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意家庭理财的误区 尽管理财的概念正越来越深入人心,但毕竟理财对中国的老百姓来说还是一个全新的概念。近几年,我们在为客户进行理财服务的实践中发现大多数的居民对理财的认识还有许多误区和不足之处。在此,我们试做一些分析,希望对大家建立科学健康的理财观念,安排好家庭理财有所帮助。 (1)找个好工作,生活不用愁。 这是一个普遍的误区。我们的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和要求就是要他们好好读书,将来考上一个好大学。他们认为这样孩子今后就可以找到一份好的工作,生活也就有了保障,而对孩子却很少做哪怕是基本的理财观念和知识的灌输与培养。 但是我们看到的另一面却是:我们目前每个人的财富水平或者生活状态与我们的工资收入水平或者学历并没有正比例的关系。事实是,决定一个人的财务状况好坏的并不是他的智商,而是他的财商,也就是他的理财水平。 我们做过计算,仅靠一份好工作显然是不够的,何况从一而终的就业模式已经从我们的生活中消失了。要获得一份富足的人生,必须要做好理财才行。 (2)缺少长期的理财视野。 王先生是售楼先生。前一段时期上海的房产时常非常兴旺,他的收入也很高,每月有20 000多元。于是他有很多计划:要买车,要和太太做环球旅游等等。但他对自己的退休资金和孩子未来的教育金费从没有做安排。因为他觉得这些都是太遥远的事情,完全不用现在就操心。 实际上王先生的这种心态在高收入人群中相当的普遍。但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由于王先生工作性质决定其很难长期保持目前的收入水平。因此,王先生当前理财的首要任务就是为未来的退休生活以及孩子的教育费用做好安排。其次是将目前的日常生活安排好。最后才是量力安排买车和环球旅行的计划。 一般来说,理财的观点认为:最遥远的退休后的生活是理财的第一要务,其次是家庭的保险安排和置业计划以及孩子大学的教育费用,再其次是日常的基本生活安排和教育进修安排等,最后才是旅游等非必要的开支。这就要求我们有一个长期的理财视野和细致的统筹安排,才能够将人生理财的各个方面都做好安排,以实现一个完美富足的人生。 (3)对房地产投资的风险估计不足。 由于近几年我国某些地区房产市场较好,银行的利率又低,所以就有好多人在房地产市场投资的比重极大,而完全忽视了房地产市场的风险。其实房地产投资的风险是很大的。特别是利用了大量的贷款来买房。因为在你贷款的时候也将你投资的风险放大了许多倍。在国际上,房产投资失败是导致个人破产的重要原因。 所以,尽管在我国目前非常好的经济和市场环境下,房产投资是非常好也是非常重要的投资渠道,但是我们也永远不要忘记,风险永远伴随在房产投资的高收益的前后。 (4)忽视对市场长期趋势的把握。 推荐市场投资热点,预测市场未来的走势是各路投资专家乐此不疲的事情,也反映了这是投资大众普遍关注的问题,但效果如何大家心知肚明。从理财的观点来看,市场的短期走势是很难预测的,同时,市场的长期趋势又是较易把握的。所以一个 比较简单但是很有效的方法是:忽视市场的短期波动,紧紧把握住市场大的发展趋势,顺势而为,收获会比在市场中忙于捕捉机会的人要大得多。 (5)对养老考虑不够。 对养老考虑不足是目前我们国家百姓理财中非常突出的问题。具体表现在:完全没有意识到养老的问题,或者将养老的问题放在较为次要的地位,或者觉得养老是几十年以后的事,现在完全不用操心,或者对养老需要的资金估计不足。 中国有句话叫:养儿防老。但今后不行了。孩子今后将面临更加激烈的社会竞争和家庭负担,一对夫妻可能有四个老人需要照顾,他们就是想负担也可能自顾不暇。 所以今后养老既不是单位、国家也不是孩子的事情,而是我们自己的事情。推而广之,我们每个人的生产状态和财务状况取决于自己,自己应当为自己的生产状态负责。 我们认为养老的问题是人生理财安排中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应当是放在第一顺位安排的,而且要尽早做安排,同时要充分考虑到通货膨胀对货币购买力的影响,安排好足够的养老资金。 (6)对保险的认识不足。 人们对保险的不正确认识有很多种,其中最普遍的一种是将保险单纯当作一种投资的渠道来看待。保险有许多功能,比如:获得保障、规避风险、体现关爱和责任、合理避税、资产保全等等,当然也具有投资和储蓄的功能。但投资和储蓄的功能并不是保险的主要功能。保险只适合于长期的投资,如果是要投资,特别是中短期的投资,选择其他的方式会效率更高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