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越池;
汉代:稽州;
隋朝: 吴州;
唐朝:越州;
南宋:绍兴府。
《和登会稽山》孙逖
稽山碧湖上,势入东溟尽。烟景昼清明,九峰争隐嶙。
望中厌朱绂,俗内探玄牝。野老听鸣驺,山童拥行轸。
仙花寒未落,古蔓柔堪引。竹涧入山多,松崖向天近。
《山阴县西楼》孙逖
都邑西楼芳树间,逶迤霁色绕江山。
山月夜从公署出,江云晚对讼庭还。
谁知春色朝朝好,二月飞花满江草。
一见湖边杨柳风,遥忆青青洛阳道。
《春日留别》孙逖
春路逶迤花柳前,孤舟晚泊就人烟。
东山白云不可见,西陵江月夜娟娟。
春江夜尽潮声度,征帆遥从此中去。
越国山川看渐无,可怜愁思江南树。
《采莲曲》贺知章
稽山罢雾郁嵯峨,镜水无风也自波。
莫言春度芳菲尽,别有中流采芰荷。
《谒禹庙》宋之问
夏王乘四载,兹地发金符。峻命终不易,报功畴敢渝。
先驱总昌会,后至伏灵诛。玉帛空天下,衣冠照海隅。
旋闻厌黄屋,更道出苍梧。林表祠转茂,山阿井讵枯。
舟迁龙负壑,田变鸟芸芜。旧物森如在,天威肃未殊。
玄夷届瑶席,玉女侍清都。奕奕扃闱邃,轩轩仗卫趋。
气青连曙海,云白洗春湖。猿啸有时答,禽言常自呼。
灵歆异蒸糈,至乐匪笙竽。茅殿今文袭,梅梁古制无。
运遥日崇丽,业盛答昭苏。伊昔力云尽,而今功尚敷。
揆材非美箭,精享愧生刍。郡职昧为理,邦空宁自诬。
下车霰已积,摄事露行濡。人隐冀多佑,曷唯沾薄躯。
《游禹穴回出若邪》宋之问
禹穴今朝到,邪溪此路通。著书闻太史,炼药有仙翁。
鹤往笼犹挂,龙飞剑已空。石帆摇海上,天镜落湖中。
水低寒云白,山边坠叶红。归舟何虑晚,日暮使樵风。
别称:山阴 会嵇 越
诗:
1.陆游的<<游山西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2.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3.陆游的<<沈园二首>>: 其一
城上斜阳画角哀, 沈园非复旧池台。
伤心桥下春波绿, 曾是惊鸿照影来。
其二
梦断香消四十年, 沈园柳老不吹绵。
此身行作稽山土, 犹吊遗踪一泫然。
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以故吴越地置会稽郡,郡治吴(今苏州)。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东巡至会稽,更名大越曰山阴,山阴县名始此。吴黄龙元年(山阴隶属会稽郡。此后郡时有分置,山阴县为会稽郡治未变。陈后主时(583~589)析山阴县,置会稽县,山、会两县并设,同城而治始此(一说在永定年间)。隋开皇九年(废山阴、上虞、永兴、始宁4县,入会稽县。唐武德七年(析会稽县,复置山阴县。翌年又废山阴,入会稽县,垂拱二年(复置山阴县。大历二年(因刺史薛兼训之奏,撤山阴县并入会稽县。七年,因刺史陈少游之奏,复置山阴县。元和六年(撤山阴县并入会稽县。十年复置山阴县。自南朝后期250余年间,山阴县七度置废。元和十年再置,山、会两县并设,始长期稳定,隶属越州。南宋建炎三至四年(高宗避金兵暂驻越州,州治山阴为临时首都。次年,改元“绍兴”升越州为绍兴府,“绍兴”名始此。
绍兴 古代叫越国(南宋以前)
解放前,绍兴城分为山阴和会稽两县。现在绍兴解放路中间的秋瑾纪念碑(秋瑾被砍头的地方)归山阴管,而路边上的秋瑾像是在会稽的地界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