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教育-界定高等职业教育概念的理论依据 提起社会人才的分类结构,我们总会想到金字塔形、门字形、阶梯形等多种结构模式。但目前国际上比较能为人们所公认的人才结构及分类理论,是西方国家常用的“职业带”(occupationalspectrum)理论。这一理论以工业职业领域为例,将各类工业技术人才的知识和技能结构用一个连续的职业带来表述。如下图所示,工业技术人才按其各自不同的职业性质、工作对象和管理范围被划分为技术工人(craftsman或skilledworker)、工程师(engineer)、技术员(technician)三个系列,分别称为C系列、E系列、T系列。图中A、B为技术工人(C系列人才)区域,C、D为工程师、E系列、T系列。图中A、B为技术工人(C系列人才)区域,C、D为工程师,(E系列人才)区域,E、F为技术员(T系列人才)区域。斜线XY上方代表手工操作和机械操作技能所占比重,下方代表科学理论和工程技术理论知识所占比重。由此说明:对技术工人的要求主要是操作技能,对工程师的要求主要是理论知识,对技术员则在两个方面均有一定的要求。国际上一般将分别培养这些不同系列人才的学制也相应地分为三种类型:培养工程师的称“工程教育”(engineeringeducation),培养技术工人的称“职业教育”(vocationaleducation),培养技术员的则称“技术教育”(technicaleducation),培养技术员的则称“技术教育”(technicaleducation)。后两类统称“技术和职业教育”,同属广义的“职业教育”范畴。
“职业带”理论除了可以解释技术工人(C)、技术员(T)、工程师(E)三个系列人才的地位和特点外,还可以解释社会人才结构随着科技进步与生产技术发展的演变及其与教育的关系。在手工业生产阶段,整个职业带上的人才类型是单一的;而在大工业出现初期,职业带上出现了技术工人和工程师两类人才,且二者在职业带上的交界处有部分交叉。20世纪上半期,工程师为适应科技发展需要而必须提高理论知识,于是便在职业带上大幅度右移,与技术工人(仅有稍许右移)的交叉消失并拉开距离,由此出现的空隙需要由一种新型人才来填补,这样就产生了技术员这种“中间人才”(middleman)。到20世纪下半期,由于高新科技的突飞猛进和生产技术体系的不断发展,工程师区域继续右移,技术员区域进一步扩大并出现了层次上的分化,从而诞生了高级技术员(或称工艺师、技术师、技术工程师等,对此各国称谓有所不同但本质上是一致的)这种新型的高层次职业技术人才。因它原属于T系列人才范畴,但又与E系列有部分交叉,故有人将其称之为TE系列人才。
技术员类人才的多层化对于教育来说,也出现了在培养目标上的分化。作为TE系列人才的高级技术员必须具备较高理论水平,故其所接受的教育内容已跨入高等教育领域。于是自本世纪60年代以来,各国高等教育相继在培养目标上分化出专门培养这类人才的学制,例如美国招收2年制专科毕业生(技术员)培养“技术师”的学制(1967年),还有法国培养“高级技术员”的短期技术学院(1966年)、英国培养“技术工程师”的多科技术学院(1969年)、德国培养“应用型工程师”的专科大学(1970年)和职业学院(1974年)等也都是这样的学制。这种新型学制就是我们所说的“高等职业教育”(实质上是高等“技术教育”),前面图中用箭头所示的区域即为其对应的培养目标。高等职业教育的出现顺应了职业教育高移化这一世界性趋势,而随着当今高科技产业的迅猛发展,职业教育高移化的结果必将使高等职业教育在数量上、层次上进一步扩展。如我国台湾省已有了培养工业类“技术教育”的硕士(1979年)以至博士(1986年)的学制,至于这种高层次研究生阶段的高等职业教育究竟是与普通高等教育殊途同归还是仍自成系列则还有待继续探讨。
当然,从严格的意义上讲,用一个仅以工业技术人才为例的、经过简化了的、平面的职业带,来表述复杂的、多维的社会人才结构是不够精确的,但它毕竟是至今为止可以在较大范围内得到承认且相对完整的理论模式,特别是它能够反映人才结构与教育结构的相互关系,这非常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揭示高等职业教育的核心内涵。对于其他类别的人才结构虽然不一定都能非常精确地与工业类一一对应,但就总体而言还是可以认为是与之相类似的。例如在医疗卫生系统,除了受过类似“工程教育”(医学高等教育)的医师(相当E系列人才)和受过狭义“职业教育(一般护理技术培训)的普通护理人员(相当C系列人才)外,还需要大量受过“技术教育”(医药卫生类中专教育)的护士(相当T系列人才)作为“中间人才”。而这一系列中的高层次人才――护师(高级护士)就只有通过高等“技术教育”来培养,实际上国内一些医科大学近年已出现了许多护理专业的专科和本科学制,其高等职业教育的性质是不言而喻的。
在此必须强调指出的是,我们所揭示的高等职业教育的核心内涵在人才结构区域中应该具有唯一对应性,即其培养目标必然隶属于某一种系列的人才范畴,并且在这一系列中处于某一特定层次。我们不能想象高等职业教育可以无视职业带的连续性而对应两个间断的区域,如既把技术员类(T系列)人才中的高层区域作为培养目标,同时又把技术工人类(C系列)人才中的高区域作为培养目标。纵然由于职业教育的高移化,技术工人的文化程度提高而需要接受更多的理论知识教育,但培养高次技术工人的“职业教育”只能称为高级职业培训或非学历性质的高等职业教育(可定位于新版ISCED4B),而不宜归入高等职业教育的学历教育(ISCED5B)范畴。这里,“高级”与“高等”虽然在语义学上同义,但它们在教育领域的区别却是十分明显的,这正如“高级中学教育”无疑应属中等(第二级)教育中的高层次,而决不可能因其带有“高级”二字而归入高等(第三级)教育。
