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学习的各种链表都是由指针实现的,链表中结点的分配和回收(即释放)都是由系统提供的标准函数malloc和free动态实现的,故称之为动态链表。但是有的高级语言,如BASIC、FORTRAN等,没有提供”指针”这种数据类型,此时若想采用链表做存储结构,就必须使用”游标”来模拟指针,由程序员自己编写”分配结点”和”回收结点”的过程。
用游标实现链表,其方法是:定义一个较大的结构数组作为备用结点空间(即存储池)。当申请结点时,每个结点应含有两个域:data域和cursor域。data域用来存放结点的数据信息,需注意的是,此时的cursor域不在是指针而是游标指示器,游标指示器指示其后继结点在结构数组中的相对位置(即数组下标)。数组的第0个分量可以设计成表的头结点,头结点的next域指示了表中第一个结点的位置。表中当前最后一个结点的域为0,表示静态单链表的结束。我们把这种用游标指示器实现的单链表叫做静态单链表,static linked list。静态单链表同样可以借助一维数组来描述:
#define Maxsize = 链表可能达到的最大长度
typedef struct
{
ElemType data;
int cursor;
}Component, StaticList[Maxsize];
假如有如上的静态链表S中存储这线性表(a,b,c,d,e,f,g,h,i),Maxsize=11,如图所示,要在第四个元素后插入元素e,方法是:先在当前表尾加入一个元素e,即:S[9].data = e;然后修改第四个元素的游标域,将e插入到链表中,即:S[9].cursor = S[4].cursor; S[4].cursor = 9;,接着,若要删除第8个元素h,则先顺着游标链通过计数找到第7个元素存储位置6,删除的具体做法是令S[6].cursor = S[7].cursor。
本文来自CSDN博客,转载请标明出处:http://blog.csdn.net/zzhangjiej/archive/2008/09/04/2880675.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