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一词在古代已包含有什么

2025-02-25 12:58:47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道德一词,在汉语中可追溯到先秦思想家老子所著的《道德经》一书.老子说:“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器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其中“道”指自然运行与人世共通的真理;而“德”是指人世的德性、品行、王道.在当时道与德是两个概念,并无道德一词.“道德”二字连用始于荀子《劝学》篇:“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在西方古代文化中,“道德”(Morality)一词起源于拉丁语的“Mores”,意为风俗和习惯.
  道德:
  道:本意是客观真理,即自然界的构造、运动、变化等规律,社会的客观发展和变化规律,人的生老病死等规律,是自然存在和发展的规律.它客观存在,左右社会和人类的发展.顺应它去发展,社会才能健康和谐、人才会健康幸福、自然界才会长足存在.
  德:的本意为顺应自然.社会和人类需要发展.在不违背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去改造自然、发展社会、发展自己的事业.
  也是遵循不违背“道”去适应自然,改造自然从而使社会,自然界和人类能长久发展、和谐共存.
  道和德统一到一起就是道德,人们按“道”的规律去做事、处事,就是有“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