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本科生发论文的数量本来就不多吧,更何况是科研论文,还是英语的,你太看的起本科生了。本科教育,说实话是素质教育,很多东西都学的是基础素质方面的,发表的论人内容大多都要是比较高深的。可是呢,本科并没有学习到这个程度,要想要深入的知识,就得去读研究生,博士,做很多科研,需要经费来研究创造才可以的呀。
第二,全英文真的很难,很多人上了大学之后,其实英语是荒废了的。很多人都说英语的巅峰是高考前夕,大多是这样子的,我也深有体会。这么多人四六级尚且担心过不了,英语专业也不是谁都能考过专四专八的呢,谈何容易呢。一篇文章都看不大懂,写起来难上加难的。文科生科研的方面可供的内容比较少,学识什么的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没那么简单。
这个问题可以从两个角度来分析:一是本科生发表科研论文的能力,二是本科生的英语能力。
首先我们能观察到的现象就是,对于本科生来说,大多数在学校是以过考、拿毕业证为主要任务。通常来说,如果不是个人能力和目标感很强,是不会专门去作科研论文的。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原本就没有多少人有科研能力,更不要说活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来写论文了。如果用母语都写不出像样的论文,又何谈用英语呢?
其次,在囯内应试教育的环境下,人们从小到大学英语的模式也是以应付各种考为主,主要靠背单词、刷题,最擅长的是选择题的排除,最弱的是听力和写作,而且本科的英语目标基本上就是过级为主,能过六的都不多(就算过了也以应试能力为主,大多数人应用能力还是不行)。如果你仔细观察本科生英语考就能发现,许多人连一两百个单词的英语作文都写不好,更别提用英语写上万字的论文了!
综合以上两点来看,用英语写科研论文首先要对所学知识牢固掌握,并且能够思路清晰地整理出科研项目的重点和细节,而在这个基础上,又要英语的基础写作能力到位、相关英语词汇水平到位,这样才能把科研项目用准确的英文表达出来,达到发表的水平。
然而,囯内的本科生大多数两个指标都达不到,无力输出英语论文也是很正常的现象。
我觉得几人能用英文发科研论文,那一定是有很好的英语基础,有很多术语需要牢记,更何况还是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