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东北酒桌上的规矩

2024-12-16 04:47:44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东北人喝白酒,一般都是豪饮。尤其是有朋自远方来,或者旧友故友重逢,更要开怀畅饮一番。而且,当今哈尔滨人豪饮的名堂与理由越来越多,比如商家开业、公司成立、建筑奠基、生意合作、各种会议开幕与闭幕、各种展览开馆与闭馆,再加上业务往来、例行检查、法定节假日、正常婚丧嫁娶、正常生老病死、正常升学与就业、正常升迁与卸职、正常离去与归来、正常的迎来与送往,都得痛痛快快地喝核码顿酒。不喝行吗?不行,这不是太失礼了吗?!

  东北人喝酒聚会常常是来一两个客人,作陪的却有七八人,或者一二十人。大致是这样:大家分宾主坐好,菜单儿客气地推来推去,先请客人点,客人被逼无奈,只好点一个。然后,按着官职的大小,依次地点下去。问喝什么酒?自然是白酒,再加啤酒。女士小姐实在不能喝的就来点啤酒,的确不能喝的,先喝点饮料,然后再说,喝着看。接着,按宾客的官级大小,按陪客的官级大小,依次斟满白酒。一般都是先用小杯———一两一杯的,而后用大杯———四两一杯的。

  主陪把一两一杯的白酒端起来了,笑吟吟地对大家说,说什么呢,无非是欢迎之类、指导之类、协作之类、友谊之类的客套话。然后,提议者为了让大家都把自己跟前的白酒干了,说:“我先干一杯,这一杯不算,然后,我再倒满,我们大家都举杯干了,好不好?”好声一过,他便先自干掉了一杯,马上有人再次给他斟满,于是大家共同举杯、碰杯,碰杯的时候要注意自己的杯要比人家的杯低下一节,以示自己的谦卑,然后,一仰脖都将自己手中的白酒干了。接着是:“吃菜吃菜!”一阵咀嚼声之后,有人站起来再度举杯。又有什么名堂呢?大约是为同龄人,或者老相识,或者老领导,或者老部下———干一杯!

  干完之后,接着又站起一个人来,擎着酒杯,代表本部门,或者代表自己,或者代表没来的友宴谁谁谁,干一杯,请。于是,又干了。这席面上的节目,大致改告哪相同,是轮番敬酒、轮番干杯。

  喝得差不多了,豪饮这才真正开始了,女士小姐上阵了。又有人兴奋地叫来几瓶白酒,小杯不行了,大杯斟上,干!外地客人见了,早已吓得面如土色,不要说英勇参战,连招架之力也没有了。于是又一顿觥筹交错。这时节,都喝得容光焕发、兴致勃勃了。

  于是有人建议某某某给大家唱一个。某某某便羞涩地放下筷子,说:“好。我这支歌就献给大家,希望大家能喜欢。”大家就鼓掌,喊:“好———”某某某清了清嗓子,开始唱了,还伴有动作和那样的眼神儿。一桌人笑得前仰后合的,一个唱完,另一个再接上,大家轮着唱。

  从酒桌上看,这个城市好像毫无希望了似的。

  不仅仅是唱,这期间酒还得喝。像鱼头酒、鱼尾酒、鱼眼睛酒、鱼身子酒、摇头摆尾酒,名堂多了,就喝吧。

  酒喝到这份儿上,称呼也变了。变成了“哥儿们”、“大哥”“老弟”、“妹妹”、“爷儿们”,总之,一切都一塌糊涂起来。而且相互勾肩搭背,或哭或笑,倾吐衷肠了。喝多了的,开始使酒骂座,骂这个不够意思,骂那个不是东西,骂谁谁谁压过他。于是,就有人劝,劝者也是一塌糊涂、不伦不类。在劝与骂之间,还要喝进一些情绪酒、气氛酒、够意思酒、委屈酒、原谅酒、陪礼以及“门前清酒”。白酒都喝完了,再喝啤酒,啤酒不算酒。又是一阵豪饮,喝到最后,至少得有一半人喝醉了。

  当然,喝酒也有斯文的。三四个人,一瓶白酒,就这些了,大家平分,喝完拉倒。这种喝法,是大家还有事儿,这属于小酌。目前趋势来看,喝酒越来越斯文了,劝酒现象越来越文明,但东北人的热忱好客和基因中的天然酒量还是使得这个地方充满了酒文化的馥郁芳香。

