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的概念和划分标准

如题不要太长,但要说清楚一点
2025-02-24 11:09:35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一般认为“物种是形态上类似的、彼此能够交配的、要求类似环境条件的生物个体的总和”。也有人给物种下了一个比较长的定义:“物种乃是生物世界发展的连续性与间断性的统一的形式。生物世界通过物种的形式而发展,以物种的形成为发展的一定阶段:在有性别的动物中,物种呈现为统一的繁殖群体,由占有一定空间,交替分布的种群所组成,而与其他的物种群体在生殖上是隔离的”。这个定义比较全面,说明了物种在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即物种是连续发展过程中的一个不连续阶段,也说明了物种的一个重要特征,即物种内的个体之间可进行有性生殖,而不同物种之间存在着生殖隔离。

回答2:

植物、菌类和动物组成为生态系统的3个环节。绿色植物(真核植物和原核蓝藻)是自养生物,是自然界的生产者。它们通过叶绿素进行光合作用,把无机物质合成有机养料,供应自己,又供应异养生物。菌类(细菌和真菌)是异养生物(自养细菌除外),是自然界的分解者。它们从植物得到食料,又把有机食料分解为无机物质,反过来为植物供应生产原料。动物亦是异养生物,它们是消费者,是地球上最后出现的一类生物。即使没有动物,植物和菌类仍然可以存在,因为它们已经具备了自然界物质循环的两个基本环节,完成循环过程中合成与分解的统一。但是,没有动物,生物界不可能这样丰富多彩,更不可能产生人类。植物、菌类和动物代表生物进化的3条路线或3大方向。

http://baike.baidu.com/view/65168.htm

回答3:

物种
http://baike.baidu.com/view/65168.htm

回答4:

生物分为动物植物和微生物
动物:有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
原生动物、棘皮动物、腔肠动物、节肢动物、软体动物、
鱼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类、哺乳动物
植物: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包括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
占主导地位的分类法是林奈氏分类系统(linnaean),它包括一个属名和种加词。关于如何为生物命名的原则有很多国际协议,例如《国际植物命名法规》(international
code
of
botanical
nomenclature,简称icbn)、《国际动物命名法规》(international
code
of
zoological
nomenclature,简称iczn)以及《国际细菌命名法规》(international
code
of
nomenclature
of
bacteria,简称icnb)。第四版的生物命名法规(biocode)草案在1997年出版,它试图在三个领域标准化命名,但现在还没有被正式采纳。《国际病毒命名和分类法规》(international
code
of
virus
classification
and
nomenclature,简称icvcn)是不属于生物命名法规的。
传统上,生物被划分为五界,它是由sahn等于1949年提出的:
原核生物界
--
原生生物界
--
真菌界
--
植物界
--
动物界
copeland提出过四界说:
菌界(细菌和蓝藻)
--
原生生物界
--
植物界
--
动物界
也有人使用三域说。这种分类方法反映了细胞是否有核以及细胞膜和细胞壁的差异。
古细菌
--
真细菌
--
真核生物
区别生物和非生物是困难的,因为存在一些细胞内的“寄生虫”(即“病毒”),而它们在细胞外并不表现出活跃的生命形式。
病毒
--
类病毒
--
朊病毒
生物分类总表:(以ncbi
taxonomy上的分类为基础,但目前其它中文维基分类表可能依照其它标准,请注意其区别)
1
古菌域(archaea)
(包含嗜盐菌、一些超嗜热菌、嗜酸菌等。)
2
细菌域(bacteria)
(包含蓝藻、放线菌、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等。)
3
真核生物域(eukarya)
3.1
植物界(plantae)
(包含绿藻、轮藻、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等。)
3.2
真菌/后生动物组
(真菌/后生动物组除动物界和真菌外,还包含领鞭毛虫、鱼醉菌等。)
3.2.1
动物界(metazoa)
3.2.2
真菌界(fungi)
(包括子囊菌、担子菌、接合菌、壶菌、聚合菌和微孢子虫。)
3.3
其余真核生物(原生生物和真核藻类)
4
病毒和类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