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胡如何保养?

2025-02-24 21:24:42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1、琴皮

二胡琴皮的保养对保持二胡的音色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每一位二胡演奏者最关心的。二胡琴皮如能得到精心保养的话,会有很长的使用寿命。我们见到的琴皮已损坏的二胡大多是由于存放不当、不经常使用而引起的。经常使用的二胡,它的琴皮就会保持一定的弹性,二胡的发音质量也较稳定。二胡的音色是在不断的使用中,慢慢拉出来的,平时经常使用二胡就是对二胡的一种很好的维护和保养。

为了做好对琴皮的保养,需要对琴皮的加工工艺有所了解。一般来说,琴皮加工的第一道工序是铲皮,铲皮的目的是将粘在皮上的肉杂物等去掉。琴皮加工的第二道工序是套皮,套皮的目的是拉伸蟒皮、去除蟒皮上的油性。套皮过程中有一道烫皮的工序,其作用是为了使琴皮稳定成型和增加琴皮的光泽度。琴皮加工的第三道工序是蒙皮,蒙皮的要求是做到六角均匀、琴皮的松紧度恰当。

从上面琴皮的加工工艺来看,去除蟒皮上的油性是十分重要的,因为油性的琴皮会影响二胡的发音。所以,在日常的二胡使用中不需要对琴皮上植物油、凡士林等,更不需要在琴皮背面封蜡。如在琴皮内外表面涂上油性物质,会影响琴皮的透气性和琴皮的振动。琴皮蒙好后不能再对琴皮的背面进行处理,因为从琴筒后面对琴皮背面进行刮或打磨的处理,会导致琴皮的厚薄不匀,严重时还会引起琴皮的破裂。

2、琴筒和琴杆

琴筒和琴杆大多都是用紫檀木、乌木、红木等硬质木材制成的。而硬质木材很容易受气候的影响,因此二胡的音色与不同的气候条件和空气湿度有一定的关系。硬质木材密度紧密、质地细腻,在一干一湿或一冷一热的环境中,会造成木料内外应力不平衡的情况,严重时会引起琴筒和琴杆的开裂。二胡处在长期过分潮湿的环境中还会引起琴筒、琴皮的脱胶。为了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平时不练琴时应将琴放入琴箱,并在琴箱内放入一些干燥剂。

3、琴弓

在弓子的使用过程中,不要用手碰弓毛,以免日久之后弓毛上沾上油污而影响演奏。一旦发现弓毛上油污较多而影响演奏时,可将弓子卸下,用肥皂将弓毛在清水中洗净,晾干后重新擦上松香再使用。每次拉完琴后,应将弓毛放松,使弓杆恢复到正常的形态,否则日久后会使弓杆变形,影响弓子的使用性能。如弓子长期不用放在琴箱里,要在琴箱里放一些防蛀剂,以免弓毛被蛀虫咬断。

扩展资料

二胡的起源:

二胡始于唐朝,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它最早发源于我国古代北部地区的一个少数民族,那时叫“奚琴”。宋朝学者陈旸在《乐书》中记载“奚琴本胡乐也……”唐代诗人岑参所载“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的诗句,说明胡琴在唐代就已开始流传,而且是中西方拉弦乐器和弹拔乐器的总称。

到了宋代,又将胡琴取名为“嵇琴”。宋代末学者陈元靓在《事林广记》中这样记载:嵇琴本嵇康所制,故名“嵇琴”。宋代大学者沈括在《补笔谈·乐律》中记载:“熙宁中,宫宴,教坊伶人徐衍奏嵇琴,方进酒而一弦绝,衍更不易琴,只用一弦终其曲。”

说明在北宋时代已有很高的演奏水平。徐衍为皇帝大臣们演奏”嵇琴”时,断了一根弦,仍然用另一根弦奏完曲.没有娴熟的技艺是做不到的。后来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又记载“马尾胡琴随汉东,曲声犹自怨单于。弯弓莫射去中雁,归雁如今不寄出。”说明在北宋时已有了马尾的胡琴。

