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本三国志》 新星出版社
近日,由于新版《三国》电视剧的热播,关于该剧和三国历史的讨论,成了一个热门话题。图书出版界最近也出版了几本“三国书”,其中包括日本作家陈舜臣的《秘本三国志》,对于这本书,书评者们可谓仁者见仁,不屑者、追捧者均大有人在。究竟一个日本史学家是如何解读这段历史的呢?
陈舜臣不懂中国人
这真是一本让人抓狂的三国小说。你能想象,一本关于三国故事的小说,写了四分之一,“桃园三结义”才姗姗来迟,而且是刘关张偷偷摸摸地说糊话而已?写了一半篇幅,诸葛亮还没有登上历史舞台,隆中对也没有了?
可是,赫赫有名的日本历史小说家陈舜臣先生的《秘本三国志》办到了。在他笔下,刘、关、张、诸葛亮等都是配角,五米道、少容、陈潜才是绝对的主角。五米道教简直就是三国时期的FBI,其信徒与分支机构四通八达,密布于全国各地,收集各类时局、战况、人才等情报。而五米道掌门人张鲁之母、教母“少容”莫名其妙地横空出世,欲成为天下百姓的精神教主,拯救黎民于苦海;她几乎能够三言两语间,就左右董卓、曹操、孙坚等天下霸主的思想意志与决策,真是让人叹为观止。其养子“陈潜”简直就是纵横家再世,通晓天下大势,交游天下豪杰,神通广大,游刃有余。
我想,陈舜臣先生的写作初衷是以弱势群体的视角,假借五米道之名,参透东汉末年弱肉强食的乱世中百姓的生存、处世之道。但是,我觉得这样的安排有点离题了。陈舜臣先生突发奇想,将“少容”、“陈潜”这样莫须有的人物,打造成三国历史中不可或缺的楔子人物,成为全书的重要叙述者,我实在没法苟同。
日本人可能永远都无法理解中国人的思想与情感,也永远不明白乱世百姓心中的期盼。三国时代,豪杰辈出,应该会有很多精彩的故事可以写。可是,《秘本三国志》是如此平淡,看不出任何扣人心弦的斗智斗勇的故事。 ———黑居易
从不服气到心悦诚服
陈舜臣的历史小说,很诡异,《秘本三国志》尤其如此。
表面上看,日本人写历史文学老实得有点愚蠢,史实之翔实、细节之推敲,完全是把正史的考据功夫,放到了文学头上,然而,即使功夫下足,也绝不留半分痕迹,更不会跳到情节之外,做出一副给你介绍背景知识的姿态,吊吊书袋,自我卖弄一番。
但从骨子里说,他们的历史文学又很不老实,因为在细节丰富的基础上,他们总会将人物重新解读,并将事件发生的逻辑完全颠倒过来,让你觉得,在历史的框架下,他讲的完全是另一个故事……
这样的解读,初读多少让人有点不服气,然而,陈舜臣的魔力就在于,最终他总能让你心悦诚服。从“怎么可能”的反诘,到“原来是这样的”的开释,“三国”突然变得丰富了,原来它还有另一个逻辑,还有另一个被我们忽略的世界。 ———北晨
一本真正的小说
陈舜臣是用侦探思维来重新组合历史的,坦率说,我并不喜欢这种方法,但我相当佩服这种勇气。这是多数中国小说家没有的勇气,也是不少中国读者绝不会宽容的写法。
然而,小说必然是智慧的,是感觉的,是不庄重的,是任性的,它有自己的逻辑,只要能给我们完全不同的感受,就是好小说。可怕的到是,我们的感情已经被习惯所绑架,所以我们总执着于关羽应如何,张飞应如何,历史应如何……难道我们不是在看小说吗?为什么我们不去想小说应如何,想象力应如何?写法应如何?
