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中班幼儿的交往能力

2024-11-24 13:27:24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应为幼儿提供人际间相互交往和共同活动的机会和条件,并加以指导。社会交往能力是现代人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质之一,然而今天的独生子女恰恰缺乏与人交往合作的机会,他们身上或多或少有着不合群、自私等影响自身社会化进程的表现。 在儿童的小社会里,在与小伙伴的交往中,幼儿逐渐认识自己,了解他人,逐渐摆脱“自我中心”,实现个体社会化;在与同伴的交往中,幼儿相互间交流知识、经验、学习掌握社会技能和社会行为准则;他们在儿童小社会中体验欢乐和苦恼,在交往活动中培养起团结友爱、开朗大方、分享、合作等积极的社会情感和个性品质。利用4-5岁幼儿人际关系变化的重要时期,加强对幼儿交往能力的培养,无疑对幼儿同伴关系的建立和发展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培养措施 : 1、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学活动培养幼儿交往能力 。 (1)挖掘教材的教育功能,通过主题教学活动,利用集体教育形式,教给幼儿一定的交往技能,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我们发现有许多教材的教育功能,并不锁定与其特定领域的作用,还综合着促进幼儿交往能力的功能。如主题活动《我们都是好朋友》,使幼儿愿意与周围的同伴一起玩,友好相处,共同分享,并学习一些简单的交往技巧,如轮流、等待、谦让等,学习自己解决游戏中的 纠纷与冲突;《绿色家园》使幼儿了解并学习人们共同生活所必须遵守的公共规则;《大家在一起》让幼儿感受大家在一起的快乐,还应遵守集体规则……这些教材提供的知识准确、图文并茂、浅显易懂,孩子也非常喜欢。我们还通过情景表演、互换角色、看图讲述等生动有趣的活动,教给幼儿一些交往的常用语言,大大丰富了幼儿语言交往的形式和内容,提高了幼儿的交往策略,不知不觉中幼儿的交往技能得到了发展。 (2)充分利用学习中心活动,帮助幼儿加深体验,进行交往语言的迁移,巩固交往技能。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幼儿在游戏中不受任何拘束,积极主动地与同伴交往,特别是角色游戏区的创设为幼儿提供了一个浓缩了的“小社会”。在这里,幼儿通过扮演各种角色如:爸爸、妈妈、医生、售货员等等进行广泛的交往。在交往中,幼儿学习执行角色的行为规则,站在他人的立场上去判断行事,体验各种角色对人对事的态度,从而学习了医生对病人、售货员对顾客、孩子对长辈的不同交往方式,学习各种人际关系。在活动区,幼儿通过扮演不同角色,增加对不同人物、不同交往方式的了解,不断丰富交往经验。活动区活动,为幼儿营造了宽松的交往环境和亲密和谐的交往氛围。在这里,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识欲得到了满足,技能获得了发展,同时,交往能力也得到了培养。 (3)利用日常生活中的随机教育,培养和锻炼幼儿交往能力。 幼儿的一日生活,包含了十分丰富的社会教育内容,它们不仅给幼儿表现、发展技能的机会,还能使幼儿获得有价值的新知识。请幼儿轮流做小老师,让他们在为大家服务的同时,产生光荣感,得到交往的乐趣;请内向孤僻的幼儿做信息使者,迫使他们逐步与老师、同伴交往;利用户外活动和散步活动这两个全园集中性的开放活动时间,开展跨年龄段的相互交往活动;鼓励幼儿同园内其他人员接触等,以此来拓宽幼儿的交往范围,引导幼儿使用合适的交往行为方式,进一步提高幼儿的交往能力。 (4)适时指导,放手让幼儿进行交往活动。 幼儿在进行活动区活动时,一方面,老师以角色的身份参加到幼儿的活动中去,这样有助于教师及时掌握幼儿在活动中的各种交往动向,有利于教师利用活动区规则和内容引导活动进程,适时指导幼儿交往;另一方面,当幼儿之间发生冲突或在交往中遇到困难向老师求助时,老师应适当采取冷处理方式,不要急于介入,过多包揽,而是要启发幼儿自己动脑筋、想办法,让他们用公平、合理的办法去解决问题,尽可能地减少对成人的依赖。只要幼儿之间的矛盾、争执不存在危险,便可让幼儿自己处理,教师不要去“裁判”,、 2、家园配合,提高幼儿的交往能力。  家长与幼儿的生活是密不可分的,家庭教育对提高幼儿交往能力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作为教师应充分调动家长的积极性,让家长参与到教育中。我利用家访、家长会、家长开放日等形式,向家长宣传家庭教育对幼儿交往能力的提高的重要性,和他们共同探讨教育方法,让家长认识到培养幼儿交往能力的必要性。我认为家长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   首先作为家长要给孩子们做好榜样,调节好家庭的气氛,处理好家庭、邻里关系,尽量做到夫妻之间要相亲相爱、邻里之间要真诚相待、尊敬老人,让幼儿在这个友好、充满亲情的环境中感受到交往的快乐。   其次,要加强亲子交往,作为父母要改变传统的、权威的地位和优越感,与幼儿平等相处,多听听孩子的心声,如和孩子一起唱歌、一起讲故事、一起做手工、一起去郊游,经常征求孩子们的意见,和孩子共同讨论某个问题等等。在平等交往中增进与孩子之间的感情,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第三,家长要鼓励孩子大胆交往。每个孩子都是家里的掌上明珠,拿在手里怕碎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几代人的宠爱让孩子们像温室里的花朵,根本体会不到与同伴交往的乐趣,在长辈们的"呵护"下越发娇弱、霸道、自私。其实,家长的放手和鼓励对孩子们的成长是极其重要的。如:逛商场时,你可以试着让孩子去挑选自己需要的东西;餐厅吃饭时,你可以让孩子自己向服务员提要求;做客时,你让孩子主动和主人打招呼,和小主人分享玩具、图书等,懂得谦让、分享;散步时,你可以鼓励孩子与陌生人交流等等。大人对孩子的这些好的行为予以肯定,孩子就会体验到交往的喜悦。这不仅培养了他们的自信心,更锻炼了他们的交往能力。   通过交往技能的学习、为幼儿创造交往的机会及家园的密切配合,我班幼儿的交往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提高,班里幼儿的争执少了、个别胆小内向的幼儿愿意与同伴交往、大部分幼儿学会了协商、能自主友好的解决矛盾等现象的出现,归根结底都归功于同伴间能友好、快乐的交往,为幼儿的身心和谐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总之,幼儿交往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教师和家长抓住日常生活中的教育时机,与孩子产生互动,使孩子在生活活动中体验交往的乐趣,从而激发幼儿交往的欲望。蒋海棠