元朝《元史·礼乐志》所载“胡琴制如火不思,卷顾龙首,二弦用弓捩之,弓之弦以马尾”进一步阐述了胡琴的制作原理。到了明清时代胡琴已传遍大江南北,始成为民间戏曲伴奏和乐器合奏的主要演奏乐器。

到了近代,胡琴才更名为二胡。半个多世纪以来,二胡演奏水平已进入旺盛时期。刘天华先生是现代派的始祖,他借鉴了西方乐器的演奏手法和技巧,大胆、科学地将二胡定位为五个把位,并发明了二胡揉弦,从而充扩了二胡的音域范围,丰富了表现力,确立了新的艺术内涵。由此,二胡从民间伴奏中脱颖出来,成为独特的独奏乐器,也为以后走进大雅之堂的音乐厅和音乐院校奠定了基础。

新中国成立以后,民族、民间音乐发展很快,为了大力发掘民间艺人的艺术珍宝,华彦钧、刘北茂等民间艺人的二胡乐曲经过整理被灌制成唱片,使二胡演奏艺术如雨后春笋迅猛发展起来。上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先后涌现了张锐、张韶、王乙等为代表的一批二胡教育家和演奏家,在他们的影响下,又培养出了新的二胡演奏家闵惠芬、王国潼等。就如二胡作曲家刘文金的《长城随想曲》等将二胡的性能超常发挥,并刻意创新,使二胡焕发出新的生机和异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二胡

回答2:

二胡如果保护得好,不但能延长使用寿命,而且时间越长,音质越纯和。好的二胡除了用琴盒保护之外,使用时要注意:①琴皮潮软后容易塌陷,因此必须防止受潮。二胡不要挂在潮湿的土墙上,在雨天和梅雨季节,更要注意。在不演奏时,可用铅笔、筷子截断做成长码横放在靠近琴码的上方,减轻琴皮承受的压力。长码的长度与琴筒直径一样长,高度可比琴码略矮。长码也可以在小声练琴时使用。如果琴皮已经塌陷,就应及时补救。可将琴码取下,用手指蘸冷水在琴皮上面抹匀,让它阴干一晚,等第二天琴皮干透恢复平整后再用。绝不能用火烤干或放在烈日下晒。琴皮如果过分干燥,可在琴皮内外擦一点食油、润滑油。②弓子用毕应及时将弓杆上的螺丝放松,保持弓杆的弹力。在挂弓子和取弓子时,要防止扯断弓毛,要勤擦松香(来回七八次即可),手指不要摸弓毛。弓毛脏时,要用肥皂和热水洗净,也可以用酒精棉花擦洗粘在弓毛、弦上的松香结垢。弓毛洗净后第一次用时,应拿一小块松香碾成粉末状,将弓毛在碎松香里搓一下,让弓毛内外粘上松香。马尾用久后会变光滑,松香擦上去不久就脱掉,致使运弓感到吃力,这时就应换新马尾了。1.把琴码拿下来,松弦,琴皮擦些液体蜡,琴盒放章脑 保养琴皮前先用医用酒精擦干净 。
2.用核桃油最好!将核桃仁少许放到布袋里扎紧敲碎油会渗出,涂抹琴及皮均可。古时皇宫的家具即用核桃油涂擦保养

回答3:

