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必然性

2025-02-23 00:05:39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是多种所有制经济、多种经营方式、市场经济运行的内在机制等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具体说来:
1、 这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决定的。
1.1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产品的分配不过是生产资料分配的结果,一定的所有制形式总有一定的劳动产品分配形式与之相适应。
1.2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分配制度,而不是其它所有制的产品分配形式。
1.3多种非公有制经济具有各自特殊的产品分配形式,这些分配形式,是不同所有制经济的实现形式。
1.4总之,在所有制上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存在,那么在分配制度上就必须允许多种分配形式并存。我国在所有制上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客观上决定了我们在分配制度上必须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多元分配格局。
2、 这是由现阶段所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以及多种经营方式的存在决定的
改革过程中出现了所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与此相联系出现了多种经营方式,如公有公营、公有合营、共有私营、私有私营等,具体有承包、租赁、资产经营责任制等。由于所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以及经营方式不同,必然导致分配方式的多样化。
3、 是市场经济及其发展的需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存在和发展,决定了商品及商品化了的生产要素都有自己的价格,而价值规律要求等价交换、有偿使用、有偿服务,在商品生产过程中,生产者使用各种生产要素,也应该等价交换、有偿使用,因此与要素价格相联系的分配范畴和分配方式如利息、股息、租金等必然相应存在。
4、依据邓小平的"三个有利于"的理论,一切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生产要素,一切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所有制形式及所相应的分配形式都可以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

回答2: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主体,但不是社会惟一的分配原则,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和其它非公有制经济中,也还存在着其他分配方式。这是由我国的社会经济条件决定的:
(1)生产方式决定分配方式,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决定收入分配结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决定了必须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2)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也决定了分配形式的多样化。由于实行股份制、股份合作制、承包制、租赁制等多种实现形式,在公有制经济中也必然产生按劳分配以外的各种分配收入。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实行多种分配方式。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必须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各种生产要素(劳动力、土地、资本、技术、信息、管理等)进入市场都应为其所有者带来相应的收入。另外,市场经济中还需要有风险收入以及通过社会保障获得的收入等等。由于有些分配方式已超出了分配个人消费品的范围,所分得的收入还包含了用于资金积累、扩大再生产等内容。因此,这些分配方式实际上已经不仅仅是个人消费品的分配方式,而是个人收入的分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