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觉得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影响,那个对孩子的影响最大?

2025-02-23 04:39:20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我认为家庭教育最重要。对孩子的性格的塑造是十分重要的。一些看似没有联系的事情,其实都有联系。记得曾经有一个文章说,一个喜欢暴力的孩子,基本就是在家里受到了暴力对待。从生活中,我发现,可以通过一个人的性格,他在生活中的言行,看出来一个人的家庭。但你却无法通过这些去判断他接受过什么样的教育。你会通过一个人的性格看出来他是本科研究生或者博士吗?比较难。尤其已经接受本科教育的人,差不多。
你身边一定有这样的孩子,长得很帅(不好意思,因为我是女的,所以我观察男的比较多)但是你不能理解长得帅,长得高,学习不差,做事踏实,居然十分不自信。那这个人一定是小时候长期没有在爸妈身边生活。缺乏爸妈的爱护,会自信心不足。
一个人的气质,基本能猜到他的家庭,以及因为家庭而带来的社会影响。比如一个贫困的家庭。那围绕他周围的就是一个贫困的环境,底层的环境。如果一个富裕的家庭,那么围绕他的社会环境就是有钱体验高档生活,想去哪里去哪里。想看外面的世界就去看外面的世界。所以我认为社会环境很大的很大的受家庭环境影响。一个月入不足一万的家庭,小孩子大部分跟月入水平相似的小孩一起玩耍。而月入10万的家庭,小孩子去各种学习的场所,如果家长有意识(大部分家长都有意识)去让孩子学习更多的东西。所处的社会环境已经跟贫困小孩子有千差万别了。他们唯一接触可能就是在学校里的接触。
说到家庭影响不得不说一下社会上存在的熊孩子们。你以为只有你讨厌熊孩子吗?同龄人中有素质的孩子更加讨厌熊孩子。一个有礼貌的小孩,会喜欢一个乱扔垃圾,随意插队的小孩吗?不会,而且会鄙视。那这些家庭影响带来的行为习惯,已经让很多不同阶层的人无法玩在一起了。很多礼节,家长都意识不到。还怎么去教育小孩。
再说学校教育,现在国内的学校教育,主要的是在教知识,而教你做一个让人喜欢的人,这一点很少。而且跟老师有关系。这又不得不说一下老师们不同的素质了(如果题主的问题是个作业的话,这个别提了,怕你老师伤心)。一个好老师,对学生的影响真的十分深远。然而好老师太少太少了。大部分的老师,没什么责任心。说实话一个胸怀远大的人,基本不会去做小学或者初中老师的,而这段时间是对学生的性格有很大的影响的。
不讲老师个人的问题。我们来分析一下不同地区的师资力量。你不会傻到现在还以为老师都一样吧。一个北京师范大学或者华东师范大学毕业的老师跟地方小城的师范学院毕业的老师学识水平和价值观是一样的?人家物理老师上网直播教学,一个小时一万块,你不会以为跟你的物理老师一样的学识水平吧。聪明的老师三言两语点拨重点,水平不行的老师。。。好了我不说了。
抛却学校教育的不稳定性,社会教育对家庭的依赖性。我还是认为家庭教育最重要。
太累了,不想打了。纯手打,多少年没解答过百度知道了。。。

回答2:

三方面都是相辅相成的,但个人觉得社会影响比较大:
首先学校和家庭都是基于社会的,社会的影响不但影响孩子,也影响老师和家长,举个例子:60-70年代的人普遍勤奋正直,因为当时革命精神还影响很大,勤奋正直是主流社会风气,大家认为老实勤快的人就是了不起的人;但最近90-00年的人就个性张扬,拜金,因为当今社会普遍认为成功=有钱,而老实、勤快已经不是致富的必备素质,甚至有人觉得老实=呆!这个社会风气下,怎么可能培养老实的人?
其次,现在互联网已经十分发达,孩子获取信息的途径太多了,虽然国家有一定的管控,但是互联网的信息量太大了,很大一部分不良信息还是会传到孩子脑中,甚至已经影响家长和老师。例子:以前婚前牵手已经是大事,现在婚前性行为再正常不过,而且离婚率每年增长。
人在世间首先是个社会的一部分,必须要了解社会、认同社会和融入社会,其中包括社会的正面和反面,老师和家长只是帮助孩子更全面的认识社会。如果孩子比作植物,那么社会就是太阳、水、空气,没有了,孩子不能生存;但太阳太猛、水太多等情况也会使植物死掉,需要外力遮挡太阳,挥发或增加水分

