有明显区别。即:提供材料的目的不同;对材料的处理不同;写法不同。

话题作文有以下特点:

1、写作范围宽广。
对话题作文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理解。狭义理解:话题就是“作文题目”,就是“作文主题”,就是“作文中心”。“话”就是谈论的意思,因而话题作文的写作必须紧密围绕话题进行。广义理解:只要与话题有关,只要在话题范围内所进行的创作都可以。这时的话题只相当于一个“由头”。

2、降低了审题的难度。
由于对话题作文的狭义、广义的理解都正确,因而话题作文更有利于学生说出自己想说的话、真实的话,故其立意、取材都更自由。

3、表达方式灵活多样。
无论是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还是小说、童话、寓言,甚至戏剧、诗歌等,只要是符合话题叙述的需要,都可以成为作文的载体。

由于有上述三大特点,就给考生以更大的写作空间,有利于考以挥创造性,培养创新能力,提高语文素质。

简单地打个比方:材料作文好比为你提供了水泥、黄沙、砖瓦,要你盖一座平房或楼房,无论你盖成何种造型,都必须用到为你提供的这些材料,并且符合平房或楼房的要求。而话题作文则没有那些限制,首先你可以用为你提供的水泥、黄沙、砖瓦等材料,也可以不用这些材料,而用柴草、木料甚至纸张、画笔、肥皂泡等等;其次,它没有平房或楼房的限制,只要是能居住的,哪怕地窖、窝棚也行。

总之,话题作文在文体、内容上的限制更少;取材、构思的范围更广;立意更自由,更有利于我们作文创新,因而成为一种作文新趋势。

如何才能写好话题作文呢?
1、根据话题作文的形式和特点,我们在作文时应注意:首先应该认真阅读提示,读懂提示所暗含的全部指向,以便其后进行多角度构思。其次,要正确选择作文的立意角度。

2、由于作文有时间、篇幅的限制,尤其在考场上,我们不可能将所想到的都写出来。而且,虽然话题作文允许我们畅所欲言,但作文毕竟是展现大家世界观、是非观是否正确、健康的重要窗口,因此作文前一定要正确立意,对于自己理解不透的人物、事件、现象等,不要轻易写入作文中。一句话,要正确地选择立意角度,以写好话题作文。

那么,立意,也就是确立中心,有什么要求呢?
1、立意要正确,有积极意义,符合客观实际。

2、立意要集中,只有一个中心意思。

3、立意要新颖,选择角度的切入口要小。

4、立意要深刻,选择自己最有体会的人生感悟,挖掘生活底蕴。

这四条要求在所有作文立意时都应遵循,但如果在短时间内不能兼顾新颖、深刻的要求,则首先要做到正确、集中。

例如话题作文“脚印”立意可从以下方面思考:

1、由脚印想到鲁迅的话:“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的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2、从脚印的大小、深浅可以鉴别人的高矮、胖瘦,这有助于公安人员缉拿罪犯。

3、常言说:“一步一个脚印”,所以做任何事都要踏踏实实,反对浮夸的作风。

4、人走过后会留下脚印,从而想到每个人的一生应留下一段怎样的历史。

5、有的人喜欢踏着前人的脚印走,这样比较平稳,不会有风险;有的人喜欢走前人从未走过的道路,披荆斩刺,敢于冒风险,为后人开创出一条新路。在今天改革的年代,要敢于走出自己的道路,留下自己前进的脚印。

可见,话题作文有它的基本特点,写作时立意十分重要。虽然话题作文虽不限文体,但并不意味着可以随心所欲地想怎样写就怎样写,在作文前应选择好一种自己擅长的文体样式,也就是要发挥自己的特长,写作适合自己的文体、内容。如果写成了文体不明的作文,是为大忌。

总结一下,话题作文写作步骤就是:

凝神细读,尤重提示。

辨析类型,正确立意。

多向构思,选准文体。

围绕话题,快速作文。

sijichangqing 发表于 >2006-11-27 20:13:29 [全文] [评论] [引用] [推荐] [档案] [推给好友] [收藏到网摘]

2006-11-27
作文开头的方法

作文开头的方法多样,这里介绍几种常见的方法

1、 开门见山

一开头就紧扣题目,点明与内容有关的人、事、物。

语段举例:

在我的记忆深处,有一张欧洲人的脸。那被棕色的略带卷曲的头发覆盖的宽阔前额,那高高的鼻子,碧蓝的深深的凹陷的眼睛,那抿成一条线的双唇……构成了一张坚毅而开朗的脸盘,这就是我的法籍教师——伊凡先生。

