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农村小学生习作水平的探究

2024-11-24 17:40:56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浅谈如何提高农村小学生的作文水平 摘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作文能力是一个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新课程实施已经有十来年,可是农村学生整体写作能力还是不太令人满意。身为农村教师,要想法设法来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关键词:阅读量; 积累; 观察生活 ; 写作素材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作文能力是一个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今年四月份,我们语文老师在网上研讨“今天,我们怎样教作文”这个课题,从研讨学习中可以看出一个问题:新课程实施已经有十来年,可是农村学生整体写作能力还是不太令人满意。一提写作文,学生不是摇头就是叹气,总是抱怨“没啥可写”的。一句 “没啥可写”暴露了学生写作能力的欠缺。农村学生作文水平止步不前的原因有:学生课外阅读少,学生缺少丰富的生活体验,教师作文教学没有实效,教师未能起到示范作用等。如何引导学生走出作文“没啥可写”的困境,使学生从“要我写”,变成“我要写”,是我们语文老师需认真思考乃至深入探索的课题。现结合自己十来年的教学经验,浅谈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一些方法。 一、扩大学生的阅读量,进行有效积累 写作是厚积薄发的过程,离不开“积累”。可农村学生的阅读量太小了。在农村,许多家长没有意识到多看课外书对学生的作文有帮助,没有给孩子买课外书,很多孩子除了要读的这几本教科书外就再也没有别的书可读了。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脑海里没有多少文字的积累,写作的时候就很难有好词佳句。老师可以适当做家长的工作,让家长带孩子到书店看书,给孩子买上几本。有了课外书后,老师可以利用一些时间来让学生专心阅读。我的做法是:每天下午给学生二十分钟的读书时间,每个学生都从家里带来一本课外书,看完自己的,大家就互相交换来看。这样一来,自己的一本书就可以换来十多本课外书的阅读。为了检查学生的读书效果,每天我会请一位同学在班上进行读书汇报,说说自己读了什么书,从中学到什么知识。其他同学注意听,也要说说自己听懂了什么或听的感受。而每天上台展示的学生则由前天汇报的同学随机抽签决定的。这样一来,学生们都不知道自己会在哪天被抽中,所以感觉既紧张又有趣,读书的热情也就高涨不减。还有,我还重视《国学经典诵读》,早读时让学生背一背里面的经典古诗词,增加学生的积累量。学生阅读的机会多了,阅读面广了,潜移默化中,久而久之,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都会提高。 二、引导学生细心观察生活,积累写作素材 要想写好作文,那就必须有丰富的写作素材。材料从哪里来?那就是生活。叶圣陶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章。”而这个生活,就是学生司空见惯而往往被忽视的“生活”: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学习生活、课余生活、社会生活。生活这么丰富多彩,可为啥我们的学生觉得“没啥可写”呢? 雕塑家罗丹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人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因此我们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要努力让学生把观察生活当成一种习惯。我是这样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的:每周我会有意识地提醒学生回想一下,本周有哪些事或哪些人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呢?这样学生就会在头脑里,把这个周的所见所闻像放电影一样过一遍。我常告诉学生:我们要在生活中积累作文的素材,只要我们用眼去仔细观察,用心去慢慢体会,就能在别人习以为常的东西上发现与众不同之处。 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素材,但是怎样从这么多素材中选出对习作有帮助呢?这就必须教给学生选材的方法。为了避免学生选材老套,我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细小之事选材,尽量选新鲜的、具有时代气息的。每次作文,对选材与众不同的学生我都会给予表扬。指导学生作文时选材着眼点要小些,写作角度要新些。不要写空话、大话,只要写好生活中的细微小事,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就好。 在以往的习作中,有学生写出了妈妈在夏天停电的夜晚用扇子给自己扇风,让自己安然入睡而妈妈却因此没有好好休息的感动;也有学生由自己的一个喷嚏让家人紧张,想到了自己生病时爸爸妈妈细致无微的照顾;还有学生围绕自己的爱打球的兴趣介绍了自己的特点……于是,我对学生说,看,就是一次扇风、一个喷嚏、一种兴趣就会诞生一篇好的作文。这一件件小事,不正是对生活的真实写照吗?所以,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生活、细心品味生活,久而久之,学生的习作中就不会出现假话、空话、套话,习作就能用真情打动读者,作文能力也就会提高。

回答2:

语文教育在农村小学教育中,质量低下是不争的事实。费时多,效率低是语文教学的一大特点。如何提高语文教学效率?——语文老师面临的一大难题。在语文教学中,最为棘手的就是阅读和习作的教学了。在农村,学生的视野窄,可阅读的书籍少,获取信息的途径相对单一。除教科书外学生几乎没有什么书籍资料可阅。那么,作为农村小学的语文老师面临的最大挑战无非是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和作文水平?其实只要解决了这一难题,语文教学的效率也就提高了。
   2012年9月,我调任塔城中心完小任小学六年级语文老师。同时我任塔城完小教科室主任兼教导。经我校全体语文老师共同拟定“提高农村小学生写作能力”这一研究课题以来。我校语文老师就着手研究,历经一年时间,终于取得一定成果。在此我对本次研究作简要总结。
  研究课题《如何提高农村小学生的习作能力》
  农村小学生作文现状的分析和研究问题的提出
  农村小学生作文现状大致如下:中心不明确,不知如何选材举例为中心服务,总是平淡无新,喜欢引用老生常谈的话题;语言组织能力有限,视野窄,未能把自己的真情实感和所思所想表达出来。语言平铺直叙,直截了当地把结果和盘托出,没有重点和关键细节的描写,每个段落总是三言两语把起因,经过,结果写完,只有主线,没有精彩内容。
   根据学生作文现状的分析,不难发现此次研究的落脚点应该是:
  ①.教会学生怎样谋篇布局?
