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澜
(中国地质图书馆 北京 100083)
摘要 本文阐述了 “三光荣”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系,以及二者在地质事业中的重要意义和建设途径。
关键词 “三光荣”精神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中国的精神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地质事业又好又快发展,需要进一步弘扬“三光荣”精神,更需要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导和支撑作用,在地质行业形成团结拼搏、奋发有为的精神力量。在新的历史时期,继承和弘扬“三光荣”精神,就是为了更好地推进地质行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巩固地质队伍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1 “三光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地质事业的体现
1.1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4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有机统一的整体。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重在铸造人们的精神支柱,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因而,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必须牢牢把握,大力培育和弘扬。
1.2 “三光荣”精神是地质行业宝贵的精神财富
“三光荣”精神是地质行业的优良传统,“以献身地质事业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以找矿立功为荣”的精神内涵也随着实践的深入而不断丰富和升华,在地质事业改革与发展的过程中,始终发挥着凝聚人心、振奋精神、鼓舞斗志的重要作用。2006年国务院颁发《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要求继承和发扬“三光荣”的优良传统,在新时期地质工作中再创辉煌。“三光荣”精神是地质行业永恒的精神追求。
1.3 “三光荣”精神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光荣”精神强调为社会主义地质事业无私献身、艰苦创业、开拓实践、建功立业的道德品质,体现了爱国主义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体现了奋发有为精神和开拓创新精神,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具体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地质事业的具体体现。“三光荣”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内容上是相一致的。对于地质行业来说,继承和弘扬“三光荣”精神,就是在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2 深刻认识 “三光荣”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意义
如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地矿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是摆在地矿行业面前的重大课题。这就需要有一种强大的精神来支撑和推动。继承和弘扬“三光荣”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使地质系统始终保持昂扬向上、锐意进取的精神状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1 应对困难与挑战的需要
当前地矿行业面临的国际经济形势越来越复杂,困难越来越多,越是困难的时候,越是需要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为地矿经济的发展凝聚力量。这就需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现宣传教育,深入进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和国务院正确的形势判断和科学的决策部署上来,进一步增强地矿队伍应对挑战、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需要进一步弘扬“三光荣”精神,大力倡导自强不息、勇往直前的进取意识,百折不挠、顽强拼搏的坚韧斗志,埋头苦干、勤勤恳恳的务实作风,实事求是、精益求精的科学态度和艰苦奋斗、玉汝于成的高尚情操,进一步增强广大地矿队伍同舟共济、共渡难关的意志和决心。
2.2 融入地质建设的需要
国家的一系列政策为加快地质行业发展带来了历史机遇。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再创地质事业新辉煌,需要全体地矿员工的共识共为。这就需要大力建设精神力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地质事业的全发展过程,继承和弘扬“三光荣”优良传统,大力发扬敢拼会赢、敢闯敢试的精神,以忠诚履责、尽心尽责、勇于负责、敢于问责的勇于担当的责任态度,以提升思路求作为、精心谋划求作为、突破重点求作为、艰苦奋斗求作为的主动作为的精神风貌,不断开创地矿事业生机勃勃发展的新局面。
2.3 适应体制改革的需要
随着地质行业体制和机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经济结构、产业结构、队伍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地质队伍的生存发展越来越趋于社会化和市场化,由此带来了经济利益调整、思想道德观念、职业价值取向等等一系列的变化,因循守旧、不思进取、事事计较、牢骚抱怨等等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影响了改革与发展的顺利进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尤其需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引导广大地质员工理解改革、支持改革、投身改革,顾全大局、维护大局、服务大局,尤其需要用“三光荣”精神来增强地质工作的认同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实现地质工作的光荣价值,推动地质事业的科学发展。
2.4 引领地质行业思想主流、精神动力的需要
近年来,社会上存在否定精神文明价值的倾向,地质行业精神文明建设也存在一些误区,比如,存在着经济上去了、精神文明自然而然也会上去的“自然论”;生产好、收益好就一切都好了,这是“代替论”;要搞好经济建设,发展物质文明,必然带来思想滑坡的“代价论”;集中精力先发展经济,待物质文明搞上去后,再回过头来抓精神文明的“先后论”。这些认识阻碍了精神文明建设的进程,也导致了职业道德水准的波动。甚至在不少领导者的视野中,职业道德的作用被严重忽视,日益向“被遗忘的角落”退缩。继承和弘扬“三光荣”精神,加强地质行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尤为重要,必须贯穿于地质工作的各个领域,深入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实践活动,着力引领道德风尚、增强精神力量、构筑精神家园,使“找矿立功、服务社会、报效祖国”成为地质行业的思想主流和精神动力。
3 探索 “三光荣”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途径