(张彤 《伊凡先生》)

2、比喻开篇

用一个事物打比方,说明另一个道理。

语段举例:

书,人们称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这个比喻,我觉得就我自己说,特别亲切。

像蝴蝶飞过花丛,像泉水流经山谷,我每忆及少年时代,就禁不住涌起视听的愉悦之感。在记忆的心扉中,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恰似一幅流光溢彩的画页,也似一阕跳跃着欢快音符的乐章。 (叶文玲 《我的“长生果”》)

3、设问开头

文章以提问开头,通过提问,启人以思,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语段举例:

朋友,你读过毛泽东同志的《沁园春·雪》吗?你不为词中“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的盛景陶醉吗?你聆听过如雷贯耳的朔风吗?如果你是温柔细腻的南方人,那你一定对北方的隆冬充满了热切的向往。好吧,请你随着我的拙笔去畅游一番吧!(杨晓兰 《冬之琐记》)

4、设置悬念

在开头提出问题,摆出矛盾,设置疑团,却不作答,以激发读者的兴趣和好奇心。

语段举例:

星期一,按惯例,第六节课是班会时间。通常班会之前,班主任不是班干部出谋划策,就是在教室里忙得不亦乐乎。可今天却截然相反,从中午起就没有看到班主任的身影。

“今天的班会班主任一定忘记了。”

“今天的班会一定取消了。”

“今天的班会肯定要开,谁知班主任耍的什么鬼点子?”

果然是其中一个同学言中了。上课铃一响,刘老师迈着稳健的步走进教室,但与往日不同的是,他穿着一套奇怪的服装,戴着一顶奇怪的帽子,还有那脸上挂着一丝诡秘的微笑,叫人捉摸不透。教室里静得奇,都好像在等待什么爆炸性的新闻一般。只有同学们的那一双双眼睛随着班主任的身影在不停地转动。

还是班上几个“万事通”憋不住了,小声地嘘出声来:“这是博士服、博士服!”“啊,好神气!”几乎是在同时,好多同学都惊叫出声来。

这时,刘老师从怀里摸出一个红丝绸的小包来,慢慢地小心翼翼地一层一层地打开。这是什么玩意儿?同学们的心里都在疑惑,伸直脖子,眼睛直勾勾地盯住那个红包。有的干脆站了起来,本来很安静的教室,显得有些骚动。(唐天军《神秘的班会》)

5、议论开头

文章的开头用耐人寻味的富有哲理性、知识性的语言进行议论,阐明自己的观点、见解或主张,引出下文。

语段举例:

20世纪末,网络笼罩了人们的生活。网络把一个有形的世界正装进一个虚幻的空间,他把人与人之间的流距离拉近了,但同时也在疏远人与人之间的现实距离。 (韩杰 《网恋》)

6、抒情开头

文章一开始就把自己或作品中人物的爱憎感情抒发出来,使读者受到情绪上的感染。

语段举例:

清晨,几缕金色的阳光柔柔的倚在我的小窗上。我想此刻,我的脸上一定有一层七彩光辐射开来,让幸福和温馨暖暖地簇拥着我。书桌上放着一张朋友寄来的音乐贺卡,打开贺卡,霎时,那熟悉的充满欢快的旋律在我周围轻轻萦绕,“生日快乐”几个字随着节奏闪出红光。我真激动,抬头仰望蓝天白云,有一种欢悦就要冲口而出:今天——我16岁了。(段雪梅 《唱给世界的歌》)

7、情景交融

文章开头描绘出一种特殊的笼罩全篇的氛围和情调,导入正文。

蒙蒙的细雨滴落在我的面颊上,我一边享受着这份清凉,一边悠闲地四望。一棵小树蓦地扑入眼帘,纤柔的枝干透出一份水灵灵的稚嫩,几分新绿在蒙着雨珠的叶片上骄傲地闪耀。好喜人的小树!我停下来,爱怜地凝望它在秋雨中摇曳……(李彬 《秋雨》)

8、引用开篇

在文章的开头引用一些名言警句,能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语段举例:

“业精于勤荒于嬉。”这是我国古代文学家韩愈留给后人的格言。这是说勤奋可以使学业更加精深,松懈就会使学业荒废。现在我们的知识还是很贫乏的、肤浅的,如果不勤奋学习,就不能很好地为祖国建设贡献力。勤奋应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 (佚名 《谈勤奋》)

sijichangqing 发表于 >2006-11-27 19:59:01 [全文] [评论] [引用] [推荐] [档案] [推给好友] [收藏到网摘]