  因为把喝酒作为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方式,所以东北人喝酒时间相对较长。酒桌一摆上,三两个小时之内是不会撤下去的,边吃、边喝、边聊,直到酒足菜饱——喝酒人一般是不吃主食的,话也聊够了,这才互相依依不舍地道别。一顿酒喝上个五、六个小时是常有的事。因为时间长,菜往往都凉了,中途不是加菜,就是要求服务员把菜再给热一下。若是在自己家就方便多了,妻子看哪个菜凉了,自然会拿去热。

  由于喝酒就是一场持久战,所以菜必须得准备得充足,在经历几个小时之后,虽然只喝了一顿酒,实际上对每个人来说,都是相当于吃了两顿饭。有人把东北人请客戏称为“甩大盘子”,确实形象。“甩大盘子”的另一层含义是,东北人在吃上比较铺张。请客时不论能不能吃得了,讲究的是杯盘罗列,至少得看着气派,不能让客人觉得主人小气。菜量一定要达到所有客人放开量吃也总是要剩下相当一部分的程度,让客人看着有数的几个菜不敢下筷子,那绝不是东北人做的事。平时再吝啬的东北人,请客时也是大方的;无论家里经济上多么紧张,东北人请客时也是铺张的。钱不够可以借,但绝不可以显得寒酸。也许正是因为这个缘故,东北人才给人留下好客、热情、豪爽、大方等印象,当然,东北人为此而浪费的不知有多少。虽然现在东北的饭店都时兴“打包”,把吃不了的东西带走,这方面的浪费减小了,但时间、金钱、精力方面的浪费却仍旧是无法弥补与减少的。东北人把太多的时间耗费在酒桌前,把太多的精力浪费在大盘子面前,还喊出口号:“情在酒里,意在菜中”,在他们得到情意的时候,他们似乎失去的更多。

  东北人吃的多、喝的多,也爱吃、爱喝。所以,大家一商量去什么地方,首要的问题就是,在哪儿吃饭。在火车上,如果你看见几个人坐在一起,小桌上放着烧鸡、香肠等几样下酒菜,在喝着白酒,那一定是东北人。像流行歌曲中唱的那样,“一醉到天涯”,也许只有东北人做得出来。

  酒桌上的东北人显得兴奋、神采飞扬,也十分健谈,但每当这个时候,想让他们不吹牛是不可能的。东北人的吹牛也不是纯粹的胡说,一般来讲,都是把有限的事实作无限的夸大。酒后的东北人常常是吐实言的,但他说的话,也已经大量地“兑水”了。不仅吹牛的人知道自己在吹,就是坐在酒桌前听他吹的人无一不知道他在吹,但是吹的人说得像真事一样,听的人也像完全相信一样听得十分认真,但离开酒桌之后,谁也不会把这些话当真的。大家都有需要满足虚荣心的时候吗!若是谁在这种场合当众把牛皮戳穿,不仅吹的人会恨他一辈子,就是在座的人也都会认为这是一件大煞风景的事。
  东北人喝酒确实吓人,东北人酒量大的好像也特别多。跟东北人一起坐到酒桌前,你有两种选择。一种是声称自己不会喝,或是从不喝酒;再有一种就是做好不省人事的思想准备。东北人的酒量也不是天生就大,多数人也是在经历过一次次的不省人事的锻炼之后,“酒精考验”,这才“酒练成精”的。喝醉了吐的经验,恐怕是每一个喝酒的东北人都有过的。所以才出现了赵本山的小品《牛大叔提干》中的笑话,把醉看作“会喝酒”的标志,牛大叔从来没有喝醉过,所以当范伟问他:“会喝酒不?”他回答:“不会。”而牛大叔的强项:“先用盅,后用杯,用完小碗对瓶吹”,在东北也确有其事。

