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孩子之间打架情况怎么处理

2025-02-23 16:24:16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1、让你的孩子们打架的最佳方法,就是你不断地介人孩子们之间的争端。
2、如果你不能忍受置身事外,并且决定介入孩子们的打架,最有效的办法是“让孩子们处境相同”。
3、当你站在你“认为”是受害者的孩子一边时,你就是在训练这个孩子的受害者心理。当你总是“欺压”你“认为”是惹祸的一方时,你就是在训练这个孩子的“欺压”心理。
不介入孩子们之间的争端
让你的孩子们打架的最佳方法,就是你不断地介人孩子们之间的争端。父母们很难相信,孩子们打架的主要原因是为了让父母介人。那些能对孩子们之间的争执置身事外的父母,都发现打架会大量减少。
大部分家长都很清楚孩子们以出生顺序为基础打架的标准模式。老大通常最容易被当成“坏蛋”,老小则往往是让妈妈介入后的最大受益者。因而,小的惹大的,这种招惹可以是任何事情,从对老大扮个鬼脸,到跑到老大的屋里捣乱。
当老大中了圈套,并且追赶老小的时候,老小就会高声尖叫,向妈妈抗议。妈妈就会过来责骂老大,介人争端。当老大想让妈妈相信是老小挑起的时,妈妈就会说:“我不管他做了什么。你是老大,你应该更懂事。”
如果妈妈能注意到老小脸上得意的表情,她就能够对这种行为的目的有更多的领悟。妈妈是在协助孩子们把打架作为寻求关注、报复或权力的方式。她强化了孩子们对于如何获得价值感和归属感的错误信念。
在有些情况下,要对孩子们打架置身事外会有困难或者不可取:
有些大人发现几乎不可能对孩子们打架漠不关心,尽管他们想相信这是最好的做法。
当孩子太小时,他们可能会对彼此造成严重的伤害,比如两岁的孩子用玩具消防车去砸6个月大的小宝宝的头。(许多大人以此为借口,介入大孩子们之间的打架。)如果大孩子真的想给彼此造成伤害,他们会在大人不在的时候打架。对于大孩子,大人大可不必充当保护神的角色,除非他们想一天24小时都这样。
有些家长不相信孩子们打架最主要是为了从父母那里得到救助。他们争辩说,他们的孩子在他们不在场的时候也照样打架。我总是会问:“你不在怎么能知道他们打架了?”
他们会不好意思地笑笑,并承认:“因为他们会确保让我知道。他们常常在我一下班就在门口向我告状。有时候,他们会在我上班时给我打电话,让我介入。我现在看出来了,他们是想让我成为对另一方的法官。”
如果你不能忍受置身事外,并且决定介入孩子们的打架,最有效的办法是“让孩子们处境相同”。不要偏袒一方或试图确定是谁的错。很可能你根本无法判明,因为你不可能看到所有的事情。“正确”永远是一个观点问题。在你看来的“正确”,至少从一个孩子的角度上来看肯定就是不公平。如果你觉得必须介人以阻止打架,就一定不要成为法官。你必须一碗水端平,要同样对待每一个孩子。
当你站在你“认为”是受害者的孩子一边时,你就是在训练这个孩子的受害者心理。当你总是“欺压”你“认为”是惹祸的一方时,你就是在训练这个孩子的“欺压”心理。
关键不在于谁做了什么,而在于要同样地对待两个孩子,这样才不会让一个孩子形成“受害者”心理,另一个也不会形成“欺压”心理。更何况,小宝宝并不介意你把她放进婴儿床里待—会儿。重要的是你的姿态。
另外一个“让孩子们处境相同”的办法是给双方同样的选择。“你们要么停止打架,要么到外面去解决战斗。”或者“你们愿意各自去自己的房间,等你们觉得不会打了再出来?还是想一起到一个房间里去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你俩愿意都坐到妈妈腿上来,等到你们觉得不想打架吗?”随你怎么做或怎么说,只要你觉得舒服就行,而且,只要能同等地对待双方就行。
我知道还会有人反对。那要真的是大的无缘无故打了小的呢?大的难道不该受到惩罚吗?小的难道不该得到安慰吗?
惩罚是绝对不可取的,惩罚是给孩子一个非常荒谬的示范:“我打你,就是要教你不许打人。”
我建议你先安慰大的,然后让大的和你一起去安慰小的。再次重申,这并不是对大的“挑起事端”的奖励。明确的是,大的孩子因为某些原因而感到了挫折。也许这个孩子觉得小宝宝把自己赶下了“掌上明珠”的位置;或者他相信你更爱小宝宝。原因在这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知道孩子们何时感到了失望并需要我们的鼓励。

回答2:

这种事情家长最好不要武力介入,把事情原委弄清楚,是谁的错谁道歉。如果是自己孩子的错,也不要偏袒他,要从小给他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然他下次还会范这样的错误。给孩子讲道理,让他明白宽容大度。这对于孩子也是一次成长的机会。

回答3:

孩子打架,要对两个孩子分别进行批评教育,两个孩子都不对。如果严重的要写检讨,要在家里面壁思过。

回答4:

孩子之旬打架要弄清事情的原委对错者批评对都表扬,双方家长和老师共同把关使孩子之间的关系不留冷根是根本解决的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