  ②.怎样让学生把真情实感表达出来?
  ③.怎样让学生的作文避免“白开水”的描述?避免“流水账”的作文形式?
  白开水——就是平铺直叙,没有感人,引人之处;没有精彩片段,没有优美的句子。
  流水账——就是把所有要讲的事情用简短的一句话串联或者只用简短的语言陈述,所举例子总是起因一句,经过一句,结果一句,没有在关键处驻足,没把故事情节写清。如“今天,我放学回家,做完作业后看会儿电视,吃了晚饭,洗了个澡就睡觉了。”“回家,做作业,看电视,吃饭、洗澡、睡觉”。六件事只用一句话就写完了,这怎么行呢?且每件事只有结果,没有过程何来的内容?
  研究过程和方法经验
   如上所述,如果我们把以上三个问题解决好,那么学生作文的内容必定精彩无疑。
  那么怎样教学生谋篇布局呢?
  谋篇布局就是文章思路的表现形式,我们写文章要提高谋篇布局的能力的根本就是,要认真锻炼思路,加强思维活动的逻辑性、条理性的训练。毛泽东曾说:“写文章要讲逻辑,就是要注意整篇文章、整篇讲话的结构,开头、中间、结尾要有一种关系,要有一种内在联系,不要互相冲突。”只有对内容经过精心思考,对文章的谋篇布局做到胸有成竹,再动笔写作,才能写出结构严谨,逻辑性、条理性强的文章。在小学作文里,文章通常是围绕一个中心,抓一个重点,讲一个故事,说明一个道理的。无论是写人叙事还是写景状物的文章都要以“五个一”为标准,即一事、一物、一人、一景、一点感想。所以文章结构最适合用的是“总——分——总”的结构。首先,要教会学生在动笔之前列一个提纲,找好文章的中心重点,谋好篇,布好局。
  下面是一堂习作课:
   作文题目“写一写,自己熟悉的小动物”
  先找出文章的中心重点,写出中心句
  小动物是孩子们最熟悉的东西,让他们说说小动物的特点当然不是难题了。在习作课上,我提问“孩子们,你们养过小动物吗?谁来说说你养过的小动物?”孩子们的回答异呈纷彩。我便把平时我们接触最多的小动物“小猫、小狗、小兔”板书在黑板上。随即叫了几个小朋友,让他们说出家里养的动物的特点。谈得最多的是小猫,于是我们就把这次习作的题目占定为小猫。刚开始,孩子们只谈到动物的外表(皮毛、颜色、长相)。后来谈到动物的生活习性和活动方式。在小结中得出:长相可爱,乖巧顽皮,好动,与人友善……
   总结出中心句:“这是一只长得非常可爱,乖巧听话,还会逗人开心的小猫。”这样文章的中心句就有了。
  2、紧扣文章中心,列出每段话的关键词,举实例突出中心主题。
   再追问它有几个特点?再追问怎么可爱,有多可爱?怎么乖巧听话?怎样逗人开心?
   孩子们的回答当然是围绕刚才的讨论(中心句)回答的。
  板书:
   我家的小猫
  ① 中心句:我家养了一只小猫,这是一只长得非常可爱,乖巧听话,还会逗人开心的小猫。
  ②第二段中心:非常可爱(外表、动作)
  ③的三段中心:乖巧听话(生活习性、活动方式)
  ④第四段中心:跟人做游戏,逗人开心(喜爱之处)
  ⑤总结全文,突出中心:这就是我家的小猫,一只既可爱又乖巧,还能逗人开心的小猫。
   最后,让孩子们动笔写好这篇作文。果然,孩子们写的和我想要的一样。课后,我们还写了其他描写动物和景物的文章。渐渐地学生已经把这种谋篇布局的方法学会。学生知道写一篇作文要围绕一个中心,突出一个主题,举好一个例子。
  怎样让学生把真情实感表达出来?