2006-11-27
作文如何立意

王夫之说:“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立意是一篇文章的根本,它直接关系到文章的选材,布局,乃至文章的深度。所以,也有人说:“千古文章意为高。”足见一篇文章的立意的重要性。
那么,什么是立意呢?
简单地说,就是一篇文章的主题,也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明确了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我们在选材,布局,语言的选择,感情的倾向上才有方向性,我们才不至于打乱仗。
那么,就初中记叙文来看,一般都有哪些立意方向呢?
一般来说,初中生的记叙文大都是表现出赞同、赞美、欣赏、歌颂什么,或者是反对、批判、揭露、讽刺什么,当然也有表达自己的怀念、感叹、倾诉、情趣等等的。应该说,写文章的立意是比较自由的。但是,中考作文的立意并不是绝对自由的,它是有很多的限定的,它也是有很多的评价标准的。作为一名学生当然也应该有一个受教育的方向,而在中考作文中也体现了这个方向性,所以,我们的中考作文立意也符合这些方向标准。
所以,好的立意应该力求做到:
一、 方向要正确
所谓正确,就是立意要符合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表达出来的思想观点和感情要健康、积极向上。立意正确是写好作文的基本要求,也是评价文章的重要标准。一般来说,我们的立意要与我们目前国家社会倡导的公德相一致,要与当前的时代精神相一致。如:歌颂真、善、美,抨击假、丑、恶,提倡以人为本、爱国、诚信、环境保护、无私奉献等等。决不能表现一些厌世消极的思想,或者是为那些腐败分子、迷信分子歌功颂德。
二、 情感要鲜明
情感的鲜明是指在文章中的情感指向要明确,该批判的批判,该歌颂的歌颂,并且在你的语言中要饱含感情。最好不要出现那些让读者都想不透的模棱两可的情感倾向。这不仅仅会减弱对主题的表现,也会伤害到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同时也影响了读者的阅读兴趣。感情的鲜明最忌的是故作姿态,夸大其辞,没有分寸,这样反而会让人感觉作呕。所以说,我们的感情表达真实可信才会感人,才会打动人。
三、 思考要深刻
深刻的思考就是要求我们能透过事物的现象去挖掘其内在的本质,思考出对人生,对社会有意义和价值的东西,能在一般人认识上再进一步,能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那一点,并能给人以启示。思考的深刻需要我们对眼前的事物作仔细深入的思考,找到事物的内在联系,并能用文章的语言表达出来。
深入的思考也不能随意引申,更不能无原则地提高和升华。它必须结合生活实际,要具体、真实、可靠。在提示本质的基础上,还应该进一步提示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社会根源和思想根源,并总结规律,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当然,这可能更多地关涉到议论文。
对于记叙文的深刻更多地是关于人生社会的启示与感悟。
四、 思维要创新
思维的创新是指克服以往的思维定势,打破常规去思考、分析,找到我们自己独特的创见,给人以启迪。
考场作文不论以何种形式出现,一般都会给考生以思想驰骋的余地,我们就可以突破常规的思维习惯模式,从相似、相关或相反的方向思考,进行有积极意义的创新思考,拿出与众不同的立意,再用自己充满个性化的语言,向我们真实地表达自己对生活的体察、感受、思考和认识,让读者也从中得到启示。
但是,创新决不是漫无边际的胡思乱想,标新立异的胡编乱造,它必须符合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和一般规律,这样才能让人感到入情入理而眼前一亮。
我们明确了立意的方向,那么,在初中记叙文中一般有哪些具体的立意内容呢?
一般来说:
一、 符合当今社会公德和时代精神的
如:歌颂真、善、美,抨击假、丑、恶,提倡以人为本、爱国守法、诚信、环境保护、无私奉献、敬业、自强、与时俱进等等。
二、 表达个人感情的
如:爱戴、崇敬、怀念、赞美、爱好、情趣、愿望、讽刺、批判、抨击等等。
三、 思考生活内涵的
主要是指对某人或某事的感悟与启迪。
四、 追求个性表达的
主要是表达个人独特见解的。
立意特别要注意的是不要盲目跟别人的风,无论是怎样的题,选择立意时,一定要选自己熟悉的平时训练过的内容从小处切入。切忌一时心血来潮写一些不熟悉的东西,勉为其难,这是写不出优秀作文的。

sijichangqing 发表于 >2006-11-27 19:54:52 [全文] [评论] [引用] [推荐] [档案] [推给好友] [收藏到网摘]