3.1 充分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结合学习贯彻落实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作出的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加强党员、领导干部思想道德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党员、领导干部是关键,领导就是领路引导,干部应该先行一步。领导干部的行为及其体现出来的理论素养、理想信念、精神面貌、思想境界、道德情操,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起着重要的示范和导向作用。每个领导干部要遵循中央提出的“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明确要求,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镜子,日日照、时时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用自己的模范行动和人格力量为群众作出榜样。打铁还要自身硬。领导干部只有自身行得端、走得正,才会有“向我看齐”的底气,才会有“上行下效”的效果。各级领导干部要从自己做起、从现在改起,践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理念。
3.2 加强学习宣传
古人说:论先后,知为先。正确的价值体系只有被人民群众普遍接受、理解和掌握并转化为社会群体意识,才能为人们所自觉遵守和奉行。要进一步推进“三光荣”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学习和宣传普及,把学习“三光荣”精神与学习“奉献、牺牲,责任、担当,效能、效率,先行、创新”的时代内涵结合起来,进一步增强理解,明确要求,自觉遵守奉行。要加强集中性学习。把“三光荣”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地质行业领导干部理论学习、党员教育、职工培训的重要教材,在加强学习中形成时时谨记“三光荣”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道德习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加强连续性宣传。要发挥单位简报、局域网络和宣传栏等宣传文化阵地的作用,形成长期宣传的舆论声势。要加强主题性教育。以庆祝各种重要节日、纪念日宣传教育活动为契机,突出主题,把“三光荣”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机融入其中,在吸引地质员工广泛参与中引导他们实现自我教育、自我提高。内化为人们的价值观念,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3.3 加强实际调查和理论研究
理论源于实践,理论指导实践。只有通过对社会现实的调查,深入研究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等特点,深入研究社会变革和利益关系调整给人们思想观念带来的影响,深入研究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的不同思想追求和价值追求。我们才能在实际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也要加强理论研究。要深入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和外延,深入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结构和实践要求,深入研究我国传统文化中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积极要素,深入研究我国处在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上的有益探索,从而达到理论不断创新,不断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3.4 重视引领好各类社会思潮
社会思潮是一定时期内对社会生活产生重要影响的思想倾向,在某种意义上是社会气候的“晴雨表”。必须及时了解思想理论领域的各种倾向性问题,认真分析各类社会思潮的本质特征、主要内容、表现形式、现实影响、形成根源,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引导其沿着健康的轨道前进,向着积极的方面发展。同时,要在尊重差异中扩大共识,在包容多样中共铸和谐,努力形成团结和睦、万众一心、共创和谐伟业的生动局面。
3.5 坚持典型带动
先进典型是弘扬“三光荣”精神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优秀代表,对广大地质员工有着极大的激励和感召作用。要注重发挥老典型的精神感染作用。在地质事业发展的历程中涌现了一大批体现“三光荣”精神的先进典型,他们在不同年代、不同环境、不同岗位为地质事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至今仍然令人感动和崇敬。要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让他们的思想和精神进一步发扬光大。要注重发挥新典型的示范辐射作用。在地质事业发展的新时期,更需要发现、挖掘和树立一批具有时代特点、体现时代精神的先进典型,大张旗鼓地表彰和宣传先进人物、先进事迹、先进成果,让广大地质员工学习榜样、赶有目标、见贤思齐,从先进典型的感人事迹和优秀品质中受到鼓舞、汲取力量。要坚持在地质行业开展“模范职工”、“十佳青年”等评选活动,让更多优秀人物和先进集体脱颖而出,推动队伍形成学习先进、崇尚先进的良好道德风尚。
3.6 建立激励机制
机制是保障。要把倡导“三光荣”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地质行业的分内工作,建立健全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注重在日常管理中体现主流价值,使符合“三光荣”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行为得到奖励。要建立找矿激励机制。多找矿、找好矿是地质行业的重要职责,在绩效考核中向野外勘探人员倾斜,适当增加野外勘探一线员工的奖金福利待遇,加大考核提拔力度,进一步激发一线员工找矿立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建立创新激励机制。创新是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要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大力营造鼓励探索、鼓励创新的良好环境和鼓励干事业、支持干成事业的浓厚氛围,进一步激发创造创新活力。要建立创评激励机制。要把“三光荣”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纳入党建、精神文明创建、企业文化建设等先进单位创建评比活动中,激励各单位、各党支部争先创优、争创佳绩,形成共同追求“三光荣”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强大合力。
加强地质工作,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把学习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本单位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努力推动持续发展、和谐发展和安全发展,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职工的根本利益。我们要站在更高的起点上,以更加宽广的视野,通过不懈的努力和探索,不断开创地质工作的新局面,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新的贡献。
参考文献
地质“三光荣”精神.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3797401.htm
继承弘扬地质行业“三光荣”精神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老秘网http://www.caiyes.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6068,发表于2009年11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