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知者是不自由的,因为和他对立的是一个陌生的世界”。黑格尔这段名言透示出知识、智慧是人们掌握、征服世界的必不可少的条件,从哲学中分离出的美学,提供给人类一种改造自然、发展自身的必要武器。而审美主体审美过程的心理曲折轨迹的展露,对于我们今天的美学研究,无疑有着深远的意义。
为了分析这一过程,我们把心理整体的流程截成几个重要阶段、以便更清楚地看出这一过程的总体特征,实际上各个阶段没有分界,意识的流动象水流一样持续不断。分成的几个阶段是:审美的感知觉、情感、想象、领悟。这些不同阶段同处于审美的过程当中,共同构成审美心理活动的丰富内容。
审美的感知觉
马克思在《1844年哲学经济学手稿》中,对人的审美感觉作了经典性论述:“只是由于属人的本质的客观地展开的丰富性,主体的,属人的感觉的丰富性,即感受音乐的耳朵,感受形式美的眼睛,简言之,那些能感受人的本质力量的感觉,才或者发展起来,或者产生出来。”
“音乐的耳朵”、“形式美的眼睛”是进行审美活动的必要前提与基础。依人类学观点,人类的全部文化史都“积淀”和“遗传”在人的“手指”、“耳朵”“眼睛”等器官上;但现代人的眼睛不同于古代人的眼睛,同时代的每一个人的审美眼光也各各不同,这样才形成审美活动的多样性与丰富性。当年莎士比亚说:“眼睛是人类灵魂的窗户”,现代哲学家维特根斯坦却说:眼睛可以威逼对方!人的五官感觉是认识过程的开端,也是审美心理过程的初始。
感觉是对事物个别特征的反映,知觉却是对事物各个不同形态、色彩、光线、空间、张力等要素组成的完整形象的整体性把握,也包含着对这一形象情感表现性的掌握。人的知觉是一种积极能动的反映,以往的经验会在内心积淀成种种图式,由环境和目的性行为造成的特定期望会决定审美主体究竟去选择哪些图式。这种期望和图式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支配人的知觉活动,使知觉选择某种事物的一个方面或几个方面,抑制、舍弃另外一些方面。
审美知觉区别于其他知觉之处在于,它并不依照人与非人、动物与植物、有机物和无机物,有用还是无用去对事物分门别类,而是按照它们揭示的情感表现性去进行组装嫁接。“枯藤、老树、昏鸦”虽各各不同,但情感表现性质相同,所以诗人把它们放在一起,抒写出悲凉冷落的情境。当人们面对一座险峻挺拔的高山时他们会感受到狰狞可怕或威严崇高,看到一条潺潺流水的小溪时又会涌起欢快轻松的心情。审美知觉表面上是迅速直接完成的,实质在背后潜隐着审美主体全部的生活和知识积累,包含着他的信仰、偏见、记忆、好恶,所受的教育,这里掺和了想象、情感和领悟。审美知觉的终极目标是创造和引向一个独立的审美世界,一个丰富的外部世界与深邃的内心世界的统一体。
情感
情感,伴随知觉直接产生,总是被审美主体看作知觉对象的一种客观性质或固有特征。如过去的“客观性质说”认为:情感是由事物自身的结构性质决定,而非人的联想或移情所致。也有时审美主体觉得是主观感情,如移情说的观点:审美主体在知觉中把自己的人格和感情投射或转移到对象之中,与对象合二为一,“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两种学说各有千秋,既有合理的地方也有偏颇之处。现代的格式塔学派提出结构同形说,比较正确地反映了审美情感的性质和生成原理。这一学说主张:外部世界和艺术形式之所以具有人的情感性质或引发审美情感,主要因为外在世界的力(物理的)和内在世界的力(心理的)在形式结构上“同形同构”或“异质同构”,两种力虽然质料、特点不同,一旦在大脑生理电场中达到融合同构,审美情感就会产生,达到物我两忘,心旷神怡的境界。
想象