二胡的保养应从琴皮、琴筒和琴杆、琴弓三个方面进行。
1、琴皮的保养。常见的琴皮已损坏的二胡大多是由于存放不当、不经常使用而引起的。经常使用的二胡,它的琴皮就会保持一定的弹性,二胡的发音质量也较稳定。二胡的音色是在不断的使用中,慢慢拉出来的,平时经常使用二胡就是对二胡的一种很好的维护和保养。在日常的二胡使用中不需要对琴皮上植物油、凡士林等,更不需要在琴皮背面封蜡。如在琴皮内外表面涂上油性物质,会影响琴皮的透气性和琴皮的振动。琴皮蒙好后不能再对琴皮的背面进行处理,因为从琴筒后面对琴皮背面进行刮或打磨的处理,会导致琴皮的厚薄不匀,严重时还会引起琴皮的破裂。要想对二胡的音色局部有所改善,应该从琴弦、琴弓、千金和控制垫等方面采取措施。
2、琴筒和琴杆的保养。琴筒和琴杆大多都是用紫檀木、乌木、红木等硬质木材制成的。而硬质木材很容易受气候的影响,因此二胡的音色与不同的气候条件和空气湿度有一定的关系。硬质木材密度紧密、质地细腻,在一干一湿或一冷一热的环境中,会造成木料内外应力不平衡的情况,严重时会引起琴筒和琴杆的开裂。二胡处在长期过分潮湿的环境中还会引起琴筒、琴皮的脱胶。为了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平时不练琴时应将琴放入琴箱,并在琴箱内放入一些干燥剂。
3、琴弓的保养。在弓子的使用过程中,不要用手碰弓毛,以免日久之后弓毛上沾上油污而影响演奏。一旦发现弓毛上油污较多而影响演奏时,可将弓子卸下,用肥皂将弓毛在清水中洗净,晾干后重新擦上松香再使用。每次拉完琴后,应将弓毛放松,使弓杆恢复到正常的形态,否则日久后会使弓杆变形,影响弓子的使用性能。如弓子长期不用放在琴箱里,要在琴箱里放一些防蛀剂,以免弓毛被蛀虫咬断。

回答4:

二胡应注意避免阳光的直射,以免木料变形和开裂;在北方使用应避免靠近取暖设备,使用完毕放回琴盒内;在江南地带每年 6 月份雨季或其他地区连续潮湿的季节时应在琴盒内放些“樟脑”,以免蟒皮和琴弓被虫蛀;为了使二胡达到最长的使用寿命,建议使用完毕后把琴弦放松,使二胡的琴杆和蟒皮可以经常得到休息,延长使用寿命。新制作的二胡发音比较噪,需经过几个月的使用,在各把位反复拉奏,使蟒皮的张力受到振动后逐渐变的均匀以后,声音才会圆润柔美,这通常称为二胡的磨合期,所以经常拉奏的二胡,音质会越拉越好,这也是最好的保养方法。

[琴皮] 琴皮是二胡最重要的部件之一。优良的琴皮厚薄适中、均匀;鳞格排列整齐,横竖成行,黑色块居正中,黄色块昀分两边,界线分明;皮面光洁,鳞边不翘起。但二胡中,琴皮十分理想者非常罕见。
把皮面向着亮处,从琴筒中看去,如果琴皮显得很暗,几乎透不过光来,这样的琴皮就偏厚了。琴皮过厚会影响乐器良好的振动,使声音发暗、发木,音量也较小。此时可将琴筒卸下,用一平头木棒,上包一层细水砂纸,蘸少量清水,伸进琴筒中,由上往下顺着蟒皮纤维轻轻打磨琴皮背面。注意边磨边对光检查,务使厚薄均匀、适中。磨完后用布擦尽粉尘,再用棉签薄薄地涂上一层植物油即可。
通过对光检查,如发现琴皮过薄,可将琴筒卸下,用棉签蘸蜡液趁热伸进筒内涂于琴皮背面(要注意控制好蜡层厚度)。涂完后再把琴皮正面对着小火烘烤一下,平放片刻,使蜡层分而均匀。在烘烤时要不停地移动琴筒,避免局部过于受热而烧坏,如蜡层过厚,可用平头小刀轻轻刮去一层,再烘烤一下;如蜡层厚度不够,可依法再涂。
新琴一般蒙皮较紧,以致发音尖而亮,似高胡声,这样的琴经过一年半载的使用,可使琴皮逐渐松软至适当程度。如需加快这个过程,可用棉签伸进筒内,在琴皮背面涂一层植物油,然后在琴皮正面垫一块3厘米见方的木块,再在木块上施加10-15公斤压力,经12小时后取下;如仍偏紧,过一、二天再压一次,也可以在拉完琴后不卸马子,把弦定高大二度,如此持续一、二个月。还可以把琴平放在桌上,用两手拇指蘸植物油,用力輭鳞格方向压抹琴皮,每日一、二次,直至琴皮松紧适度为止。
如琴皮经长期使用变得太松,以致发音沉闷时,可将吸潮剂(如硅胶、炒盐粒、生石灰等)塞于琴筒中,能在一定程度上恢复琴皮的弹性。平时拉完琴要即刻垫上长竹棍或卸下马子,以沽减少琴皮的受压时间。如果琴皮松软到影响演奏的程度,那就要送乐器厂或修理店重新蒙皮了。

