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完成一篇1500字的论文,是关于电影<十七岁的单车>和好莱坞大片的区别,拍摄,场面等等方面

2024-12-26 16:56:11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十七岁的单车》:颠簸在喧闹都市中的单车

记得上大学电影赏析课的时候,上课老师用“无言”两字说出他看这部作品的感受。我当时就纳闷了。主要是以前就上过这老师的其他课,业余时间也和他交流过这方面话题,平常的他都能侃侃而谈,怎么现在就“无言以对”了?当时也就怀着这样纳闷心态问了这方面一个愚蠢问题,他沉思了几秒钟说,你还是看过电影在发表意见吧!当时心里还是很不服,至少也要给个理由先。谁知道,在我看完这部作品后,对自己刚从那般表现还是感到惭愧。最后,交期末影片观感的时候,我还是下定决心些这片观感,一是承认自己的无知,二是观后心态的释放。

本来今天是懒得写东西,就是在某处看到有人讨论该片子,觉得好奇就前去看了下,也讨论了些,忽然想起大学里的一些破事,其中就包括上面提到的那件。想想还是再写一篇,当时写的也比较随意,并没有深入阐述片中现象,现在想想还是完成这个心愿。在不同的年龄,不同的环境,对一部片子的理解也是不同的,即使大趋势是一致的,表达重点也是不一样的。下面文字纯属凭着记性写的,本人记性就那样,大家讲究。

《十七岁的单车》故事内容极为普通,视角锁定在北京大都市里打工的一个农村小伙,透过他的视角来阐述城里人对农村人的态度和看法,从中挖掘出可以讨论话题价值和社会问题,他想通过这个作品唤醒人们潜在意识,在不断撮合和磨合中逐渐改变对待异乡客和农村人的态度。王小帅拍摄这部电影全都来源于他的个人经历,那个农民小伙遭遇的问题有他身上的所以,那小帅城市小伙也有他身上另一处缩影,两个人,出身不同,为何会有如此不平等遭遇?这片充分展露地方人潜意识中所埋下排斥感和不平等地位。这是老祖宗烙下来的毛病,而我们却在不知不觉中展露出来,并且发扬光大。

农村小伙来趟大城市真不容易,找人不容易,处事不容易,办事更不容易。导演没有交代他找工作的经历,就从“土里土气”的影片开头就可以看到这点,他们的“土”带有浓重中国乡土味气息,和“大城市”的“城市”味道相背离。他的诚恳和踏实反映在工作上,他的“老实巴交”反映在与他人谈话上。说实在,对于这样一个农村小伙来说,工作和女人是他想的事情,只要有个铁饭碗,能为家里挣点钱,然后娶个媳妇儿回家过日子,这就是他们最幸福最有理想的生活。工作有了,单车也有了,媳妇儿还没,不过可以偷看,瞧瞧那眼睛直的,瞧瞧那老实样子,真是凝聚农村这块所有特有和气质的化身,并且还有那倔脾气,嘿!你还真说,这小子就是个代表。

随之单车丢了,镜头转向一个生活在胡同里的小伙子,是他用了他老爸的几百元钱在二手市场上买了这辆“被盗自行车”(影片也没说是不是那辆,反正那倔小子就认定是)。这小伙子也很单纯,处在青春期的他只想完成自己的梦想,那就是能和哥们几个一起玩自行车,谈谈青春期恋曲什么的。然而,生活的残酷和困苦又是另一番天地,在家中受气的他一直都没得到父母的关爱,他用和哥们闲暇玩乐的时间打发这些苦恼,唯独是在他们中他有地位,有友情,把烦恼统统抛在脑后。再来点甜蜜的爱情,那可真是人间仙境,大家眼中崇拜的人物,竖起大拇指参赞的人物。这份虚荣心,在那段青涩日子中是最幸福的,也是最难忘的。

两个不把干的人搅合在一起,用这辆单车来联系,这里可以看出导演技巧所在。而后面故事的发展,也是用单车作为桥梁,在你骑他抢之间展开故事内容,随着其他人物陆续参入,改变两人之间关系也随之变化,由瓜葛到好伙伴,这一切切都在慢慢改变。或许,这部电影就应该在这里打住,留下给我们美好的回忆,给这段艰苦的岁月画上灿烂一笔。

