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核聚变啊
太阳利用的是质子-质子循环,四个氢核聚变为一个氦核的途径之一,
这个反应过程是小质量、低光度的主序星的主要能源,例如,太阳现阶段辐射出去的能量90%以上是质子-质子这类反应提供的。
核聚变。
核聚变(nuclear fusion),又称核融合、融合反应、聚变反应或热核反应 。
这是一种核反应的形式。原子核中蕴藏巨大的能量,原子核的变化(从一种原子核变化为另外一种原子核)往往伴随着能量的释放。核聚变是核裂变相反的核反应形式。
核聚变,即轻原子核(例如氘和氚)结合成较重原子核(例如氦)时放出巨大能量。因为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性质,组成,结构与变化规律的科学,而核聚变是发生在原子核层面上的,所以核聚变不属于化学变化。
核聚变程序于1932年由澳洲科学家马克·欧力峰(英语:MarkOliphant)所发现。随后于1950年代早期,他在澳洲国立大学(ANU)成立了等离子体核聚变研究机构(FusionPlasmaResearch)。
核聚变是指由质量小的原子,主要是指氘或氚,在一定条件下太阳的能量来自它中心的热核聚变(如超高温和高压),发生原子核互相聚合作用,生成新的质量更重的原子核,并伴随着巨大的能量释放的一种核反应形式。原子核中蕴藏巨大的能量,原子核的变化(从一种原子核变化为另外一种原子核)往往伴随着能量的释放。
是核聚变
太阳内部丰度最高的元素是氢。在太阳中心1.2×10^7摄氏度的高温下,做高速热运动的氢核(也就是质子)可以进行一系列核反应。最重要的当属p-p反应,或说质子-质子反应。它分为三步:
第一步,Hp + Hp ----------- Hd + (e+) + Ve + 1.672×10^-13J
式中Hp代表氢核(质子),Hd代表氘核,e+表示正电子,Ve表示电子型中微子。这个步骤中释放出1.672×10^-13焦的能量,其中3.05×10^-14焦的能量被中微子Ve带走(这些能量短缺曾让物理学家们困惑了很久,甚至有人怀疑公式E=mc^2的正确性。),还有
1.367×10^-13焦的能量被正电子e+携带。这个正电子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会与电子相遇并湮灭,转化成一对 r 光子。
第二步,Hd + Hp -------He3 + r + 6.369×10^-13J
He3表示氦的同位素氦3 —— 是目前让人们垂涎三尺的核聚变燃料。这步反应释放出 6.369×10^-13焦的能量,全部被 r 光子携带。
顺便说一句,由于太阳核心的物质密度很高,所以r 光子的自由程很短。它会在各种过程中把所携带的能量转化成其他粒子的动能,也就是热能。
第三步,He3 + He3 = He4 + Hp + Hp + 14.909×10^-13J
两个氦3核聚变成一个He4核,放出两个质子。后者携带着14.909×10^-13焦的动能。
实际上,虽然6个质子参与了反应,但最终结果是4个质子聚变成一个He4核,总共放出4.12×10^-12焦能量。请注意,这个能量包括了所有的释放能量,反冲核的动能,电子湮灭能等。 碳-氮-氧 循环的最终释放能量和这里相同。
核聚变。
太阳是位于太阳系中心的恒星,它几乎是热等离子体与磁场交织着的一个理想球体。太阳直径大约是1392000(1.392×10⁶)千米,相当于地球直径的109倍;体积大约是地球的130万倍;其质量大约是2×10³⁰千克(地球的330000倍)。
从化学组成来看,现在太阳质量的大约四分之三是氢,剩下的几乎都是氦,包括氧、碳、氖、铁和其他的重元素质量少于2%,采用核聚变的方式向太空释放光和热。
扩展资料
核裂变和核聚变两者的区别:
1、变化过程不同:
核聚变就是小质量的两个原子核合成一个比较大的原子核,核裂变就是一个大质量的原子核分裂成两个比较小的原子核。
2、释放的能量不同:
核裂变虽然能产生巨大的能量,但远远比不上核聚变,裂变堆的核燃料蕴藏极为有限,不仅产生强大的辐射,伤害人体,而且遗害千年的废料也很难处理,核聚变的辐射则少得多,核聚变的燃料可以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核聚变要在近亿度高温条件下进行,地球上原子弹爆炸时可以达到这个温度。用核聚变原理造出来的氢弹就是靠先爆发一颗核裂变原子弹而产生的高热,来触发核聚变起燃器,使氢弹得以爆炸。
但是,用原子弹引发核聚变只能引发氢弹爆炸,却不适用于核聚变发电,因为电厂不需要一次惊人的爆炸力,而需要缓缓释放的电能。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太阳
太阳是核聚变产生的能量,核电站是核裂变的
质能方程
E=mc^2质量亏损,转化为能量,裂变就是重核分裂成质量较小的核,释放出核能的反应,
而聚变是把轻核结合成质量较大的核,释放出核能的反应。
望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