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姜塑料大棚栽培应如何进行环境调控?

2025-04-13 15:45:30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1)大棚内的温度及调节
塑料大棚的温度随外界气温变化而改变,其变化规律是:冬末春初随着露地温度回升,大棚内气温也逐渐升高,到2月下旬至3月中旬棚内平均气温可以达到10℃左右,夜间最低气温3℃左右。若大棚内加盖地膜,可在此期播种生姜,进行生姜促成栽培。3月中旬到4月中旬,棚内平均温度在15℃以上,可在不盖地膜的条件下播种生姜。4月下旬以后,棚内温度白天可高达40℃以上,如不及时通风,棚内极易产生高温危害。此期大棚内播种生姜已太晚,不能充分利用大棚生产的优势。6月份以后,外界气温很高,要昼夜全面通风。一般生姜大棚可在此期撤膜换上遮阳网。到10月上旬温度逐渐下降,此时加盖棚膜后,棚内气温仍可达到30℃,夜间15~18℃。至11月上中旬棚内最高温度在20℃左右,夜温降至3~8℃,可在此期收获生姜。11月中下旬棚内夜间气温逐渐降到0℃,以后大棚内长期呈现霜冻,不能再进行生姜生产,但可利用生姜大棚种植耐寒性蔬菜。大棚内气温在一昼夜中的变化比外界气温剧烈。太阳出来后,大棚内温度会迅速上升,一般每小时可上升5~8℃,13~14时温度达到最高。以后逐渐下降,日落到翌日黎明前大约每小时降低1℃左右,黎明前达到最低温度。夜间的温度通常比外界高3~6℃。阴天棚内温度的变化较为缓慢,增温幅度也较小,仅2℃左右。
塑料大棚不仅能提高气温,也能提高土壤温度。大棚内土壤温度的变化趋势与气温相同,但上升和下降较气温缓慢。塑料大棚虽有一定的增温和保温效果,但在冬春或深秋季节,棚内气温和土温仍较低,不能充分满足生姜对温度的要求。因此,需要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对温度进行调控:如选择优质薄膜,增加棚内的太阳辐射能;提前扣膜烤地,可增加深层土壤的热量贮存,有利于提高棚内地温;夜间设置防寒裙;大棚内进行地膜覆盖或扣小拱棚;在大棚内增施有机肥等。
(2)大棚内的光照及调节
塑料大棚内的光照条件受季节、天气状况、覆盖方式(棚的结构、方位、规模大小等)、薄膜种类及使用情况等因素的影响。大棚的垂直光照差度是上层光照较强,向下依次降低,近地面处最弱。因此大棚内种植生姜,在撤膜前无需为生姜遮荫。
(3)大棚内的湿度及调节
大棚栽培,由于薄膜不透气,当大棚密闭不通风时,棚内空气相对湿度在80%以上,夜间外界气温低,棚内相对湿度甚至达到100%而呈饱和状态。由于生姜喜湿润,因而大棚内高湿环境有利于生姜生长。大棚内空气相对湿度也有明显的变化规律:棚温升高,相对湿度降低;棚温降低,相对湿度升高。在一天内,相对湿度的最低值一般出现在13~14时,最高值出现在凌晨。白天湿度变化剧烈,夜间较平稳。
棚内空气湿度和土壤湿度是相互影响的,若空气湿度高,叶面的蒸腾和地面蒸发受到限制,土壤蒸发量小,使土壤湿度也高。当气温回升,大棚通风量加大时,空气湿度降低,使土壤的蒸发量也加大,土壤水分损失较多,土壤湿度会明显下降。因此,大棚内的空气湿度除靠通风来进行调节和控制外,浇水是调节土壤湿度和空气湿度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尤其外界气温较高时,通风量加大,应特别注意提高土壤湿度,以免土壤干旱影响生姜生长。在大棚内进行地膜覆盖可阻止土壤水分蒸发,既可降低空气湿度,又可以增加土壤湿度,减少浇水次数,有利于早春大棚温度回升,对棚内生姜生长有利。但是盖膜后追肥不太方便,因此盖膜前要在土壤中适当多施基肥,以免后期缺肥。
(4)大棚内的土壤及管理
塑料大棚是高度集约化栽培的场所,土壤培肥十分重要。土壤培肥的措施主要有:大量增施农家肥;合理进行配方施肥;根据生姜生长规律确定不同生长阶段的合理施肥量,提高肥料的利用率;选用对土壤溶液浓度影响较小的化肥,避免造成高盐浓度危害。大棚土壤积盐是不可避免的,土壤一旦出现积盐危害,除利用大棚休闲期灌大水任其自然下渗,以淋洗一部分土壤中的盐分外,还可考虑应用下列方法除盐:大量施用含碳量高的作物秸秆进行除盐,深翻除盐,或换土除盐等。
(5)大棚内的气体及调节
在密闭的塑料大棚内,外界的气流不易影响棚内,这对均衡二氧化碳浓度不利。因此,在一般栽培管理中,应进行通风以补充二氧化碳。大棚内也存在有毒气体。有毒气体中,氨气和亚硝酸气主要是一次性施用大量的有机肥、铵态氮肥或尿素,尤其是在土壤表面施用造成的;乙烯和氯气等,主要是不合格的农用塑料制品中逸出的。实际上,在露地条件下,有机肥和铵态氮肥施用过量,氨气和亚硝酸气体也同样产生,由于露地是非密闭的空间,氨气或亚硝酸气体不至达到危害作物的浓度。由此可见,必须对大棚内的气体进行适度调节,才能使生姜高产优质。调控大棚二氧化碳含量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利用通风换气提高二氧化碳含量;增施有机肥提高棚内二氧化碳含量;利用化学反应产生二氧化碳。防止有害气体的毒害,应选农用无毒塑料薄膜;在施用有机肥时,一定要发酵、腐熟,勿施生肥料;施用化肥应适量;土壤消毒后应把有毒气体排放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