本人孩子2岁,看了一些书籍总结的,纯手工!纯属个人意见,欢迎讨论,也不匿名了

回答3:

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毫无疑问是重中之重,社会影响反倒是其次。
家庭教育最主要的是父母的影响,这是还无疑问的事实,但是影响并不是说你要孩子学好孩子就会遵照父母的旨意学好,首先第一个是要有父母带头做一个榜样列子。
孩子一开始对“学好”这种概念是没有具体认识的,父母让孩子学好,但是孩子并不知道要做什么才算是学好,这种说了也等于没说,最后还是孩子自个去摸索了,最后,大家看到的就是周围的环境影响对孩子有多大的结果。
所以在最开始的时候,就要给孩子做好一个榜样,很多时候就是因为父母一句不经心的话和举动,最后让孩子走上了歧途,就比如说你告诉孩子不能骗人,可要是你平时和别人聊天的时候做了骗人的举动,也许这种没有影响的小事在大人看来很正常,可是对于懵懂的孩子来说,这就给了他们一种骗人只是看心情而定的印象。
所以父母首先要做的就是端庄好自己的习惯,不要让自己的陋习影响了孩子的成长,不要觉得麻烦,生儿育女不是小事,要是一开始就觉得以身作则教育孩子是一件麻烦事的话,那最好还是不要孩子比较好。
然后是学校,学校是孩子成长中最漫长的一站,对孩子的影响和父母对孩子的影响不相上下。
学校是孩子成长的大环境,也就是说,学校就是属于孩子们的社会,一个学校的教育怎么样,看制度是不行的,主要还是要看孩子在学校遇到的同学和老师。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在孩子的身上最能体现出来。
孩子在学校交友,身为父母也需要注意,要是孩子交到的是一个成天无所事事,把那些不良习惯当作一种帅气举动的人,那毫无疑问,自家的孩子绝对会被影响,而且孩子越小被影响的就越大,因为孩子是需要朋友的,很多时候,在孩子还不懂事的时期里,很多的孩子为了迎合同学多交朋友,就会模仿同学的举动,而一旦让孩子觉得不良举动很有趣,那么就会慢慢变成孩子的习惯,最后追悔莫及。
接着是教师,一个教师教的好不好不是要看他的学识有多高,一个好的老师,就算讲课不咋样,也会让学生喜欢,被学生喜欢的老师,学生也会认真听取老师的话,老师讲课的时候孩子也会认真听,认真学,只要这种自学习惯养成了,那您也不必再为孩子的学业担心了。
最后是学校制度,不过对于在中国的人来说,去到哪个学校基本没什么差别,唯一能体现差别的只有小学的时候,因为那是孩子养成自我习惯的关键时期,一所好的学校,首先要给孩子一种归属感和亲近感,不然学校的规章制度再好,也不会有学生去遵守。
这里看一下国外的学校就知道,虽然学校教的内容不多,可为什么他们学校里出来的人才比列远超中国,就是因为他们的学校在最初的时候是为了给孩子养成良好习惯而制定校规的。
这是很显而易见的事,所以在中国的话,就只能在家庭和孩子小时候抓紧时间了,总的一句话,习惯成就未来。
当然,这只是我的个人见解,有什么不对还请原谅。

回答4:

都很重要,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摇篮,对孩子的教育很重要,家长的言传身教会给孩子留下最初的印象,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对孩子都有影响,但是社会主流还是好的,是阳光的。学校、家庭、社会这三方面对孩子都有影响,社会的主流是好的,也有不积极的一面,家长需要加强对孩子的引导,多与孩子沟通、交流,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孩子乐观的性格。学校的老师,对孩子的教育也能起到正确的引导作用。

回答5:

学校盲目性教育:我家读高中的问了几个没有一个有明确报考目标,结果读法律的做电商、读电脑的做采购、读物流的做文秘……白读几年大学。
家庭的崇拜教育:家族在一个行业中如有人比较成功,后辈有60%的人也会从事这一行。
社会从众影响:现在什么热大家一起做什么,结果这个行业就过剩了。
学校教育影响最大:人——从白纸开始规划到回归社会都在学校完成,他们很少接触社会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社会需求是什么?如果国家允许半工半读,会改变很多人生也会让人少走很多弯路,也会节约社会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