  经过多次的实践尝试,我们发现,让学生把真情实感表达出来最好的方法是写“观后感、读后感”的教学开始。在这点上我们是下了大工夫的,首先在制作课件和收集资料时我们就专门整理好一些能够让学生情感受波动的影片。
  小学生,尤其是五六年级的学生他们是最容易被感动的,只是他们拙于言表,不知道该怎样表达或不好意思表达而已。只要加以点拨,他们就能把自己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在上学期我分别对六年级的四个班进行了实验研究。在一堂习作课中,我就先让孩子们观看了相关的影片。(这堂习作课的题目是:母爱)在观看影片的同时我注意到很多学生的情感都受到波动,有的甚至是失声痛哭。在影片中孩子们亲眼目睹了父母亲为了自己的孩子做出的牺牲和奉献,有的献出了生命,有的把自己的器官移植给了孩子。看完影片后我问孩子们:你们爱自己的妈妈吗?你们知道吗?当你们遇到危险时你们的父母亲会毫不犹豫地去承担一切,会心甘情愿地把生命献给你们。谈到这些时,孩子们已泣不成声。记得有个孩子说,他的妈妈今年39岁,他以前没有想过,现在想想,自己真是太无知了,给他惹了多少麻烦,看着妈妈一天比一天沧桑,脸上的皱纹越来越多,头发也开始苍白了。妈妈是多么辛苦啊,我以后再也不惹妈妈生气了。在谈话的过程中孩子们明白了,爱是要说出来的,没说出来的爱,不会有人知道。也认识了母爱的伟大与无私,看到了自己的不足,更有千言万语要向母亲表白,有感激的,也有忏悔的。在这节课中,我仿佛听到孩子们拔节的声音。当然孩子们知道要写好这篇作文就要围绕“母爱的伟大与无私”来展开,举出具有代表性的典型例子。
  在写完作文后我要求孩子们给自己的妈妈写一封信,让孩子们把藏在心中的爱表白出来,把他们的真爱跃然于纸是多么难能可贵呀。

回答3:

 1.引言
  作文,作为语文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在当今农村的小学,因学生接触社会的机会少、平时可以阅读的书籍少、获悉信息的渠道少,从而导致学生的写作千篇一律,水平偏低。加上教师在习作教学时教学单一、枯燥,缺乏有效的指导,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每况愈下。我校位于偏远的农村,学生作文内容空洞或抄袭作文选现象严重。谈起作文,学生惧怕的现象也十分普遍。据调察统计,农村小学生的习作水平与城市小学生的习作水平完全不在一个水平线上。提高农村小学生的写作水平,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2.当下农村学生习作水平的现状
  2.1 习作的语言较晦涩
  通常,由于农村学生接触社会的机会少,阅读的书籍少,导致农村学生掌握的词汇量太少,没有足够的词语表达自己要说的内容,这样就使文章缺少美感,读起来总觉得平淡无奇。
  2.2 作文素材比较匮乏
  一般,由于农村学校大部分都地处偏远,小学生长期生活在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的环境下,对周围的事物缺乏观察和感知能力,生活相对简朴单一,学生相对见识较少。加上他们课外书籍稀缺,没有养成阅读课外书籍的习惯,从而导致知识面窄小。到写作时,头脑一片空白,没话可说,无内容可写。
  2.3 错别字多,语句不通顺
  我们知道,大部分农村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都用本地方言交流,因此,学生在习作中常用本方言的句子结构形式来写习作,语病较多。由于教学条件的落后,学生在写作中使用错别字的概率特别大。
  3.提高农村学生的习作水平的方法
  3.1 教育实验法
  课题组成员在习作教学中不但要务实自己的工作,而且要引导其他语文教师在习作教学中加以重视。师生的习作教学观念一定要以人为本,体现方法培养、兴趣培养和能力培养要求,同时规范研究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将有可行性研究的课堂储存好、轨迹性资料保存,已达到如期实现研究目标。
  3.2 调查法
  采用对农村小学生进行谈话、问卷、访谈、检测等方式对学生的习作态度、习作方法、习作热爱程度等进行调查,并有计划、有目的收集研究对象的材料,并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析、综合、归纳,从而为课题组教师研究作理论铺垫。
  3.3 经验总结法
  教师都要及时总结教学实践中的一些研究经验成果,提升自己的教学理念,写好习作教学课堂的课后反思,定期集中在课题组内讨论交流。采用科学性评价、养成性评价和结论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农村小学生习作能力提高方法的培养,用适当的体验方法与过去调查问卷进行对比,及时分析、概括推广实践研究方法。
  4.提高农村学生习作水平的途径与措施
