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释中美贸易战

2025-03-31 21:28:29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中美贸易战,中美贸易争端。中美贸易争端(Trade disputes betwee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又称中美贸易战、中美贸易摩擦,是中美经济关系中的重要问题。贸易争端主要发生在两个方面:一是中国比较具有优势的出口领域;二是中国没有优势的进口和技术知识领域。前者基本上是竞争性的,而后者是市场不完全起作用的,它们对两国经济福利和长期发展的影响是不同的。2019年9月11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公布第一批对美加征关税商品第一次排除清单。10月,美国商务部称将自10月31日起对中国3000亿美元加征关税清单产品启动排除程序。12月13日,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文本达成一致,美方将履行分阶段取消对华产品加征关税的相关承诺,加征关税将由升到降。12月19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公布第一批对美加征关税商品第二次排除清单。

回答2:

一、任何一种创新和研发能力都不是凭空想象或者打坐静思的产物,无一不是实际演练和规模性生产的结果。
二、无论在表面的理论上,美欧等国对劳动价值论如何冷漠,但在实际上,劳动价值论作为客观规律的总结,从来都是能辩论,但不能小看,能厌恶但不能违背的。
三、以流通领域表象的描述为基本的庸俗经济学从来不是一个国家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否则欧美国家的强大依靠的不是今天庸俗理论,而是当年伴随重商主义而起的古典政治经济学。武器可以公开展示,但没有哪一个人或者哪一个国家会把自己运用武器的方法教给其潜在的对手。
四、一个国家,纯粹依靠金融和流通领域的贸易注定不能实现其长远的发展。无论是重商主义的演进,还是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亦或是凡勃伦的技术苏维埃,都强调了生产对交换和分配的绝对主导地位。美国正是看到了其货币缺乏生产规模的支撑,所以不断面临地位的动摇,正是看到了缺乏生产规模的持久发展而面临研发能力的挑战,所以才竭力要抓回基础生产能力。
五、只要还存在规模竞争,世界范围内的资本主义就还没有进入到完全的帝国主义,我们将面临长期的帝国主义初级阶段——金融霸权主义。金融霸权主义的本质特征就是妄图依靠金融和信用手段来控制商品市场。
六、帝国主义的本质特征是垄断。这是一种对全世界范围的跨国垄断,而不是一个国家内部的垄断。帝国主义成形的标志是逼近一切领域的垄断,在这一阶段上,列宁认为“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才是正确的。
七、无论中美贸易战的结果如何,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的历史趋势都难以改变。尽管美国ZF表面上是为美国本土夺回生产权,但其资本主义的本质决定了其国内资产阶级是为了夺回对国内劳动阶级的剥削权而发动对华贸易战。
八、就某一部门或者单个企业的发展早期来说,利润率比利润量更值得关注,但就一个国家和一个社会而言,利润率不可避免的下降趋势决定了国与国之间的争夺长期地必然地是围绕利润量而展开的。这就注定了美国和中国哪一方在这场贸易战中先松懈下来,哪一方就面临停滞乃至崩溃的风险。
九、只要资本主义没有在全球范围内进入帝国主义阶段,那么资本主义各国之间的争夺只能且必然以战争作为解决贸易争端的最终途径。战败国在经济上也最终会被纳入资本主义继续发展的轨道,但就战败国方面,政权的更迭才是其最眼前和最剧烈的变化。
十、无产阶级要上升为领导阶级,必然经过在国际间不断的冲突和分化组合的洗礼才能最终在全世界范围上联合起来。全世界无产者必然是伴随着资本主义各国对霸权的争夺最终迈向帝国主义而联合起来的,就象江水无论如何波涛翻滚激流汹涌都必然使得浮萍连成一片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