喜欢也罢,不喜欢也罢,总之,这还算是一本真正的小说。
———唐山
三国时代,豪杰辈出,应该会有很多精彩的故事可以写。可是,《秘本三国志》却是一部三国花边故事集。
至于陈舜臣在书中所要表达的三国精神与主题,更是与我的理解迥然不同。
武,乃止戈。武力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化干戈为玉帛。如果能想清楚这层意思,武力才能导向善的境界。为什么千百年来,关羽被封为圣人、英雄,诸葛亮被推崇为智慧的化身?那是因为他们坚持内心的道德原则,坚持理想与正义。在乱世中,生灵涂炭,仁义礼智信这类美好东西都扛不住残酷现实的捶打,背信弃义者大有人在,吕布之流就是典型。而关羽过五关、斩六将,回到了刘备身边,忠勇信义,感天动地。可是,《秘本三国志》却说关羽之逃,其实是曹操与关羽合谋主演的一出双簧戏。
在乱世中,力量的角逐很重要,拥有实力与拳头者可能成为英雄。曹操逐渐成为逐鹿中原的霸主,靠的是智谋与武力,靠的是爱才如命、用才至神。但是,曹操的凶残也是显而易见的。在徐州刺史陶谦的地界,曹操之父曹嵩为歹徒所害,曹操假借报杀父之仇的名义,行征伐屠戮之实,其心可诛。可是,《秘本三国志》从天下大局出发,认为曹操的凶残复仇固然不对,却可以原谅。曹操的才能是举世无双的,曹操的霸业更是必须举双手双脚无条件地支持,所以以“少容”为教母的五米道仍然支持曹操不折手段地完成霸业。
相比而言,陈舜臣认为,刘备的仁厚也掩盖不住虚伪、阴险、狡诈的本质。陶谦让徐州给刘备,刘备自知能力有限,竟然让少容作证,与吕布玩了一次乾坤大挪移游戏,将徐州拱手送给了吕布。再如,刘备被曹操打败,逃往袁术帐下,竟然被陈舜臣理解为一次卧底之旅,原来这一切都是曹操刻意安排刘备到袁术那里卧底,搞垮袁术的。此后,在官渡之战中,刘备的挑拨离间、通风报信,为曹军大胜立下了汗马功劳。这些阴谋论实在太匪夷所思,着实让我大开眼界。总之,怎样能把刘备抹黑,就尽情地虚构。
在三国中,为什么最强大的魏国最先灭亡呢?(晋篡魏,魏最先亡)因为缺乏仁义道德的支撑,所谓的强大也掩盖不了外强中干的虚弱本质。为什么最昏庸的刘禅仍能得到诸葛亮尽心尽力的辅佐呢?因为有了仁义道德的熏染,祸起于萧墙的故事只能是传说。不管历史真实如何,疑问在我心中盘旋,却无人回答:如果刘备真是如此阴险狡诈之小人,关羽、张飞怎会心甘情愿地誓死追随?如果刘备真是如此阴险狡诈之小人,又怎会不忍心弃百姓而自逃?
我在想,真正的英雄应该是心系苍生的仁厚之人。这恐怕是我与陈舜臣思考角度的不同所在吧。或许,他从三国中看到了崇尚丛林法则的天下,而我从三国中看到了仁义道德的可贵与重要。如果丧失了原则与道德,天下一统又有何用?如果沦丧为动物,人类社会靠什么来重建?