  面对上诉农村学生令人堪忧的习作现状,老师应该采取哪些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提高习作能力呢?这是每一个农村语文教师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下面我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4.1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作文的材料来源于生活,生活是学生作文材料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只有热爱生活,并且善于观察的人,才能从生活中发现许多可写的素材。许多农村学生在写文章时,由于生活环境的限制,往往存在一个毛病,就是写得空洞、没有生命力。我认为,这是由于学生平时对周围的生活环境的观察不够仔细、细致引起的。因此,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主动积极的去观察周围的生活。要学会观察,首先要培养学生观察的兴趣。通过自己的五官感受:看一看、听一听、闻一闻、摸一摸、想一想,认真的去感受生活,发现生活的乐趣。教师教给学观察的方法很重要,学生只有掌握了正确的观察方法,才能在实践中有目的有重点有条理的观察,从而提高观察效率和观察能力,进而提高学生习作的条理性。
  4.2 广泛阅读,学会积累
  俗话说“日积月累,方能生悟”。广泛阅读可以丰富学生的写作思路,能够让学生更容易找到写作的入口。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重视引导学生多多阅读课外书籍,丰富自己的知识量。争取做到多读书,读好书。通过大量的阅读可以丰富学生的词汇量以及写作素材,为习作积累必要的语言材料及写作技巧。学生对世界的认识取决于学生对生活中表象事物的积累,对事物感受的不断加深。在平时的教学中,鼓励学生用摘抄本摘抄好词佳句;结合日程生活中的一些事情进行记录,发表感想;结合课外阅读,看电视、电影等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和观后感;鼓励学生坚持每天写日记等方式,让学生从中积累写作的素材和写作技巧。
  4.3 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想要学生主动的乐于书面表达,要先培养学生对写作的兴趣。激发兴趣,让学生写出真情实感。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透露给学生写作的意义,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写作带来的快乐,并且能够提高自身的认识和语言表达能力。需教师在教学中启发点拨,以激发学生表达的愿望,产生勤于思考,对写作的热情,这是作文教学努力的方向。如教材要求训练:“注意观察周围事物”,我就布置学生各人选择一种自己所喜爱、熟悉的动植物,进行连续观察活动,要求经常写观察日记,最后写成一篇连续观察作文。这样使学生在观察写作的过程充满兴趣。
  4.4 学会修改
  好文章是从修改中得来的,因此教师要做好对学生的作文评改,更要鼓励学生自评自改作文。在习作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分小组互相讨论,相互交换共同修改,在修改过程中取长补短,共同进步,逐步提高习作能力;这样,学生对习作的修改水平会有更快的提高。
  4.5 增加课外活动,丰富写作素材
  学生作文质量的高低与教师的指导密不可分。农村学生的知识面相对有限,教师应该通过可利用的资源让学生获得更多的写作素材。课外活动是作文教学的一项重要组成内容,它可以激发学生对于写作的灵感和热情。在学校内,我们可以利用学校现有的条件,开展一些和写作相关的各种有益的文体活动,让学生对写作产生兴趣。例如:校园广播,校内宣传橱窗,开展运动会,设计班级板报以及一些作文竞赛等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让学生在积极参加这些活动时从中体会到写作的乐趣,增加学生对写作的积极性。同样,我们也可以走出校园,扩展学生的视野和对生活的积累,丰富学生的创作源泉。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观察校外的生活,体验农村丰富的家庭生活,从而让学生在此过程中积累写作的素材。例如可以让学生帮助父母做做家务活,也可以让学生去体验农活,去地头帮父母搞搞种植,料理蔬菜、瓜果、树木等,凡事亲力亲为,仔细观察这些生活,从中吸取写作的素材。由于农村学校大多处于山区里,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山里郊游,让学生更多的接触大自然,心情得到放松,在与自然接触的过程中,可以积累到更多的写作素材和写作灵感。
  5.结论
  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农村小学作文教学改革可谓任重而道远。因此语文教师要在教学理论中不断探索,在教学实践中获得启发,不断总结经验,努力让学生对作文由“厌”写变“乐”写,由被动变主动,使学生能快乐作文,快乐成长。同时,语文教师只要转变观念,善于挖掘农村的可利用资源,设计丰富多彩的体验性活动,扎扎实实地去实践探究,就一定能摸索出一套适合农村小学生的作文教学策略,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