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有一门课程是大学语文。
2006年发布的《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提出:“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 教育部的质量工程为高等数学、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大学语文立了4个建设项目。在过去,大学语文是得不到这种“待遇”的。
2007年,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发函,建议各地教委、部属高校“结合本地区、学校实际,认真做好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工作。”接到通知后,北大、南开、清华、北航、华东师大等学校马上采取行动,把大学语文列为除中文系以外的学生必修课。
历史沿革
1904年,癸卯学制,规定国文科为高等学堂必修课,大学堂“随意科”(选修课)。
1913年,民国教育部颁布《大学规程》,亦规定国文为预科必修课。
1929年,民国教育部再次颁布《大学规程》,规定国文为“一年级学生共同必修科目”,其后大学国文逐渐演变成“大一国文”。
1952年,国内高校进行大规模院系调整,大学语文作为公共课程从此消失,中断了近三十年。
1978年,南京大学恢复了大学语文课程,并与华东师范大学联手重新编定了大学语文教材。其后几年里,国内部分高校也相继恢复大学语文教学,并设为必修课。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大学语文
并且不是所有的专业都要学习语文,只有部分专业类别需要学。大学专业有13种分类,不需要学大学语文的是理学、工学、医学、军事学4类,其余9类都需要学大学语文。
其实大学学语文的话,其实竞争力根本就不是很大,并且就是就业率就是很低的,而且就业面也比较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