然而,在国人眼里,陈舜臣是日本史学界的一面旗帜,治史多年,撰述颇丰,作品高产,可谓功成名就。如今,来到大陆,也是一味地热捧。我却必须说: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须知,如果不能融入自己的心灵体验,不能真正理解中国人的思想与情感,只是一味地在故纸堆打滚,是无法认识并还原真正的三国历史的。太史公有云:“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与这个要求相比,日本三国研究史学界还有漫长的路要走,国人当有这份自信,切不可随随便便拜码头。
历史就像是一名记性不大好的老人,尽管有很多刻骨铭心的事情会永远刻在它的脑子里,使它难以忘怀,但被它忘记的事情却往往多上百倍。因此,每当人们向历史老人询问一些过去的事情时,历史老人也是含含糊糊的,它也许会告诉你曾经发生过什么的,但是怎么发生的,恐怕就再也记不起来了。而那丢失的记忆,便成为了好奇的人们想要拼命了解的谜团。除了有专门的历史学家,用了严谨科学的方法四处求证,试图还原出历史老人脑中那一块块丢失的记忆拼图外,还有一种小说家,却喜欢把自己关在自己的大脑里,以己度人,想要用自己手中的笔,把那一块块的历史碎片之间拼接起来,然后大声的宣布:瞧!这就是我创造的历史!
就像是日本作家陈舜臣在《秘本三国志》一书的后记中所说的:“无论如何这都是我的三国志故事。”
确实,尽管三国的故事无论是中国还是在日本都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但陈舜臣仍然创作出了一段独特的三国历史。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出身于推理作家的缘故,陈舜臣与其他历史小说家富于想象的笔法不同,一方面,他对于现存可考的三国史实尊重到无以复加的程度,另一方面,对于历史记载中缺失的部分,则将自己当成了一名历史侦探,用归纳演绎的方法大加推理,试图揭开三国历史中的种种谜团。于是,读者便会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断惊呼:哦,原来是这个原因,刘备才离开曹操的啊!原来是这个原因,袁绍才失败的啊!原来是这个原因,诸葛亮才北伐的啊!等等等等!煌煌六十万言,生生将一段机谋诡谲的三国历史,演绎成了一部摆不上台面的秘密外交史。但见各类政治掮客在各个集团间穿梭往来,暗通曲款,操纵群雄于股掌之间,以达一己之私。而其中为作者所着力描写的,便是当时地处巴蜀的五斗米教集团和刚刚进入中原的佛教集团。作为两个没有任何政治和军事实力的弱小团体,如何在乱世中不至湮灭,并且能够有所发展,便成为了它们的首要任务。于是,它们便游走于各个诸侯之间,进行着种种的政治投机,希望能够像不倒翁一样左右逢源。黄巾军?不得罪!董卓?支持!曹操?大力帮助!孙权?不能怠慢!刘备?投桃报李!于是,在漫长的乱世中,伴随着无数的英雄豪杰黯然谢幕,五斗米教的不老教母少容却活到了最后,而佛教在中原,影响也是越来越大。
从历史的历程来看,佛道二教在中国的发展壮大,显然并非如《秘本三国志》中所描述的,是政治投机的结果。而且,与西方不同,中国从来就是一个政教分离的国家,不论佛道,极少有能够染指世俗政权的时刻和机会,除了个别僧侣外,它们对中国政治的影响也是微乎其微的。但当身为日本人的陈舜臣来看待那段残缺不全的历史时,却明显有着与中国人迥然不同的想法,也很难说,这不是出于一个在夹缝中生存的小国的天然心态。
有句俗话,叫做“神仙打架,凡人遭殃”。如果大家一团和气还好办,但是大国和大国之间一旦干起仗来,夹在大国之间的小国家就难受了,轻易便会被流矢所中,对于大国来说不过是擦伤点儿皮的小事儿,对于小国可能就是伤筋动骨一百天的大事儿了。因此,如何在大国间生存,便是小国必须具备的政治智慧。做得不好,便是四面树敌,下场可怜。譬如波兰,地处德国和前苏联之间两大强国之间,却左支右绌,苏德两国,莫不是它的仇家,后来竟然被两国所瓜分。虽然时人常慨叹波国命运之多劫多难,但又同时被讥为“大国的擦脚布”。“国小而不处卑,力少而不畏强,无礼而侮大邻,贪愎而拙交者,可亡也。” 韩非子的这句话,足以为其做注。相比而言,日本也是强邻环视,地处中国、俄罗斯和美国三大强国的环视之下,却着实是长袖善舞,既能忍气吞声于俄美,又能在中国力拙时便宜占尽,中国力强时款款示好。虽然台下动作不断,却又台上笑颜相向。可谓深谙小国外交之道。
就如同《秘本三国志》中的五斗米教,交好于各大诸侯,却又能奇迹般地各不得罪,无论走在哪里都被奉为座上宾。唯一可惜的是,这离中国的三国实在是想去太远了,更谈不上是秘史。尽管和《三国演义》相比,《秘本三国志》中所用的真实史料更多,也更为尊重史实,但就好像中国人仅仅用油盐酱醋这四样便可炒出一盘中国菜来,而对于外国人来说,无论再使用多少中国的食材,炒出来的,恐怕也是他的本国菜吧。
而熟悉三国历史的读者,看到这本书中曹操与刘备的密谋,诸葛亮与司马懿的密约等等臆想的情节,恐怕会真的忍不住哭泣吧!中国人的智慧,何时如此不堪过啊!
