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监狱犯人,减刑出狱,会提前通知家属吗

2025-02-23 15:47:15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罪犯出狱监狱应当按期释放罪犯并发给释放证明书,没有要求通知家属的规定,家属应该事先通过信件或亲情电话方式与罪犯取得联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第五节 释放和安置第三十五条 罪犯服刑期满,监狱应当按期释放并发给释放证明书。

第三十六条 罪犯释放后,公安机关凭释放证明书办理户籍登记。

第三十七条 对刑满释放人员,当地人民政府帮助其安置生活。

刑满释放人员丧失劳动能力又无法定赡养人、扶养人和基本生活来源的,由当地人民政府予以救济。

第三十八条 刑满释放人员依法享有与其他公民平等的权利。

扩展资料:

防止罪犯坐牢出狱之后继续犯罪,不应该通过制裁方法来防止,而应该通过引导和矫正,让他们减少再次犯罪的概率,目前社区矫正的方法卓有成效:

一是完善定期、不定期走访排查制度,通过每月对社区矫正对象走访谈话、掌握社区矫正对象的真实心理、思想和工作等方面的情况,把有思想波动、言语不真实的矫正对象列入重点监管对象。注意分析社区矫正对象的人际关系,提醒矫正对象保持理智头脑,慎重交友,少交狐朋狗友,多交良师益友,减少社会不良风气对其的影响。

二是健全社区矫正检察谈话制度,了解矫正人员思想动态,帮助矫正人员解决生活困难。从法理和情理方面对他们进行教育感化,帮助社区矫正人员树立接受矫正的诚心,弃恶从善的决心,重新做人的信心,确保他们不再重蹈覆辙。

三是鉴于未成年人的特殊性,将未成年人与成年人进行区分矫正,同时还要对未成年人进行分类管理,所谓分类管理,就是以人身危险性大小为分类标准,结合其回归社会的趋向程度,将社区矫正对象区分为几类,分别实施不同强度的管理方式。

实施分类管理,可以有针对性地制定个别化的矫正方案,也有利于合理配置力量,加大对人身危险性较大的重点对象的控制,提高管控安全系数。

四是对矫正对象在矫正监管期间助人为乐、有重大贡献等突出表现的,可以作为矫正对象的正面典型进行宣传,激励其他矫正对象积极改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

回答2: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服刑人员出监监狱应当按期释放并发给释放证明书,是不通知家属的。
  《监狱法》第三十五条 罪犯服刑期满,监狱应当按期释放并发给释放证明书。
  第三十六条 罪犯释放后,公安机关凭释放证明书办理户籍登记。

回答3:

一般不通知家属,只是告知服刑人员。不过有的监狱在服刑人员临释前,会让他拨打亲情电话通知家人的。

回答4:

回答5:

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