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放在国与国之间也是这个道理。但南亚大国印度,可不这样想。自从上世纪五十年代独立以来,就一直对周边邻国耀武扬威。不仅肢解了巴基斯坦,吞并锡金。对于独立主权国家尼泊尔和不丹的外交及军事,也是横加干涉,指手画脚。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今年以来,继巴基斯坦率先打掉印度9架越境无人机后,尼泊尔也突然关闭了境内甘达克水坝闸门,切断了通往巴齐亚河下游印度方向的水源,此举直接导致印度北部地区,生活和灌溉用水出现严重短缺。
紧接着,不丹又以抗击疫情为由,也封锁了边境,关停了流向印度阿萨姆邦的灌溉渠。近25个村庄、6000多农民面临水荒。
这些年来,印度人在不丹和尼泊尔,一直都像在自己家一样,横冲直撞。两国境内的自然资源,也是随意使用。为何这次,两个小国不再顾及印度感受,不约而同向它叫板,切断通往印度的水源呢。
(入侵锡金的印度军)
一、贪婪的英国继承者。
其实在二战之前,印度一直没有什么值得炫耀的历史,从孔雀王朝到英属印度,都处于外族的侵略统治之下。直到英国人退出,印度才顺理成章继承了英国人的殖民成果,开始当家作主。
1947年,印度刚刚独立,就跑到锡金,宣布继承英国的宗主国地位。可怜锡金王室才为独立兴奋两天,就不得不和霸道的印度,签订《维持现状协定》,继续沦为印度的附庸国。
印度的目的可不只是控制锡金那么简单,它扶持锡金国大党,发起不合作运动,要求王室进行改革。同年5月9日,
国大党
政府正式成立,遭到锡金王室反对。
1949年,印度入侵锡金,接管锡金政府,并委任印度拉尔为锡金首相,开始实际控制锡金。1975年,印度军队突然发动政变,解散锡金王室卫队,软禁了锡金国王,还从印度拉来大帮民众,冒充锡金民众搞所谓的公投,将锡金吞并为印度的一个邦,锡金国王不得不流亡海外。
(不丹国王夫妇迎接印度总理)
二、傲慢的南亚霸主。
接着,印度将贪婪的目光转向不丹,在威逼利诱之下,看到锡金前车之鉴的不丹,只得在军事和外交上,接受印度指导。而且外贸只能和印度对接。这样一来,不丹的民生和生产依赖于印度,虽然没有被吞并,却沦为印度的附庸国。
印度对尼泊尔也垂涎已久,吞并锡金后,尼泊尔三面处于印度的包围之中,但尼泊尔不仅是联合国成员国,还是个有血性的民族,连英国当年都没有将其征服,印度自然也不敢轻举妄动。
于是印度利用尼泊尔没有出海口的缺陷,一直在对外贸易和经济上对其进行压制,动不动就搞油气断供,物资禁运,弄得尼泊尔国内常常缺油断气,抗议不断。
怒火中烧的尼泊尔大使阿帕德海耶曾说,如果印度方面欺人太甚,在物资采购上,尼泊尔只能转向其它国家。
(尼泊尔和印度的军事对峙)
三、四面楚歌的大国梦想。
为了制造摩擦,给武力侵占找借口,印度还在尼泊尔争议区域修起了公路,并且还将其划到印度境内。一直忍气吞声的尼泊尔终于忍无可忍,为了阻止印度的嚣张气焰,尼泊尔也在争议地区修建哨所,和印度进行军事对峙。
接着尼泊尔政府发布了新的行政地图,将这块争议地区归入尼泊尔的国家版图,一改过去软弱的态度。很显然,这次尼泊尔不打算再退让,决心和印度干到底。
正是由于印度的步步紧逼,尼泊尔最终转而向我国靠拢,主动提出和我方合作,在其境内修筑铁路公路,以便从我国采购油气及物资。
为了不再受印度要挟,尼泊尔还将电力、通讯网络等基础设施建造权,交给我国,有了这些底气后,尼泊尔对于印度的狂妄傲慢,态度开始强硬。
于是,在印度境内疫情愈演愈烈,干旱日益严重的关键时刻,尼泊尔切断了印度的水源。而不丹小国也紧随其后,用行动表达自己紧跟尼泊尔,反抗霸权的开始。
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过去敢怒不敢言的北方小国,随着对外贸易关系的正常化,不再惧怕印度的禁运和制裁,终于群起反抗。有着大国梦想的印度,现在真可谓孤立无援,四面楚歌。
因为不丹对外面的贸易逐渐在向正常发展,它不想再受到印度的挟制,想独立发展。因而它切断了印度上游的水源,向它发出挑战。
不丹的高山积雪融化形成的河流流向印度东北部地区,是当地水源,两国又合作一条灌溉渠来灌溉水稻,因为印度的疫情严重,不丹关闭了两国口岸,也意外切断了灌溉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