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构(宋高宗)是个怎样的皇帝,他跟赵佶(宋微宗)比怎样?

2024-12-22 19:42:39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宋高宗赵构(1107-1187),字德基,宋徽宗第九子。靖康元年(1126)正月,金兵围汴京,邀亲王宰臣议和军中,钦宗命其出使。后为河北兵马大元帅,有士卒万人。次年,汴京城破,徽钦二帝被俘北去,皇室男女老幼尽被虏走,北宋王朝灭亡。构在外组织勤王兵马,于南京(今河南商丘)即皇帝位,是为高宗。改元建炎,史称南宋。
建炎元年(1127),南逃扬州,金人于次年兵锋指向扬州。三年,自扬州至镇江,再至杭州,又北上建康府(今南京)致书金人,表示愿意削去宋朝国号称臣。金人拒绝高宗投降,再次南进。高宗则自建康而镇江、杭州、越州、明州、定海,直至乘船逃入大海。金人也入海追击,因遇大风雨只得作罢。
三年十二月,金人犯越州,安抚使李邺开城投降,卫士唐琦袖巨石袭击金将琶八未克,被杀死。四年四月,金兀术率军掳掠杭州北返,高宗才从温州再度回到越州。六月,要侍从、台谏、诸将计议驻跸事宜,并仿“唐幸梁州故事,升州为府,冠以纪元”(陆游《嘉泰会稽志序》),建炎四年以后改元绍兴元年(1131),于绍兴元年十月升越州为绍兴府,是为绍兴地名的由来。在越期间,先后蠲免绍兴府三县湖田米,蠲两浙夏税、和买细绢、丝绵,减闽中上供银三分之一,释流以下囚,复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等。至二年正月初十离越州至临安,前后在绍计一年零八个月。
淳熙十四年(1187)十月死于德寿殿,十六年三月,葬于会稽攒宫(今绍兴县宝山)之永思陵,谥圣神武文宪孝皇帝,庙号高宗。绍熙二年(1192),增谥为受命中兴全功至德圣神武文昭仁宪孝皇帝。著有《翰墨志》。《宋史》有《本纪》。