这书不看也罢。
图书信息 书 名: 秘本三国志
作 者:陈舜臣王昱星
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年05月
ISBN: 9787802258341
开本: 16开
定价: 69.00 元
内容简介 《秘本三国志(套装全2册)》共六卷。从黄巾起义始,以魏、蜀、吴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终。作者作为日本一代史学大家,其史观自然与国内多有不同,相较而言,更为客观也更见理性。陈舜臣对史料的独特解读所形成的三国史观,既不尊刘,也不尊曹,从而能够比较客观自然地按照历史发展的脉络来铺陈。正像作者自己说的:“不论这部书的好坏,在这里只是想说明,这本三国志故事是由陈舜臣本人创作完成的。”作者简介 作者:(日本)陈舜臣 译者:崔学森 等 注释 解说词:丁子承 王昱星
陈舜臣,日本著名历史学小说家、作家。1924年生于日本神户,祖籍中国台湾。在日本历史小说上与司马辽太郎并称双璧;日本推理小说史上,首位三冠王(江户川乱步奖、直木奖、推理作家协会奖)。通晓五种语言,作品常呈现无国籍的宏观视野。创作《成吉思汗》过程中,作者经历中风、神户大地震等重大人生挫折,期间从未停止写作,在右手不得动弹时,仍坚持用左手写作。 1961年以小说《枯草之根》荣获日本第七届“江户川乱步奖”一举成名;之后发表《三色之家》、《弓屋》、《愤怒的菩萨》等小说,以严谨的结构和独特的风格确立了在日本推理文学界的地位。1969年以《青玉狮子香炉》获得代表日本大众文学最高荣誉的直木奖。此后开始转向历史小说创作,先后出版了《小说十八史略》、《甲午战争》、《太平天国》、《耶律楚材》、《秦始皇》、《郑成功》、《成吉思汗》、《鸦片战争》、《诸葛亮》、《秘本三国志》、《小说李自成》等历史小说名篇,以其博学多识和丰富的想象,赢得广泛赞誉,一次次掀起日本读中国史的热潮,由此成为日本家喻户晓的历史小说大师。图书目录 第一卷
黄天当立
月氏美女
曹操东归
洛阳入我斛
铁骑去白波
唯余白马寺
第二卷
风姬之舞
蜀道行
日落岘山之西
偶有天晴
雷动于天
流浪将军
第三卷
泰山鸣动
天日因此暗淡
消失于黄河之上的女子
又见混战
英雄辈出
红颜祸水
第四卷
单恋之殇
刘备叛曹
当渡黄河否
三分天下之计
少公子一马当先
魂断白狼山
喜得军师
第五卷
火映赤壁天
乱世的花嫁
战云西飞
时值建安十八年
皇后的密信
悲风长鸣
关羽败走麦城
第六卷
悠悠四百年
巍巍白帝城
西南风疾
挥泪斩马谡
丞相奔忙
梦断五丈原
后记
……
只能去买了,,,,,,网页上没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