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著名的政论散文家有贾谊、晁错、桓宽、刘向等。
1.西汉初政论散文取得很高成就,特点有:
(1)适合当时政治需要,目的在于巩固当时大一统的中央集权;
(2)社会处于封建社会的上升时期,作者有着强烈的时代感,文章感情充沛。
(3)受战国学术风气的影响,重视修饰渲染,有纵横家遗风。
总之,西汉政论散文继承先秦散文优良传统,研究现实政治问题,文风纵横驰骋,意气风发,颇有战国纵横家气息。
2.西汉初政论散文代表作家有:
(1)贾谊 前200-前168,是荀子的再传弟子,西汉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和文学家,曾被贬长沙王太傅。有作品五十八篇,刘向编为《新书》,现已不全。
贾谊最著名的作品是《过秦论》,“过”有两种解释:指责;秦的过失。一般取第二种解释。
该文开史论之先河,中心思想是总结秦代兴亡的历史原因,分上中下三篇:
上篇:分析秦统一六国而又迅速灭亡的原因;
中篇:剖析秦国建立政权之后没有采取正确的政策;
下篇:说明秦王子婴在陈涉吴广起义时不能审时度势缺乏驾驭时局的能力。
(2)晁错 ?-前154 代表作《守边劝农疏》、《论贵粟疏》,主张募民备塞防御匈奴入侵,并关注人民的贫困生活及其原因。
西汉后期政论散文值得一提的有桓宽的《盐铁论》。
贾谊(前200—前168),汉族,洛阳(今河南洛阳东 )人,西汉初年著名政论家、文学家,世称贾生。贾谊少有才名,十八岁时,以善文为郡人所称。文帝时任博士,迁太中大夫,受大臣周勃、灌婴排挤,谪为长沙王太傅,故后世亦称贾长沙、贾太傅。三年后被召回长安,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坠马而死,贾谊深自歉疚,抑郁而亡,时仅33岁。司马迁对屈原、贾谊都寄予同情,为二人写了一篇合传,后世因而往往把贾谊与屈原并称为“屈贾”。
贾谊著作主要有散文和辞赋两类,深受庄子与列子的影响 [1] 。散文的主要文学成就是政论文,评论时政,风格朴实峻拔,议论酣畅,鲁迅称之为“西汉鸿文”,代表作有《过秦论》、《论积贮疏》、《陈政事疏》等。其辞赋皆为骚体,形式趋于散体化,是汉赋发展的先声,以《吊屈原赋》、《鵩鸟赋》最为著名。
资料来源:贾谊-百度百科
汉代著名的政论散文家有贾谊、晁错、桓宽、刘向等。
西汉初政论散文取得很高成就,特点:
(1)适合当时政治需要,目的在于巩固当时大一统的中央集权;
(2)社会处于封建社会的上升时期,作者有着强烈的时代感,文章感情充沛。
(3)受战国学术风气的影响,重视修饰渲染,有纵横家遗风。
总之,西汉政论散文继承先秦散文优良传统,研究现实政治问题,文风纵横驰骋,意气风发,颇有战国纵横家气息。
代表作家:
(1)贾谊 前200-前168,是荀子的再传弟子,西汉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和文学家,曾被贬长沙王太傅。有作品五十八篇,刘向编为《新书》,现已不全。
贾谊最著名的作品是《过秦论》,“过”有两种解释:指责;秦的过失。一般取第二种解释。
该文开史论之先河,中心思想是总结秦代兴亡的历史原因,分上中下三篇:
上篇:分析秦统一六国而又迅速灭亡的原因;
中篇:剖析秦国建立政权之后没有采取正确的政策;
下篇:说明秦王子婴在陈涉吴广起义时不能审时度势缺乏驾驭时局的能力。
(2)晁错 ?-前154 代表作《守边劝农疏》、《论贵粟疏》,主张募民备塞防御匈奴入侵,并关注人民的贫困生活及其原因。
西汉后期政论散文值得一提的有桓宽的《盐铁论》。
文章的中心论题,是总结秦王朝覆灭的教训,为新王朝提供统治的良策。文章大量使用排比、对偶句式,感情充沛,雄肆磅礴,既保留有战国游说的余风,又有儒家思想倾向.
代表作家:贾谊、晁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