只可惜,社会就是这么现实,后面发生的惨剧还是把这个话题抬了上来,弱者的无助和无奈在片中大有展露之地。比如:在农村小伙算账的时候,明明他自己算清了,反倒在那里就差个70元钱,不就是摊点小便宜,收了70元钱,你不明天一趟这片就撇清了吗?反倒对于他来说,一分分钱都是不易,特别是对于农村人来说,那是他们用血汗赚来的。看到先前他自己写第一个“正”字的一话时候,来回多次的涂抹也袒露出他工作不容易。还有在进澡堂那段,完全是农村人不懂事,不上道,一个“张先生”就稀里糊涂弄了一次澡,出来对质时,店员态度、老板语气、门卫拦下,都是正常举动,发生在这里,总觉得不是个滋味。随后单车被偷,更是给倒霉的他增添一些悲剧色彩。随后遭遇都反映出城里人对农村人的一种藐视和态度。这些看似生活常态,但寸里行间都看出他们的不公和可怜态势,他们没有为自己伸张权利的能力,他们只有继续工作糊口养家。

其实,这里有人就问了,他干嘛执着于那辆自行车呢?这里我自己有些感触。这辆自行车是他第一份工作所换来的物品,就像我们过生日得到礼物那样兴奋。但对他而言,这可能是第一份礼物。我们在过生日时候,常常对第一份礼物尤为重视,把很多东西都寄托在这上面。特别是他,他会把某种特别感情融入自行车中。他寄托着工作,也寄托着希望。因为有了这辆车,他才能工作,才能有钱赚,才能混饭吃,才能继续生活。没了这辆车,也就少了生活的动力,不仅仅是工作失去,连人生目标都失去了。这也就理解为什么发现车后他又找回了原先动力,为什么在寻找时候还会偷辆非常相似的单车,这仅仅是他求碗饭吃,过日子糊口的唯一希望。对于他来说,找其他工作可以,却少了骑在单车上拉风的感觉,少了这段成长岁月的滋味,而且他还要面对更加严峻的找工作旅程,说不定还找不到这样的工作,对于这个手无寸铁,也无什么亲人的他来说,唯有找到才是最大的目的,他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这辆单车上。

单车对他来说是工作和生存希望,有了这个他就可以继续干下去,然后娶个类似周迅饰演那个保姆一样的女人回家过日子,很简单也很幸福的梦想。他为了这个梦想也复出了很多代价,包括他被人殴打好几次,随后签订“合作协议”等等。他一直都处于弱势,他受到的不公并没有在社会中引起多少注意,他还是和以前一样工作生活,渐渐潜入北京人海的自行车中。

片中插入失恋这一环节只是给最后的悲剧性色彩增加一些驱动作用,随之的挨砖头则成了悲剧的最大导火索。在两拨人马汇聚在一个死胡同那刻,惨剧也就随之成立。在两人受惊屈辱挨打后,自行车的变形则成了影片最为惨痛的象征品。这是男孩在北京打工这段日子的心血,在几分钟的时间里,就变成这个样子。自行车能修好,但人心却始终不会符合,这样的伤痛会伴随他一辈子,直至死去。片子结尾的蒙太奇效果使用非常出色,配上哀悼音乐,仿佛他的失落和绝望在此刻展现,随着伴随这变化和成熟也在他哀思的面容里看到一丁点,随后消失的定格也给人沉痛思考。

有人说,中国人太容易被感动,泪点太低,特别容易被煽动,这样事件还有很多,大大小小地方都有,已是“中国特色社会现象”。确实,人心麻木已成定局,我们不是不想帮,而是帮不起,外加众多错综复杂条件和能力限制,很多人都是有心无力使不上劲。我们必须要坦然面对这些现实,用多种方式唤醒沉睡已久的热心,不然,人心已死,社会已亡,我们苟延残喘生活也是毫无价值。社会的冰冷不止在于环境,还在于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