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的历史”“动荡的宋元”“中央集权强化的明清”为题的每篇800字介绍历史的文章。

找不到三篇的话,有哪个就写上哪个。有一篇是一片。谢谢!
2024-12-20 01:16:06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繁荣的隋朝

  588年春,隋文帝下诏伐陈,十月,命太子杨广率大军五十多万人,在长江沿线对陈发动全面进攻。当时陈军“不过十万”,守江军队一再飞书告急,陈后主荒淫纵欲,与大臣“奏伎、纵酒、赋诗不辍”。第二年正月,隋将韩擒虎、贺若弼分别率军渡江,陈大将任忠投降,引隋军入陈都建康,俘虏了陈后主及其文武大臣。陈朝灭亡,南北重新统一,结束了自西晋末年以来二百七十多年的分裂割据局面。隋的统一,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发展。隋统一南北是历史发展的趋势,主要有两个重要历史条件:

  1.北方民族的大融合。自东汉以来陆续内迁的匈奴、羯、氐、羌、鲜卑等少数民族,经过与汉族的长期交往,在经济生活和语言、风俗习惯等方面,已同汉族没有什么区别。这些民族的名称,逐渐消失于史册。南北政权使节往来频繁,南北对峙的民族矛盾逐渐消失。这为南北统一创造了条件。

  2.江南经济的发展。江南经济的发展,使南北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逐步缩小。北朝自北魏以来经济发展较快。南北边境上的民间贸易很多,双方官员也违禁互市牟利。南北经济的发展,迫切要求加强双方的经济交流,迫切要求结束分裂局面。
  在短短的二十多年里,隋朝经济出现了繁荣景象。耕地面积大量增加,隋初为一千九百多万顷,二十多年以后,增加到五千五百多万顷。农作物的产量增长较快。隋文帝即位之初,府库空虚。十多年以后,政府的府库已容不下各地征调的绢帛,而需要建立新的府库。到隋文帝末年,西京和各地的仓库都装满了粮食,多的达到千万石,少的也不下数百万石。后来,唐朝建国20年时,隋朝的库藏还没用尽。正如《贞观政要·辩兴亡》里所说:“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隋朝仓库的丰实是我国历史上少见的。

  隋文帝提倡节俭

  历代封建皇帝中,隋文帝是特别重视节俭者之一。他即位之初,就宣布“犬马服玩,不得献上”。对于以布袋进干姜,以袋献香料的官吏,都认为是浪费,大加斥责。《资治通鉴》中称他:“其自奉养,务为俭素,乘舆御物,故弊者随宜补用;自非享宴,所食不过一肉;后宫皆服浣濯之衣。”

  大运河的开通

  隋朝大运河是在605年至610年开通的,共分四段,如下页示意。

  1.通济渠。605年,隋炀帝征发“河南、淮北诸郡民前后百余万”开通济渠。早在战国初期,魏国就开凿了鸿沟(引河水循汴水,折南循沙水入颍)。通济渠是在鸿沟和下游的汴河两水基础上,加以疏浚的。自洛阳城西引谷水、洛水入黄河,再自板渚(为板城渚口的简称,在今河南荥阳汜水镇东北黄河侧)引黄河入汴河,经今河南开封东南入淮河。

  2.邗沟。隋炀帝于605年,征发“淮南民十余万”开通邗沟。早在春秋时期,吴王夫差下令开通长江和淮河之间的运河。因这条河流经吴国邗城(今江苏扬州),所以称为邗沟。隋朝大运河的邗沟,就是在春秋时期吴国邗沟的基础上疏浚的,它从山阳(今江苏淮安)到江都入长江。

  3.永济渠。608年,隋炀帝征发河北诸郡壮丁百余万,开永济渠。男子不够,还征发了妇女。永济渠从洛阳的黄河北岸,引沁水东流入清河(卫河),到今天的天津附近,经沽水(白河)和桑干河(永定河)到涿郡。