回答5:

二胡应注意避免阳光的直射,以免木料变形和开裂;在北方使用应避免靠近取暖设备,使用完毕放回琴盒内;在江南地带每年 6 月份雨季或其他地区连续潮湿的季节时应在琴盒内放些“樟脑”,以免蟒皮和琴弓被虫蛀;为了使二胡达到最长的使用寿命,建议使用完毕后把琴弦放松,使二胡的琴杆和蟒皮可以经常得到休息,延长使用寿命。新制作的二胡发音比较噪,需经过几个月的使用,在各把位反复拉奏,使蟒皮的张力受到振动后逐渐变的均匀以后,声音才会圆润柔美,这通常称为二胡的磨合期,所以经常拉奏的二胡,音质会越拉越好,这也是最好的保养方法。

[琴皮] 琴皮是二胡最重要的部件之一。优良的琴皮厚薄适中、均匀;鳞格排列整齐,横竖成行,黑色块居正中,黄色块昀分两边,界线分明;皮面光洁,鳞边不翘起。但二胡中,琴皮十分理想者非常罕见。
把皮面向着亮处,从琴筒中看去,如果琴皮显得很暗,几乎透不过光来,这样的琴皮就偏厚了。琴皮过厚会影响乐器良好的振动,使声音发暗、发木,音量也较小。此时可将琴筒卸下,用一平头木棒,上包一层细水砂纸,蘸少量清水,伸进琴筒中,由上往下顺着蟒皮纤维轻轻打磨琴皮背面。注意边磨边对光检查,务使厚薄均匀、适中。磨完后用布擦尽粉尘,再用棉签薄薄地涂上一层植物油即可。
通过对光检查,如发现琴皮过薄,可将琴筒卸下,用棉签蘸蜡液趁热伸进筒内涂于琴皮背面(要注意控制好蜡层厚度)。涂完后再把琴皮正面对着小火烘烤一下,平放片刻,使蜡层分而均匀。在烘烤时要不停地移动琴筒,避免局部过于受热而烧坏,如蜡层过厚,可用平头小刀轻轻刮去一层,再烘烤一下;如蜡层厚度不够,可依法再涂。
新琴一般蒙皮较紧,以致发音尖而亮,似高胡声,这样的琴经过一年半载的使用,可使琴皮逐渐松软至适当程度。如需加快这个过程,可用棉签伸进筒内,在琴皮背面涂一层植物油,然后在琴皮正面垫一块3厘米见方的木块,再在木块上施加10-15公斤压力,经12小时后取下;如仍偏紧,过一、二天再压一次,也可以在拉完琴后不卸马子,把弦定高大二度,如此持续一、二个月。还可以把琴平放在桌上,用两手拇指蘸植物油,用力輭鳞格方向压抹琴皮,每日一、二次,直至琴皮松紧适度为止。
如琴皮经长期使用变得太松,以致发音沉闷时,可将吸潮剂(如硅胶、炒盐粒、生石灰等)塞于琴筒中,能在一定程度上恢复琴皮的弹性。平时拉完琴要即刻垫上长竹棍或卸下马子,以沽减少琴皮的受压时间。如果琴皮松软到影响演奏的程度,那就要送乐器厂或修理店重新蒙皮了。

[琴筒、琴杆] 根据气候适当调节琴盒中的湿度,可合琴筒、琴杆不致开裂或脱胶,保持二胡的音质稳定。天气潮湿时,应在琴盒中放一、二包吸潮剂;天气过于干燥时,可将一块含适量水的海绵用塑料薄膜包裹起来,再用针扎出些小孔,放在琴盒中以增加湿度。在干燥的地区,可经常在琴筒及琴杆上涂薄薄一层植物油,以防出现裂纹。
如果二胡音量偏小,可用钢丝锯将音窗的中间部分锯去,只留下紧靠琴筒的宽约1.5毫米的一圏。这样即可使音量有所增大,又不影响美观。
此外,每次用过完二胡后,应用软布将琴筒及琴杆上的松香粉末擦干净,放入琴盒或琴套中(不要挂在墙上)。在寒冷的冬天,把琴由室外拿入室内后,不要马上打开琴盒,要等20-30分钟后再打开,以免使琴体上凝结一层小水珠。