回答2:

1、地域的调整,让幼儿以强带弱,相互配合。
可以让能力强的幼儿多带动弱的幼儿,让性格开朗的孩子多和内向的孩子接触。让他们在交往中取长补短,互相影响。
角色区"美发屋"活动时,杨燕茹扮发型师。趁着这个机会,我让祁敏也加入到这个游戏中去,并告诉杨念茹,"发型师,你这么能干,给你一个小徒弟,有空的时候,你能教教她吗?"于是,杨燕茹便教祁敏剪头发、洗头发、吹头发。客人来了,如何接待等,慢慢的祁敏便和杨燕茹一起接待客人,给客人理发了。由于师傅的手艺好,待客的态度好,"理发?quot;的生意越来越好了。
2、善于观察,抓住机会给予表扬,增强他们的自信、提高他们在集体中的威信。
在集体活动中总有部分幼儿处在"角落"的位置,不易让人想起他们,这就需要我们细心观察,抓住他们的闪光点,给予肯定和宣传,让其他幼儿注意他们。了解他们。
比如我们班的刘依依小朋友,尽管动作慢,不善表达,但做事有条不紊,一次,小朋友们一起在操场上玩皮球,结束的时候,有一个皮球被遗忘在操场的角落里,小朋友差不多都进教室了,刘依依在进教室的时候有意的四处望瞭望,发现了那个皮球,便跑向前去拣起球,进了教室。我看见了这一幕,立即给了表扬,在全班小朋友鼓掌的同时,我也看见了孩子小小眼神里流露出的友善的目光。
3、创造与人交往的机会
教师应有意为幼儿创造相互交流的机会,使孩子的交往得到新的扩展。比如,在晨间接待时,我鼓励他们相互谈谈在幼儿园之外发生的事。
4、教师加入幼儿活动,教给幼儿交往的技能。
教师加入幼儿的活动中,往往能带动幼儿的热情,激发他们的活动,交往的愿望。活动中,教师可以暗示某些小朋友怎么做、怎么说。
幼儿的交往是单纯的、幼稚的,如何让他们在相互的交往中相互认识,相互了解,或者在交往中相
互帮助,共同提高,共同进步,这就需要老师多了解他们,多观察他们,多给他们创造机会,让单纯的交往活动贯穿整个幼儿园活动中。
展开

回答3:

你好,所谓交往能力,就是指人与人之间传递信息、沟通思想和交流情感等相互联系的能力。我们都知道,交往是发展幼儿社会性的一个重要途径。
中班幼儿随着自我意识、自我控制能力及语言能力的发展逐渐脱离小班阶段的独自倾向,形成与周围人交往的需要,具备了形成一定交往技能的条件。
自我意识开始迅速发展,同伴交往的渴望更加强烈。但由于幼儿社交经验不足、以自我为中心等因素,幼儿中普遍存在着不同类型的交往障碍,
如缺少交往实践、有攻击性行为,等等。通过对我班幼儿的交往实际,分析具体的原因,从以下三个方面采取了相应的方法策略,促进和提高中班幼儿的交往能力。
一、创设积极的建构区活动环境提高幼儿间的交往能力
建构区活动是中班幼儿比较喜欢的活动,因为建构游戏的多动多变符合中班幼儿活泼好动的年龄特点;建构材料的可操作性,使幼儿们能乐在其中,在不断实践活动进行中进行交往。

回答4:

怎么培养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 第二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