2006-11-16
怎样学语文--理解文思

文思——文章的思路。�
“思路”是个比喻的说法,指的是一番话、一篇文章、一场戏……是从什么地方开始、如何铺展开来、到什么地方结束的。文章的思路,指的是文章延展开来的的途径。�
理解文思,就是要学会分析文章的大致脉络;理解文思,就是要从理性上概括文章布局谋篇的规律。理解文思,有如下快捷而科学的好方法。�
(1) 从“承接”的角度理解文思�
承接,就是一步紧接一步、一层紧接一层往下写。这是文章最为常用、最为重要的写作思路。它不仅仅用在记事的文章之中,不仅仅用在写人的文章之中,也不仅仅用在写景抒情的文章中,就是在科技说明文、科学小品中,也活跃着它的身影。�
文章“承接式”的思路主要包括:�
1.时间推移式承接。�
2.情节发展式承接。�
3.事物演变式承接。�
4.方位变化式承接。�
5.工作程序式承接。�
6.情感发展式承接。�
7.先叙后议式承接。�
8.镜头转换式承接。�
9.画面更替式承接。�
10.景点变换式承接。�
11.逻辑关系式承接。�
……�
比如阅读课文《羚羊木雕》,你会发现它就表现出承接式思路:妈妈追问木雕→爸爸也问→奶奶劝告→我去要回木雕→我很伤心。全文按故事发生、发展、高潮、结局的顺序,一步一步地表现出“情节发展式承接”。�
下面请欣赏台湾作家罗兰的一篇美文,试分析它是按什么样的“承接”思路写下来的,试找出其语言标志。�
秋 颂�
秋天的美,美在一分明澈。�
有人的眸子像秋,有人的风韵像秋。�
代表秋天的枫树之美,并不仅在那经霜的素红,而更在那临风的飒爽。�
当叶子逐渐萧疏,秋林显%B

回答2:

  读景手札 关于景物描写

  写小说,少不了要写到空间场景。一段场景的描写,比单纯的叙述角色的心理更能营造作者想要表现的氛围。然而,操控场景去配合人物心理故事情节又是相对困难的事情,大家都知道“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的道理,每个读者的观看角度都会因为年龄和阅历而有很大的差异,用细致的描写来展示故事情节又容易使叙述流于拖沓。

  很多写手都会追求描述上的“华丽”手法,却也一再的发现华丽几乎成为了一种堆积词藻和过分显示作者个人修养的代名词,越想靠近华丽就越和故事脱节。含义不清和不当的描写会成为另章节拖沓,含义不明的绊脚石。以至于资质比较深的写手们都不愿听到读者追捧时赞赏“文笔华丽”,而宁愿被人称道情节过硬。

  相反,完全的没有景物的描述,或者对空间感操控不够,又会给人留下场景切换突兀,叙述平淡的印象。哪怕有再好的故事情节,也会如食鸡肋,平淡无味。

  一些朋友咨询我如何在文章中体现如镜头般流动的叙述手法。作为专攻场面布景的读景文写手,我下面会提示一些写作时的“快捷方式”,简单的就可以将人景契合,完成场景的视角化描述。

  (让读者感受到如审视画面一般美感的文,就被称为“读景文”。)

  读景4大要素

  1、光/影:
  例:
  “阳光,从灰色的柱间散漫的斜近来,一些金色的片断也从原本就裂开的顶层投射到处女宫最深远的地方,晃成一片稀薄的暖意。安静的气息像是绵软的布料覆盖在刚刚被晨曦唤醒的大地上。我醒来的时候,依然的从照在脸上的光斑间隙里感到了属于夜的冷。”

  创世纪中,神所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先有光”。
  如上例所示,“光”是视觉的焦点,是引导视线的起始。完全没有实体的光感比实际的物品更能让人瞩目。一般来说,光的出现都预示着一次需要读者注意的重点。而且,不同的光源又有着不同的含义和温度。仅仅是描写光感的几个常用词汇,类似“闪烁的”、“耀目的”等等就已经给读者一种和角色共同“注视”的互动感觉。比方单纯释放的广袤光芒在视觉上会引起时间短暂凝固的感觉,而这样的“子弹时间”恰好可以营造出发生突兀事态时的震惊感。
  利用好光,就是掌握了造景的第一步——“引人注目”。

  例:
  “血,从指缝间缓慢的滴落,然后坠向下方十几丈高的黑色湖面上,微弱的晃动着水面的月影斑驳。我蜷缩在建在水面上的石制牌楼顶部阴影里,咬开双手手背夹着的小瓶的封口,倒出里面的狼膏给手上的伤口止血。”

