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类聚居比较集中的主要气候类型之间相比较而言,大陆性气候的自然舒适度比较低。由于中国的大陆性特征在全球中表现得最为明显,导致中国相当大的区域包括三北地区以及长江流域等地区的采暖度日数或空调度日数都很高。在中国五个建筑热工气候区中除面积极小的温和地区(主要分布于云南、广西)外,建筑一般都有采暖或空调的要求,另有相当部分地区夏热冬冷地区北部和寒冷地区大部分既有冬季采暖要求,又有夏季制冷降温要求。这就导致中国的建筑热工能耗(包括采暖和制冷能耗)占建筑总能耗的绝大部分,且远远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采暖度日数是指室外日平均气温与采暖基准温度之差值与天数乘积之和,凡平均温度低于基准温度的均计入采暖度日数。国际上通常采用18度为基准采暖温度。空调度日数由采暖度日数的概念引申而来。
以长江中下游流域为例,冬季湿冷,夏季闷热,且气温日较差小。夏季气温高于35℃的酷热天数有15~25天,最热极端温度高达44℃,最热月室内平均自然室温比室外平均气温高1~2℃,而且静风率高,空气湿度高达80%,高温下的高湿度使人感觉闷热,大大降低夏季的气候舒适度,从而降低空调启用的起始温度,增加制冷能耗。同时,长江流域大部分地区冬季气温低于5℃的天数多达60~70天以上,最冷月极端气温可低于-18℃,且日照率低,室内自然温度日平均值仅比室外高出2~3℃,加之湿度高,导致这一地区虽然按照中国现行的热工设计规范不在采暖区域之内,但由于冬季阴冷潮湿,为了改善室内热舒适环境,人们纷纷自行采取多种采暖措施,如电红外线取暖器、蜂窝煤取暖炉、家用空调等等。尽管用户自行取暖,但由于建筑本身并未按采暖建筑设计建造,或者因体形系数大,或者因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差,不仅难以达到理想的舒适水平,而且能源利用效率地,浪费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