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谱定量分析中通常都是需要用校正因子,只要需要得出实验结果。
色谱定量分析的依据是被测组分的质量与其峰面积成正比。但是,由于同一检测器对不同组分具有不同的灵敏度,因而两个质量相同的不同组分在同条件下。
使用同一个检测器进行测定时,所得的峰面积往往不等,也就是说混合物中某组分的百分含量并不等于该组分的峰面积在各组分峰面积总和中所占的百分数。这样就不能直接利用峰面积来计算组分的含量。为了使峰面积能正确反映出组分的质量,就要对峰面积进行校正,即在定量计算时引人校正因子的概念。
扩展资料:
相对校正因子值只与被测物和标准物以及检测器的类型有关,而与操作条件无关。在气相色谱中,f’i值可从文献上查到。若要自己测定,则需准确称量一定量的被测物质和标准物质,混合后多次进样分析,控制相应值在检测器的线性范围内,测得峰面积(或峰高)的平均值。
液相色谱的分离条件和检测器结构对相对校正因子影响很大,故通用性差。一般都在试样的色谱条件下,测定校正因子后再使用。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色谱定量分析
只要进行定量,就离不开样正因子,无论是归一化法,还是内标法或是外标法。
校正因子(色谱法的专业术语,一般常用于气相色谱GC和液相色谱HPLC)由于同一检测器对不同物质的响应值不同,所以当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通过检测器时,产生的峰面积(或峰高)不一定相等。
为使峰面积能够准确地反映待测组分的含量,就必须先用已知量的待测组分测定在所用色谱条件下的峰面积,以计算定量校正因子。
相对校正因子中组分和标准物质都是以质量表示的,若以摩尔为单位,相对摩尔校正因子,另外相对校正因子的倒数还可定义为相对响应值。
相对校正因子值只与被测物和标准物以及检测器的类型有关,而与操作条件无关。因此,可自文献中查出引用。若文献中查不到所需的,也可以自己测定。
测定相对校正因子最好是用色谱纯试剂。若无纯品,也要确知该物质的百分含量,测定时首先准确称量标准物质和待测物,然后将它们混合均匀进样,分别测出其峰面积,再进行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