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庆龄(1893~1981)1893年1月27日,宋庆龄诞生在上海一个牧师兼实业家的家庭。她的父亲作为孙中山的朋友和同志,是她的第一个启蒙老师。少年时代,她即负笈异域,在美国接受了“欧洲式的教育”,受到民主主义的洗礼。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专制统治,使她对祖国的独立、自由、民主和富强满怀憧憬。父亲源源寄来的书信与剪报资料,在她的心中与孙中山领导的革命事业架起了桥梁。然而,共和国在摇篮中被扼杀,革命的大潮已经消退,宋庆龄学成归国改革和建设祖国的抱负无由施展。她径直到流亡的革命党人集中的东京,不久即担任了孙中山的助手,开始了她长达70年的革命生涯。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宋庆龄长期承担了大量的国务活动。与此同时,她把许多精力投入妇女与儿童的文化、教育、卫生与福利事业中。之后她一直担任中华全国民主妇女联合会名誉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妇女联合会名誉主席和中国人民保卫儿童全国委员会主席职务。1950年,她被选为世界和平理事会理事。1952年,被选为亚洲及太平洋联络委员会主席。
1981年5月14日,宋庆龄患的冠心病、肝癌及慢性淋巴性白血病病情恶化。1981年5月29日20时18分病逝于北京。
1900年,革命先驱孙中山回国发动“惠州起义”,途经上海,住在宋奶奶的家中。孙中山和宋奶奶的父亲是好朋友,经常畅谈如何打倒清政府,探索救国的道路。这一年,宋奶奶只有七岁。有一次,宋奶奶直率地问孙中山是不是革命党?孙中山痛快地说:“是呀!”反问她问这个干什么,宋奶奶出人意料地说:“我跟你一道去革命好嘛!”孙中山开心地说:“你还小,你现在要读书,掌握了知识,才能拯救我们的国家。”宋奶奶点点头,决心用实际行动做个革命者,学习非常勤奋刻苦。后来不仅成为孙中山的最忠诚战友和伴侣,而且是一个名符其实的共产党员。抗日战争时期,宋奶奶的名字就是一面旗帜,感召着各界人士,以各种形式参加抗战,支援抗战,揭露国民党的阴谋,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抗日,解放后,她心系妇女儿童,建立第一个少年宫,积极参加各项社会活动,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为新中国的创立和发展呕心沥血,被开国总理周恩来称为“国之瑰宝”,留下数也数不清的佳话和感人肺腑的故事。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