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力敏“教育是农业,要精耕细作听到这样一句话,感触颇深。回来查了一下,发现还真有出处。叶先生说:教育是农业而不是工业。陶行知先生说:培养教育人,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 “精耕细作”是中国传统农业的基本特征之一,早在西周春秋时已出现。根据《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农业历史卷》,其定义为:“用以概括历史悠久的中国农业在耕作栽培方面的优良传统,如轮作、复种、间作套种、三宜耕作、耕薅结合,加强等。”通俗地讲,在中国传统的农业中,精耕细作包括轮耕、轮作、轮施肥、复种、间作、套种等,它的内涵博大精深,充满着科学道理。教育和种地,虽是不同的两个问题,但有很多相似性。一是农业和教育两者的对象都是鲜活的生命,每个生命都有特殊性,都应特殊对待;二是农民种地和教育人两者都需要精耕细作,耐心等待,慢慢,方能收获硕果;三是农民和教育的对象可塑性较大,都易受环境因素影响,要根据不断变化的环境特点,寻找最佳时机,创造最好条件,满足其健康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