但是,我们说C系列人才的培养不属高等职业教育范畴,并不意味着技术工人就不会接受高等职业教育。事实上由于“技术教育”和“职业教育(狭义)”的高度相关性,二者是可以相互沟通与衔接的,在这方面德国的做法可供借鉴,可以说,德国的“技术教育”就是在“职业教育”基础上实施的,例如他们规定只有受过“双元制”技工培训(dualesSystem,“职业教育”学制)并在职业岗位上工作2年以上者才有资格进入培养技术员的专科学校(FachschulefuerTechniker,作为继续教育的“技术教育”学制)。因为根据德国人的观念,要成为一个好的技术员,首先必须是一个有相当职业实践经验的技术工人。至于德国的专科大学(Fachhochschule,高等“技术教育”学制,其学历层次可相当于一般国家的大学本科)的入学条件更有特点――目前其生源主要由两部分所构成:一是经过“双元制”培训的职业教育毕业生,但他们在入学前还必须先取得专科高中(Fachoberschule,一种按职业方向划分的非完全高中学制,12年普通教育文化程度)毕业文凭,故一般都要先为此而补习1~2年;二是文理中学(Gymnasium,完全高中学制,13年普通教育文化程度)毕业生,尽管他们可以直升普通大学(Universitaet,普通高等教育学制,学历层次相当于硕士生研究生),但若要进专科大学则还须先到相应的企业中补一段职业实践的经历作为“预实习”(Vorpraxis,其具体时间和要求视不同专业需要而定,一般时间为半年左右)。这样,就使得“职业教育”与“技术教育”(包括高等“技术教育”)在层次上衔接了起来,这一经验尤其值得我们在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建立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中很好地重视。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理论知识涉及多个方面。以下是一些关于高等职业教育的核心概念和特点:
定义: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旨在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
主要特征:
职业针对性:高等职业教育以职业需求为导向,强调对职业的针对性和职业技能的培养。
大众性:高等职业教育面向广大社会群体,为社会各界提供广泛的职业技能培训。
产业性:高等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紧密相关,旨在培养适应产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社会性:高等职业教育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为社会提供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
培养目标: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这一目标强调了对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全面培养,以及对职业技能的重视。
教育模式:高等职业教育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的教育模式。这意味着高等职业教育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同时强调学校与产业、社会的紧密联系。
课程建设:课程建设与改革是高等职业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与难点。课程设置应突出职业性,注重实践性和理论性的结合,以满足职业需求为导向。
师资队伍和实训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和实训基地建设是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优秀的师资队伍和先进的实训基地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和实践条件。
改革方向:以就业为导向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方向和突破口。这意味着高等职业教育应更加关注就业市场的需求,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和职业竞争力。
此外,高等职业教育还包括专科、本科、研究生等多个层次的教育,形成了相对完整的职业教育体系。通过不断改革和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建设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请注意,以上内容仅涵盖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理论知识的部分方面,如需更详细的信息,建议查阅相关书籍或咨询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