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一镇节度使,到底能管理多少军队,为何能威胁中央政权的统治?

2025-02-26 04:12:10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唐朝的一镇节度使,官方配制最高三万军队,到了安史之乱的时候,安禄山的一镇节度使已经可以统领十万军队,他的三镇节度使就已经达到三十万之众,已经严重影响中央政权的统治。

回答2:

安禄山是三镇节度使,军力在十万到三十万

回答3:

唐朝节度使,是继成了北周和隋的旧制,节度使再受职时,朝廷赐以旌节,节是当时一种全权印信,受有此全权印信者,便可全权调度,故称节度使,相当于现在的军区司令。唐玄宗时期,设有九个节度使和一个经略使,即:河西节度使、范阳节度使、陇右节度使、剑南节度使、安西节度使、朔方节度使、河东节度使、北庭节度使、平卢节度使、岭南经略使;统辖军队人数多者九万余人,少者一万余人。节度使所统兵马实行募兵制,以致当兵者终身从军,兄弟相继,父子相承,藩镇节度使掌握着他们的生杀、赏罚、升降之权,因此他们对节度使有极强的依赖性,形成“唯知其将之恩威,而不知有天子”,这样,藩镇节度使们便逐渐培养起只忠于自己的亲兵部队,总揽一区的军、民、财、政总权,以致可以抗衡威胁中央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