1127年6月12日,宋康王赵构在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称帝,改年号“建炎”,建立南宋。身为堂堂大宋皇帝的赵构,一生羸弱,由生理阳痿到政策阳痿,唯“苟合”而已。
以开国皇帝的标准来衡量,赵构显然是不称职的。但当时当地,没有选择就是最好的选择,赵构身为皇子,没有成为金人的阶下囚,登临皇帝宝座,亦无不可。至于,皇帝当得好不好,这的确是个问题。也许他确实不好,但对比同时代的徽宗、钦宗,至少没有更差。
回顾赵构的发迹史,要从“靖康之难”说起。12世纪初,女真渐强,其首领完颜阿骨打于1115年建立金国。当时在位的宋徽宗希望借金国之力,剿灭宿敌辽国,于是与金签订“海上之盟”,拟定共同灭辽瓜分疆土。后来的事实证明徽宗此举无异于与虎谋皮,辽地方寸未取,反而成就了金国,塑造了另一个强大的对手。1126年,吞并辽国全境的女真人不满于现状,以4万金兵南下,连破宋27州,剑指北宋国都汴京,北宋朝野一片哗然。就在金国举兵南下之时,意识到危机的徽宗匆忙让位于长子赵桓,即钦宗。结果钦宗昏庸,较徽宗更甚。汴京危难之际,钦宗放弃抵抗,亲赴今营求和。两代皇帝,谁都怕做亡国之君,结果一起被俘,连同后妃、皇子、宗室、贵戚共3000余人,被押往金国,史称“靖康之难”。在正常情况下,康王赵构断没有机会继承大统,但非常时期,唯有他是漏网之鱼。事情是这样的:金兵南犯时,赵构接钦宗手谕前往“议和”,被州官宗泽阻拦,他说:“金人议和,这是骗人把戏,都兵临城下了,求和有什么用,还不是自投罗网。”于是,康王乐得不去。他虽自认河北兵马大元帅,其实无意抗金,唯求自保而已。在金兵面前,赵构是退缩了,但其兄长退缩得更快。靖康之难,成就了赵构的皇帝梦。
赵构靖康之难后,他以自己的方式“拯救”了大宋,逃亡途中,他在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称帝,改号“建炎”。新皇以这种方式君临天下,难以服众。赵构上任没几天,就有苗刘兵变。扈从保驾的御营司将领苗傅、刘正彦等人包围行宫,胁迫高宗让位于年仅三岁的皇子赵旉,由哲宗孟皇后垂帘听政。此次兵变最终在韩世忠等人的拥立下平叛,让新任皇帝对国家元首这一职位的高危险性有了深刻体会。还有个“泥马渡康王”的故事,不得不提。一说康王赵构赴金营为人质,金兵押其北上,途中赵构脱逃,逃至磁州时,夜宿崔府君庙,梦神人告知金兵将至,赵构惊醒,见庙外已备有马匹,遂乘马狂奔。这匹马居然载着赵构渡过黄河,之后即化为泥塑之马。另一说故事的背景换做江南,情节雷同。赵构将此故事昭告天下:原来“天命天子”也是可以“逃”来的。要坐稳宝座,光跑得快还不够。赵构是幸运的,他不仅有一力主战的宰相李纲在中央坐镇,还有所谓“中兴四将”刘光世、韩世忠、张俊、岳飞等人护驾。刘光世出身将门,其父官拜节度使;张俊和韩世忠都是行伍出身,靖康年间就追随赵构,在平定苗刘兵变中立有大功,黄天荡一役更以数千宋兵力战数万金军,使之苦不堪言;至于岳飞更是年少功高,金人曾慨叹:“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没有男人愿意“苟合”,但赵构是个例外。至于这种内政外交政策的来源,更是有趣。在继位初期,赵构不得不扛起“抗金”大旗,以为建功立业之根本。赵构也知道,自己万万不是金人对手,于是一路打一路跑。苗人兵变后仅半年,金兵突破长江防线,扑向南宋皇帝,赵构紧急退居海上达4月之久。赵构这厮淫欲之贪深入骨髓,终于酿成大祸。如果说偷跑不是他的错,那么在偷跑途中还不忘淫乐,就是他的不对了。建炎三年,金军统帅派兵奔袭扬州,攻陷天长,前锋距离扬州城仅数十里。而此时,赵构正在行宫中与后妃行乐,正在兴头上,乍闻金兵来袭,仓皇而逃。可怜堂堂大宋皇帝,从此不举。萎靡不振的不仅是赵构的身体,其治国方针由此剧变:从此刻起,大宋皇帝连表面上的抗金也不需要了,一切以“苟合”为最高指示精神。
坦率来讲,赵构也不是没有优点。其一,赵构孝顺。登基之初,他就将自己的生母韦氏遥封“宣和皇后”,封自己的外祖父韦安道为郡王,从此不断派遣使者到金国求和要迎韦氏回南宋。绍兴七年,赵构明言:之所以“苟合”,正是因为母亲。至于绍兴十一年,更不惜以杀岳飞,乃至割地向金人示好。作为回报,金人“宽厚”,命完颜宗贤护送韦氏及徽宗灵柩返宋。其二,赵构与其父一样,醉心书道,精于书法,善真、行、草书,笔法洒脱婉丽,自然流畅,颇得晋人神韵。陆游曾说:“思陵妙悟八法,留神古雅,访求法书名画,不遗余力。清闲之燕,展玩摹拓不少怠。”赵构也曾自谓:“余自魏、晋以来以至六朝笔法,无不临摹,众体备于笔下,意简犹存取舍,至若禊帖,测之益深,拟之益严,以至成诵。”赵构初学黄庭坚,则朝野皆习黄字,继而学米芾,则朝野皆习米字,之后再学孙过庭,而孙字又盛……其三,赵构虽无能,至少没有他的父兄更无能。况且,他还有自知之明,懂得效法徽宗在不惑之年,让位于太子赵慎,退居德夺宫。知进退,也许是他在位31年,留给后人的最大财富吧。