  “光影”,这个词说穿了影与光之间的关系。凡是有光的地方,必然会有影的存在。影和乍现的光不同,是体现了一种隐蔽的暗示含义在其中。在很多时候,暗色的影都会成为光的对比物,营造出一种包含更深的含义的氛围。就像乐曲中提示下个章节的和弦,深藏不露的影是可以遮掩一切不安因素的外壳。以描述影的方式入手,精明的读者会体会到那种压制下的暗流,但是,却又无法明确的指出造成压力的起源在哪里。从而被吸引过来,继续关注故事事态的发展。
  掌握了影,就是控制了“造势”。

  明暗之间,是作者掌握的隐语,通过这些超脱了语言表述和描写表情的词句,可以让读者的视线参与到整个场景,带领他们来体会讲述者隐藏的意义。

  2:运动/静止:
  例:
  “柔声未止,相合的指尖处便射出一缕银光,喷涌出的疾风立刻在双手间炸裂,风吼声四出如惊马脱缰,气息荡开后,又回旋漫卷的弯折回来,如藤萝依附在地面上倾泻而过,霎时地面的蜡皮上就碎出了一层如千百条蝮蛇行进过的痕迹,以我站立的地方为中心向外展开成一朵花形;赤足轻点,转身时一身彩带幻色绕卷,双手间昙花乍开,纤长的手指羽翼一样的伸展,金光突现处微微的噌声弱震,一念之间,身形流川,朔风在呼啸的声音中八面飞散,破出了三尺后,随即一个顿点,便铩羽收拢。
  侧身而立,双手新荷般合拢于脸颊旁,如同出现时那样突兀的风也消失了,彩带和宽袖没有了气息的支撑,便缓缓的飘落,垂在我双臂的两边。
  花合舞止。
  堂下寂静,屋外的柳树枝条间几声鹊鸟喳喳而鸣。”

  所谓“风之姿态,由落花所示”。写手欲表现情势危机或心情舒缓都会有一定的对动作的描写。但一定要注意动静结合。
  动,如乱舞流花,开合间需体会节奏的掌握。做动态的描述时,要事先考虑好运动物体的走势和质量间的关系,或白驹过隙般轻巧的稍纵即逝,或火车进站一样缓慢而又无法抗拒它的继续发生。并且,一定要知道所有的运动描述如果当下都要收,会停止在哪一个点上。
  静,是相对的,必要时需要有动态的辅助才能更彰显静逸之美感,若空山鸟啼。滚水入茶后等待的安逸,或者伏虎扑兔前的蓄势待发,甚至是核爆后大陆上的死寂都是不同的静,预示着下一步将要发生的再度动态的场景会是怎样的轻重缓急。

  4:颜色:
  例:
  “ 希腊的费拉城,白色的无忧之城。
  从新港区通往旧港间是一片古典气息浓郁的平民住宅,这里的小巷非常狭窄,最狭小的地方几乎只能容两个人并肩通过。虽然没有街灯,可是没隔十几个门口就有一处贩卖小商品或者咖啡的店铺,灯光将本来是白色的墙壁渲染成橘黄。而光圈逐渐淡去的地方并不是黑暗的,而是一种烟蓝的颜色。
  如果说白天的希腊是白色阳光的世界,那么入夜爱琴海的便是蓝色的。”

  读景,能让读者通过阅读而身临其境的,必然要出现色彩的描述。
  这里不得不说几句需要写手注意的地方:身为平面设计的在下,必须要提醒大家,在同一场景中着重描写的非相近色彩最好不要超过3种,否则会出现想象视觉上的混乱感。而且,如果有必要,大家最好多接触一些色彩学的相关资讯,这样在表述想转达的颜色时可以更准确的找到这个颜色的相关词条。
  写之前先想象一下,如果你发现自己描述出的某位大家闺秀的小姐身上穿的衣服颜色是调色板或者不可视化迷彩服,再或者打死你自己都不会穿的话,就请不要写了……需要野外埋伏或恶搞的角色除外。

  以上,是我总结的部分经验,对于非读景类写手,在写作中,只要于同一场景用到以上4种描述的任意3种或以下的组合就足可以得到很好的“视觉”效果了。

  ps:描述华丽是会上瘾的!!!
  除非是类似巴洛克风格小说中繁复华丽的刻意展示,否则最好不要过于追求无用的赘述。要惜字如金,没一段描述都要有各自的对应指向。这样写出的文章才会充满美感而又不失稳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