[琴马] 市集的琴马一般都是半成品,需要经过适当修整后方以能使用。可按下列步骤进行修整:
1、修整高度。将琴马顶部和底部交替用细砂纸打磨,要使小圆孔始终处于中心位置,修磨至高度适合为止。
2、整孔。如果二胡本身发音比较沉闷,可用小圆锉将马孔扩大些。如二胡本身发音比较尖亮,就应选择底大孔小的琴马。
3、磨底。在细砂纸下面垫十几层布,然后把琴马底面在砂纸上磨成微凸状,以使其更好地与皮面紧密接触。
4、开弦槽。把琴马装在二胡上,调整到合适的弦距,然后用手压一下马子上的钢弦,使琴马上留下二处压痕,然后取下用小刀刻出二个“V”形弦槽。
5、定位。仔细观察琴马,把较高的一侧作为内弦侧,并用笔点上一个小圆点(标记)。在日后的使用中,有圆点的一侧永远固定为内弦侧。

[控制垫] 最好选用厚大衣呢料,剪成长6厘米、宽3.5厘米左右的长方块,对折成两层垫于马子下方。如琴马较高,控制垫不够厚度的话,可再剪一、二个小条,夹在两层中靠上部位,使之成为上厚下薄状。调整时可上下移动,至即不影响乐器的正常振动,又能有效地控制狼音为佳。如选 用泡沫塑料、海绵等物作控制垫,也能起一定作用,但效果要差些。

[千斤] 千斤是容易被忽视而又十分重要的部件之一,很多二胡跑音的原因就在于千斤过于简陋。使用北京民族乐器厂研制的铜钩固定千斤,能有效地防止演奏中因千斤移动引起的跑音,还能灵活调整高度与宽度。使用时要在千斤弦钩上垫一块小小的软垫,如小橡皮等,这样既能美化音质,又能防止磨坏弦皮。在广大二胡爱好者中仍普遍使用的线绕千斤,在绕制时先剪一条宽约0.5厘米的胶布绕琴杆一周粘住,再用线在胶布上绕制千斤。要注意先在琴杆上绕一圈,然后往弦上绕五圈,最后再在琴杆上绕一圈后打结并剪去余线。这种缠绕法可避免因千斤左右移动而产生跑音。

[弦轴] 二胡的弦轴分机械轴与木轴二种。机械轴中又分蜗轮和丝杆式二种,各有所长。对于蜗轮式弦轴,在每次换弦时可以从绕弦轮处滴入几滴机油,并转动轴柄几周,这样能防止齿轮局部反复受力而磨损。如果是丝杆式弦轴,在换弦时应拧松拔出,将适量机油涂于丝杆之上。上弦时不要每次都拉到同样的松紧度,可有时紧些,有时松些,让丝杆上的螺扣交替受力,避免局部磨损。木轴如果经常松脱,在轴孔内撒些松香粉末,这样能保证必要的磨擦力;如果太紧,往轴孔内撒入些爽身粉,即可转动自如。

[琴弓] 弓杆如弯度不适,可把弓毛一头脱出,将弓杆在无烟焰上边转动边烘烤,务必要使受热抣匀,且不可烤焦。当竹质变软时,就可弯成适合的形状。弯好后要立即用凉水冷却,使之定型。
发现有断弓毛时,不可用手扯去,而要用小剪子齐根剪下。因为用手扯容易带去其它弓毛,使之松紧不一;如果连根拔出,还会使结头变松,引起弓毛陆续脱出。如有几根弓毛太松,又舍不得剪去,可用燃着的烟头熏烤一下使其收紧。但要注意烟头不要靠弓毛太近,以免烧断。
总之,对二胡的调理和保养,是每个演奏者都必须掌握的。你对乐器付出的心血,终将会得到乐器至诚的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