回答2:

历代倾向于定位为昏庸之主,只是北宋是在仓促之间被金人攻陷了都城汴梁,二帝“北狩”,当高宗南渡时,身边亲兵仅一千余人,然而通过各种方法,迅速调集人员防守住了淮河、长江,同时建立了南宋的根基。相比于明代,有明一代虽然一直经营南都(南京),整个南方的经营有过于北宋对南方的经营,南京六部七卿设置齐全,官僚机构完备,且四镇军事实力强大,而观于甲申以后,南明竟不能守,史可法虽然一代忠勇,令人欷歔,但是在调停部署上近乎昏聩,四镇顷刻土崩瓦解,到最后永历缅甸被俘,南明群臣尽为诛戮,酷烈之甚,与宋高宗相比,岂能谓高宗昏庸无能? 从另一方面来说,如非高宗,韩世忠、岳飞诸人,谁能御之,秦桧南归,如非高宗,而是南宋后来几位君主或是南明二帝,更是极其可能是第二个曹操,高宗在上,诚如岳飞奏议所言:“黎元有归,社稷有主,今足可伐虏人之谋。”而关于杀岳飞的问题,更为复杂,首先,南宋的主战派并非就是善类,这是一个误区,即使是辛弃疾,也非常人所想的慷慨多情之士,而是乱世枭雄,封疆大吏,稼轩词中就有“杀人如草芥,用钱如泥沙”,岳飞对于二帝的态度,自己奏章中有表明,自可查对,无须凭空猜度。此事成高宗污名,只是若果然无能,就是那个南逃至儋耳穷荒的丧家之犬,何能在张邦昌宵小的政权和金人战神完颜宗弼(兀术)的势力之下稳住局势,若以北伐而论,韩侂胄开禧北伐,还牵扯到了理学朱熹一派复兴,叶适一派倒下,扭转了庆元党禁以来的局势,其中功过是非更是难以定论,俗以战胜光复为荣,以备守战为耻辱,个中冷暖自然不同,只是高宗若是易与,何能在仓促之机反胜大明一代经营?孝陵玉石二百八十二年,南京竟败在马士英、阮大铖之辈手中,晚明人物和两宋人物,实不可同日而语。
关于赵佶呢,一句话形容的最好,“宋徽宗诸事皆能,独不能为君耳”
徽宗失国之由,非若晋惠之愚、孙皓之暴,亦非有曹、马之篡夺,特恃其私智小慧,用心一偏,疏斥正士,狎近奸谀。这说明的很显然宋徽宗的心思不在国家社稷上,所以相比于他的儿子宋高宗差的远了

回答3:

http://cathay.ce.cn/person/200807/30/t20080730_16336659_1.shtml
这里有二人的比较

赵构是个颇具争议任务。
关于赵构的评价问题,历代倾向于定位为昏庸之主。不过北宋是在仓促之间被金人攻陷了都城汴梁,二帝“北狩”,当赵构南渡时,身边亲兵仅一千余人,然而他通过各种方法,迅速调集人员防守住了淮河、长江,同时建立了南宋的根基。贾志扬《天潢贵胄——宋代宗室史》中评说:“宋朝之得以复兴,要归功于赵构的逃跑。”当时如果他没有逃跑,而是在北方战死,那么可能会出现一个更糟糕的局面。
原中国宋史学会会长朱瑞熙教授认为宋高宗虽曾坚持对金议和,是投降派的首领,但他也组织指挥过对金作战,宋高宗建立南宋后仍用宋的年号和正朔,所以,宋高宗功过参半,不能完全予以否定。

回答4:

论政治!2个都是昏庸帝、这不谈了!骂他们的多着呢

但是论艺术文采,宋徽宗的确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他的山水花鸟是当时宋朝屈指可数的佳作。。他被时代误推上了帝王宝座。如果他是个百姓!估计他现在能入唐宋八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