  发现同桌有人说不会喝酒,东北人一定觉得十分扫兴,会像范伟对“牛大叔”那样,殷勤地劝:“少整点呢?”“少来一点”,或是说:“要么来点啤的。”如果你架不住他的劝诱,端起了酒杯,那么,很可能就会不知道怎么从酒桌边离开的。东北人劝酒十分在行,只要你喝了第一口,在他不断地劝酒下,你会止不住一直喝下去,结果是,如果你不能让他喝多,那也只能是你自己喝多了。如果劝说无效,无论怎么说对方也不肯端起杯来,东北人会不无遗憾地说:“从不喝酒?真的,你少享受了许多人生的乐趣。”或是粗俗一点,引用酒友们都知道的那句“名言”:“不动烟和酒,白在世上走。”但接下来,东北人会把你作为酒桌上的另类,绝对不再逼着你喝酒,就是他喝得要死要活,也绝不会让你代喝一口。在东北,再无赖的酒鬼也不会在酒桌上欺负一口酒不喝的人。但作为交换,当酒桌上他们打酒官司时,你也不能参言,不喝酒在酒桌上就没有发言权。

  能喝,酒量大,在东北人看来是优点。他们时常以十分羡慕的口吻评价:“某某能喝,一斤酒咋的不咋的。”或是以不屑一顾的口吻说:“某某不行,他没我能喝。”酒量大的人,喜欢夸耀自己在酒场上的战绩。俄罗斯人能喝烈酒,世界闻名,但东北人就很不服气。曾有一个东北人对我讲,他曾与一个俄罗斯人比赛谁能喝,要来度数最高的白酒,他一口气与这位俄罗斯朋友对干了49杯,喝得俄罗斯朋友告饶了,说还是中国人能喝。当他对我讲这个故事时,兴奋得面孔发红,像一个在奥运会上为中国夺得一枚金牌的运动员。在东北,若是你能在酒桌上面对挑战毫无惧色,不动声色地连连干杯,马上会使人对你肃然起敬。当领导的若有酒量轮流敬在座的下属一圈,而自己不吐不醉,那日后指挥起这些下属来必定十分得心应手。因为在东北人看来,酒量差不多是个人能力的标志,海量的人工作能力不会太差。东北人十分崇敬英雄,而英雄的标志之一就是能喝酒,武松若不是酒后,也不会三拳两脚就将猛虎打死,你说是不是?

  若是认为东北人喝酒是嗜好或者是消遣,那就大错而特错了,喝酒是东北人最重要的沟通方式。若是两个人的矛盾已经达到不能坐在同一个桌上喝酒的程度了,那真的就是死对头了;若是能坐到酒桌上来,就没有化解不了的矛盾。

  面对着美食佳肴,人是很难动怒的,所以人在酒桌前,心态一般都比较平和。再加上酒精的刺激,人变得兴奋之后,话自然就多起来,许多平时不能出口的话,这时都好意思说出来了;许多内心里的秘密,这时也都可以向人倾吐了。不用担心受人嘲笑,因为对方现在也和你处于同一状态。所以,在一起喝过酒,而且喝得半醉之后,两个人的感情就增进了许多。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东北人对不喝酒的人会有一种猜不透的感觉——他从来不醉,谁知道我们喝醉时,他在清醒地想着什么?
  酒桌既是东北人发泄的地方,也是东北人满足虚荣心的地方,东北人都对此心照不宣。若要了解东北人,就得明白他为什么喝酒;要与东北人作朋友,就不得不在酒桌前听他吹牛。

  酒后的东北人是可怕的,酒精把他强悍的身体内所有的能量都激发出来,酒精也刺激着他的神经,使他敢于做任何事情,再加上酒桌上的自我吹嘘已经吹得连自己都认为自己了不起了,这时候,谁若是伤了东北人的自尊心,后果将是不堪想象的。东北人也只有在这个时候,才是危险分子。遗憾的是,多数人不知道这一点,偏偏爱在东北人喝过酒之后招惹他们。

回答2:

首先吃饭时对客人长说的话。

东北人生性热情好客,招呼客人更是必须拿出最好的东西,拿出压箱底的好酒,作上一桌子好菜,什么小鸡炖蘑菇,锅包肉,猪肉炖粉条统统往上整,炖菜拿盆上,凉菜也拿盆上,能用盆绝不用盘子,能用盘子绝不用碗,硬菜咸菜duang duang duang摆一桌子,甭管他可不可口,先给上量。看着眼前的盆盆碗碗,客人一般都会扒返被吓到,难道你家没盘子么,其实东北的菜码大是自古传统,一是好客,怕客人觉得少不好意思敞开了搂。二是东北天冷,拿小盘子一会儿功夫就凉了,还得热所以拿盆上热的慢,待客也显得敞亮,客人这时候惊到张开的下巴颏还没合上,大家伙围已经围着着桌子坐一圈,主人肯定要整两句大家伙才能开始吃(东北男人爱说),那么主人一般会这么说:“ 那啥×××你今天来到俺家,也没啥好招待你的,你就可劲造吧(可劲吃),别外道(别客气),不够锅里还有(量比较大),别见外当自己家(磨弯不用拘束当成自己家),今天咱们好好整俩盅(要跟你喝了),不喝好不能走(直爽)”,顺便就拿起二锅头给客人满上了,客人一听,诶我去菜都拿盆上了,不可劲造也吃不完啊,撸起袖子端起酒杯整吧。