  4.江南河。610年,开江南河。从京口到余杭,“八百余里,广十余丈”。

  运河两岸筑有御道,栽种柳树,修建离宫四十多所(自长安至江都)和许多粮仓。课本《隋朝的大运河》地图上还有一段从长安东到潼关入黄河的运河,名广通渠,是584年隋文帝下令开通的。它位于渭水之南,是为解决渭水多沙、深浅不一、行船不便的问题而开挖的,长三百多里。隋大运河全部完工以后,南北的物资可直达长安。

  动荡的宋元

  宋结束后,南宋政权建立了在南方的统治。南宋军民对金军的进攻进行了坚决的抵抗,宋、金最终达成和议,形成南宋、金、西夏并立的局面。南宋时期,南方经济继续发展,海外贸易进一步扩大,古代经济重心南移进程基本完成。北方金统治地区的经济在战乱后也得到恢复和发展,民族融合趋势继续发展。

  元朝 13世纪初,蒙古地区实现统一,蒙古政权建立。此后,蒙古政权依仗武力先后攻灭西夏、金、大理和南宋政权,于1279年重新统一了中国。其间,忽必烈于1271年建立了元朝,定都大都。元朝为巩固统治,建立了行省制度,发展了中央集权的行政制度。元朝时,棉纺织业、国内交通和对外贸易获得发展。元朝的维护蒙古贵族的统治,实行民族分化政策,使元朝统治时期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尖锐。元末农民战争,推翻了元朝的统治。

  中央集权强化的明清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自建立之始,就在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地主阶级内部的矛盾中不断地发展变化。一方面,地主阶级为了加强对农民阶级的剥削和压迫,要不断地强化国家机器,改变它的统治手法,历代加强中央集权的目的首先在于此。另一方面,地主阶级内部的矛盾,也促使其强化国家机器。

  从全国来说是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历代都是加强中央的权力,削弱地方的权力。体现在:(1)财政上,“利出一孔”,归于中央。即财源由中央垄断。为达到对全国财权的控制,历代封建王朝采取多种措施,一方面将农民固着在土地上,以保证农业税收的来源。如西汉编户制度:东汉及一些朝代核实全国田亩,隋唐在中央设户部,管理财政等事宜。另一方面加强对盐、铁、铜、钱币等重要资财的管理。如汉武帝时的盐铁专卖。(2)剥夺地方事权,官吏自帝出。(3)司法上,法由帝颁,律由国掌。(4)军事上,“强干弱枝”,中央宏观调配全国军队,皇帝总揽兵权(5)意识形态领域,推行文化专制主义。

  从中央来说是皇帝与大臣的矛盾,加强皇帝的权力,削弱丞相的权力。秦汉的三公制度,是以丞相为首,百官隶属于皇帝,协助皇帝处理政务;西汉武帝时设置中朝,东汉刘秀时“虽置三公,事归台阁”;隋唐的三省体制,则把相权一分为三,体现皇权的加强;明太祖废中书省,罢丞相不设。永乐朝创设内阁,至清朝又设军机处,这一变化反映皇权已达顶峰。从宰相制度的变化之中,我们看到:皇帝通过对相权的分割、削弱,一步步地把各种大权集中到自己手中,从而有效地实行君主专制。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从本质上来说是地主阶级用来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工具。但在客观上对维护祖国的统一、促进经济文化的发展也起了一定作用。

  元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封建制度渐趋衰落。早期的民主启蒙思想也在潜滋暗长。明后期,思想家李贽,指责儒家经典并非“万世之至论”,否定孔子是“天生圣人”。他揭露道学的虚伪。他反对歧视妇女和压抑商人。李贽是我国反封建的思想先驱。他的思想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带有民主性的色彩。对封建君主专制进行激烈批判的要数明末清初的黄宗羲,他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他提倡“法治”反对“人治”,反对重农抑商,提出“工商皆本”的主张。最终推翻封建专制主义的是辛亥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