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减少发病原因?

2025-04-14 02:57:45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血小板减少有多种原因造成的,各种血液病,风湿性疾病和免疫性疾病都会导致它的出现。血液系统疾病多伴有血小板减少,如急性白血病、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的脓毒症,肝病、脾功能亢进等也会引起血小板的减少。

回答2:

血小板减少症,分为原发性血小板减少和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症。首先正常血小板的数值是100-300×10^9/L,当小于100×10^9/L,称为血小板减少症。原发性的特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主要是因为过敏还有免疫因素,引起来的血小板减少。治疗是以糖皮质激素为主的综合性治疗,切脾治疗也是有效的,而继发性血小板减少,可以继发于急性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这些情况可以给予原发病的化疗控制病情,血小板能够慢慢恢复,还有一些特殊原因引起来的血小板减少,比如化疗后引起骨髓异质也会引起血小板的减少。

回答3:

从血小板减少程度来看,轻者表现为表面皮肤出血,重者主要是表现为呕血等。血小板偏低的原因有血小板生成减少或无效死亡包括遗传性和获得性两种。获得性血小板生成减少是由于某些因素如药物,恶性肿瘤,感染,电离辐射等损伤造血干细胞或影响其在骨髓中增殖所致。这些因素可影响多个造血细胞系统,常伴有不同程度贫血,白细胞减少,骨髓巨核细胞明显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