想象分知觉想象和创造性想象,前者是一般审美活动中的想象,不能完全脱离开眼前事物;创造性想象则是艺术家创作过程中的想象,它可以脱离实体,在内心情感的驱动下对记忆中的形象进行改造、加工、创作出美的艺术品。
知觉想象的效应是,当人的全部心理功能都活跃起来去拥抱自然或艺术品时,当人们的心境、爱情、痛苦或欢乐与大自然完全合拍时,人的想象活动便被激发起来。这种想象的缺陷是它滞着于所见之物,想象当中包含着这一事物,想象范围不广,程度较浅。
创造性想象产生于无数次感知、大量观察和丰富经验阅历,当然还有灵感的启示。刘勰《文心雕龙·神思》篇描述道:“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其思理之致乎。”这里所谓“思”,虽指文学创作中的联想和幻想,也可以泛指一切类型的创造性想象。陆机的“精鹜八极,心游万仞”,“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对想象的作用也作了极好的形容。作家、艺术家运用创造性想象才能把僵死的材料组合集中,熔铸成完美的艺术形象。
当然,想象活动中产生的形象也并不一定是现实生活之中实有的事物,特别是浪漫主义文学中惯用夸张变形的手法。毛泽东的诗词中,巍峨高峻的乌蒙山只不过是几粒小小的泥丸,“乌蒙磅礴走泥丸”。而在唐代白居易的诗中,音乐的声音竟可以“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郭沫若“五四”精神化身的天狗形象,也是创造性想象的成功范例。
领悟
领悟的最基本层次是对不同于“实用”状态的“虚幻”状态的理解,换言之,就是要把真实生活中的事件,情节和感情与审美状态的艺术事件,情节和感情区别开来。打伤黄世仁演员的战士确有高度的阶级觉悟和革命激情,但他没有审美的感觉,混淆了生活与艺术的界限,以致闹出了笑话。
领悟的第二层含义,笼统地讲,是指对于审美对象的象征意义、题材、典故、技法、技巧程式的理解。这需要审美主体不断提高自身学识修养,扩大生活积累范围,例如:观赏京戏时,不懂京戏的整套程式化含义,就无法体味京剧的独特美感效应。
领悟的第三层意思,也是最重要的内核是,对形式中蕴含着的意味的直观性把握,意味之于形,犹如盐溶于水,虽不露痕迹,但味道已在,“言外之言”,“理外之理”,“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总之,领悟表现为对对象直觉式的领略或感悟,其中感情的感受和情感体验占有突出的位置,并常常夹杂着无意识的、非自觉的成分。
艺术家的领悟与科学家的领悟有所区别,在艺术家的“领悟”中,太阳可以是黑的(肖洛霍夫)“瘦”的(杜甫),促织的叫声象针一样尖(贾岛《客思》“促织声尖尖似针”),莺的鸣唱是滚圆的(《牡丹亭·惊梦》“呖呖莺歌溜的圆”),声音可以有气味(陆机《拟西北有高楼》“哀响馥若兰”,贾唯孝《登蜂峰四顾亭》“风来花底鸟声香”),寒冷可以有颜色(杨万里《过单竹洋径》“无声生翠寒”),灯光可以象水样冷(刘驾《秋夕》“灯光冷于水”)。这些在科学家看来近于痴人说梦,而科学研究要的是精确的观察,在大量实验基础上的假设推理,科学家的领悟更多理性的基础。
审美活动几乎调动起人的全部心理功能和各种精神力量,使它们变成为一个整体的动力结构综合地发挥作用,审美的感知因素是审美经验的出发点,领悟为它指明了方向,情感是它的动力,想象为它添加了翅膀。当这四种要素在内心依次结合,愉快的审美经验就产生了。也就是说,当内在结构进行积极调整与组合,与外在的物质结构达到契合时,内在心灵就会在美的节奏中和谐地运作,最终构成愉快的审美经验。
1)心灵美:心地善良
2)长相美:这个很肤浅
3)行为美:比如尊老爱幼,乐于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