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历史上,“方城”一词在楚国地理中多次出现。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
第一种,认为方城是山。据《后汉书·郡国志》记载:“南阳郡下:‘叶有长山,曰方城。’“又据《括地志》记载:“方城,房州竹山县东南四十一里。其山顶上平,四面险山峻。山南有城,长十余里,名为方城。即此山也。”
第二种,认为方城是一个关塞。据《淮南子·地形篇》记载:“何谓九塞?曰:太汾、渑池、荆阮、方城、觳阪、井陉、令疵、句注、居庸。”
高诱作注说:“方城,楚北塞也,在南阳叶。”
第三种,则认为方城是座城。在《水经注·汝水》记载:“苦菜于山东之间。有小城名方城,东临溪水。寻此城致号之由,当因山以表名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