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00-21:00为一更天,
2、21:00-23:00为二更天,
3、23:00-01:00为三更天,
4、01:00-03:00为四更天,
5、03:00-05:00为五更天。
古代皇宫中值班人员分四个班次,开班、三次交班、收班,叫“五更”,因此,一夜有五更,两更之间的时间为2.4小时。戌初一刻为一更,亥初三刻为二更,子时整为三更,丑正二刻为四更,寅正四刻为五更。
古代劳动人民最初描述时间主要参照显而易见的天象、动物生物钟和日常作息,比如鸡鸣、平旦、朝食、日中、人定等,后来逐渐改用授时设备读数来描述,后来也逐渐给这些授时设备读数配上了五行。
把一昼夜分为12个时辰,用12地支表示,每个时辰等于现代的二个小时。古时与现时对照:子时从夜间十一点到次日凌晨一点,丑时从一点到三点,寅时从三点到五点,依此类推,每隔两小时分别为卯时、辰时、巳时、午时、未时、申时、酉时、戊时、亥时。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时辰
十时辰制度也是我国古代的一种计时方式,把白天和夜晚各五分。农村有句俗语叫做“一更人,二更火,三更鬼,四更贼,五更鸡”,是啥意思呢?
1、19:00-21:00为一更天,
2、21:00-23:00为二更天,
3、23:00-01:00为三更天,
4、01:00-03:00为四更天,
5、03:00-05:00为五更天。
古代皇宫中值班人员分四个班次,开班、三次交班、收班,叫“五更”,因此,一夜有五更,两更之间的时间为2.4小时。戌初一刻为一更,亥初三刻为二更,子时整为三更,丑正二刻为四更,寅正四刻为五更。
扩展资料
古代劳动人民最初描述时间主要参照显而易见的天象、动物生物钟和日常作息,比如鸡鸣、平旦、朝食、日中、人定等,后来逐渐改用授时设备读数来描述,后来也逐渐给这些授时设备读数配上了五行。
把一昼夜分为12个时辰,用12地支表示,每个时辰等于现代的二个小时。古时与现时对照:子时从夜间十一点到次日凌晨一点,丑时从一点到三点,寅时从三点到五点,依此类推,每隔两小时分别为卯时、辰时、巳时、午时、未时、申时、酉时、戊时、亥时。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时辰
古时代将一夜分为五更,对应现代的晚上不同时间。
古人将夜里的时间分为更和点。一夜等有五更,两更之间的时间是1.2个时辰,从晚上七时十二分起更,即为第一更,九时三十六分左右为第二更,半夜零时左右为第三更,凌晨二时二十四分左右为第四更,凌晨四时四十八分左右为第五更。
“更天”最大的数字是五,也就是说凌晨五时左右就过了夜里的时间。
一更天黑后至21点,二更21点至23点,三更23点至1点,四更1点至3点,五更3点至5点,每更1个时辰即2小时,每时辰分八刻,每刻15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