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在提供贷款时面临哪些风险?应该采取的措施?

2024-12-16 15:31:12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成因分析
形成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原因众多: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既有内部原因,也有外部原因。本文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认为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形成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宏观经济、微观企业和银行自身。
(一)宏观经济的不利因素形成了商业银行信贷风险
作为宏观经济主体中的重要一环,商业银行的日常经济活动受宏观经济大环境的影响较大。主要体现在:
1.利率风险。利率不仅体现了资金的使用成本,还直接影响着商业银行的经营业绩。我国利率正逐步向市场化转变,再加上中国人民银行在进行宏观调控时,将利率作为调控手段之一,因此,利率的变化再所难免。利率的频繁变化会影响到资金的使用成本,也会使得银行的经营业绩发生巨大变化,从而加大了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
2.汇率风险。商业银行在进行经济活动期间,也会发生国际业务,而国际业务的发生便会面临汇率波动问题。人民币汇率正逐步走向国际化。国际金融市场的剧烈波动,汇率的大幅升水或贴水,使得商业银行在国际业务中面临的风险较大,尤其在我国商业银行缺乏国际业务风险管理经验的前提下,我国商业银行外汇贷款面临的损失较大。
(二)微观企业的经营不力形成了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
企业在生产经营中,所持有的资金不可能完全来自于自有资本,而都是采用一定的财务杠杆,通过借款来满足资金的需求,其中一部分便是银行贷款。商业银行面临的信贷风险主要体现在:
1.企业的主观短期行为。企业责与权的不对等,导致了企业的短期行为,从而造成银行贷款被不合理占用,资产无法正常流动,继而加大了商业银行信贷风险。
2.企业的客观经营风险。商业银行在发放贷款前,需要对企业的相关信息进行审核,审核通过才能发放贷款。但是,贷款发放前后,某些因素会发生变化,如产品的市场需求减少等,从而使得产品滞销,企业财务状况恶化,继而影响贷款安全。
(三)银行自身的管理不善形成了商业银行信贷风险
商业银行信贷管理机制和自我约束机制不完善。由于长期的机制原因,我国商业银行的相关管理机制不够健全,对防范贷款风险的意识不强,“重贷还轻”的思想仍存在。同时,银行可能会超过自身实力发放贷款,或者贷款对象集中在几个企业,这些企业一旦发生危机,银行贷款的风险将加大。

应该采取的措施:
(一)商业银行应该加大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分析力度
宏观经济的变化加大了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因此,培养专业的经济人才,时刻跟踪、关注宏观经济变量,及时反馈相关的信息,依据此信息,采取及时的措施手段,较少甚至化解信贷危机。
(二)商业银行应该加大对已发放贷款的追踪力度
商业银行发放贷款后,需要定期到企业检查其生产经营情况及贷款的用途。
商业银行通过实地调查研究,查阅企业的购销合同,继而判断该笔贷款是否能够给企业带来盈利。如果借款人不按合同约定使用借款,如将借款用作他处等,银行将收回剩余贷款,甚至全部贷款额,减少由于企业不能按期还款带来的损失。
(三)商业银行应该完善担保制度
银行为减少贷款风险,保证贷款安全,通常会要求借款人提供担保物或者抵押物。凡经银行发放的贷款应依法要求借款人提供担保物,办理信用担保手续或者财产抵押手续,当借款人不能按时还贷时,银行有权处理该担保物。
(四)商业银行应该健全银行约束机制,杜绝违规贷款
我国《商业银行法》明确规定:商业银行不得向关系人发放信用贷款,向关系人发放担保贷款的条件不得优于其他借款人同类贷款条件,违反规定发放关系人贷款,造成重大损失的单位,直接负责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应承担的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