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共情同情。
1,共情
共情(empathy),也称为神入、同理心,共情又译作同感、同理心、投情等。 由人本主义创始人罗杰斯所阐述的概念,却越来越出现在现代精神分析学者的著作中。
2,同情
同情同情以移情作用为基础;狭义的同情中常常针对弱者、不幸,而且偏重于同情者本身的情感体验(意识),但对“弱者”“不幸”的判断常常带有过多的主观成分且考虑到潜意识中情感在行为中的体现,广义的理解中,同情是一种普遍性的关怀情感反应,无关乎对象的强弱、贫富等,甚至延伸至动植物等对象。
扩展资料
查尔斯·达尔文在1872年写过一本《人与动物的感情表达》。达尔文认为,情绪帮助动物们适应环境。表达情绪和表现动物的身体特点有同样作用,例如,狗在地盘被侵略的时候愤怒狂吠,让敌人认为它比实际上更具有攻击性。达尔文认为,情绪大多有目的性,因此是自然选择的产物。
为了生存,人类必须探索环境(好奇)、吐出不小心吃的异物(恶心)、建立社会关系(信任)、避免伤害(恐惧)、繁衍(爱)、战斗(愤怒)、寻求帮助(哭泣)、重复做对自己有利的事(欢乐)。
在原始人类的日常生活中,情绪可以让人类自动趋利避害,做出更利于生存的选择。尽管愤怒看起来没什么好处,但在原始部落里,可以让一个人被人害怕并建立起威望。羞耻和骄傲可以促使一个人维护自己的社会地位。
在社会生活上,情绪帮助我们:与其他人交流感情(如婴儿不会说话也能成功交流)。影响其他人对我们的态度。表示善意(如不是出于喜悦,只是礼貌性的微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感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共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同情
世间的男女,无一不是感情动物,总有人为情所痴,为情所迷,为情所欢。亲情源自天生,爱情来自缘份,友情来自肝胆相照。但是世间的感情又岂是这三种所能全部概括的。当有一种感情,它存在他与她之间,她与他之间,游离于亲情,友情,爱情,之间,比爱情少一点,比友情多一点,比亲情更朦胧一点的时候,现代的人将之时髦的称为;“第四类情感”。其实,人非草木。孰能无情,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每个人无时无刻不在被各种情感所激荡围绕,但不论我们如何成熟,总有一些情感让我们莫名的欢喜和苦恼。古人云;“人生难得一知己”。当第四类情感悄然袭来的时候,如何看待,如何处之?如何面对?有人说:“他比爱情少一点,比友情多一点,少了一种人为的羁绊和功利,多了一份情感的释放和牵挂。”感情如何分类,没有定论,所谓友情,爱情,很亲情的三分法也只是一种粗略的说法,因此享有第四类情感,不出奇,但在第四类情感中把握一个“度”却很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