ps:“整”在东北话瞎此闷中充当一种广义的谓语动词,比如说话,可以说整几句,喝酒可以说整几口,吃饭可以说整一顿,反正就是一种代替。给我一支烟,你也可以说,整根烟给我抽抽。反正大部分动词动能代替。说着给力,听着得劲儿。

北方人大部分擅长豪饮,主要因为天气冷,喝酒能够驱寒,这也是为什么北方人爱喝酒,喝完酒就算零下几十度也不怕了,这时候东北人一杯干了,你也跟着干了,那么你就离喝多不远了,节奏啊节奏,千万别跟着东北人的节奏喝,你会死的很惨的,如果几轮酒下来你喝不动了,主人就说了“干哈呀,喝点这么费劲(你怎么不喝啊)”。这是主人在劝酒,东北人比较热情,认为不喝好了那就是对客人的招待不周,所以到了东北会被灌多了也不要见怪,虽然我不太推崇,但是这也是一种地方习惯。 碰到好吃的菜了,东北人会说:“太好吃了,这菜太带劲了。” 主人看你喜欢吃,就会对你说:“趁热乎儿,赶紧吃,别等菜凉了啊。(劝你快点吃饭的)”看你吃饭吃完了会对你说:“吃饱了吗?要不再给你盛点。(劝你多吃饭)” 如果这时候你媳妇来电话催你回家,主人会说:“弟妹,兄弟跟我在一块儿呢,你放心,指定立整儿给你送回去!(安全送回家)

东北的菜。

除了一些招待客人的的招牌菜,比较出名的小鸡炖蘑菇,锅包肉,最有特色的就是杀猪菜了,很多人一说起杀猪菜就只能想到血肠酸菜粉汆白肉,其实像猪骨,头肉,手撕肉、五花肉、猪血肠、蒜泥猪肝、烀肘子等猪身上都做成美味的杀猪菜,近些年来流行的铁锅炖,炖排骨,炖大鹅,炖鸡肉等,一群人围着一口大锅,底下烧着火灶台,锅里蹲着香喷喷的排骨,锅边贴着小花卷,热乎乎的边吃边喝经济实在可劲造。然后就是东北得饭店必点菜目,地三鲜,我真的觉得地三鲜是一个奇怪的存在,土豆子,茄子,辣椒,三个看着让人毫无胃口的的东西,混到一起竟然贼好吃。我所说的这些菜基本上去过东北得都应该吃过吧。

东北男人在饭桌的存在的意义就是陪酒,吹牛。

客人来了无论酒量怎样,都得陪着客人整几盅,这是逃脱不开的责任,但是也有那人不在家,女人陪着喝的,东北男人喝多了喜欢吹牛这个事情我承认,反正身边朋友家里人喝多了的时候,多多少少都会喜欢说些大话,貌似这就是北方人性格里的一种解压的一种方式吧,反正我爸告诉我酒桌的话不要信就是了,大家互相调侃一番,哈哈一笑,别揭穿也别往心里去

东北女人在饭桌的存在意义做饭,饭桌幕后大boss。

东北女人泼辣,可以说比较猛,但是也是贤良淑德上得厅堂下的厨房,来客人整一桌子一点不差事,除了做饭还有一项重要是的事,东北男人喝酒的时候都会漂着老婆的脸色,如果发现脸色不对劲,那识趣的男人就会默默的不喝了,也有的男人会看着老婆的颜眼色,当你喝的开心的时候,收到老婆的一个白眼,大部分的男人就不能再喝了,给你个眼神自己体会,有时候男人不听话,你就会发现东北女人眼睛都快翻到脑后了,心里想老娘一会儿晚上不让你上炕,冻死你个犊子。

回答3:

楼上瞎白话
有毛规矩啊
别人敬你就喝,他倒了
就喝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