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找到生活的乐趣和生命的意义?

2024-12-12 11:48:34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我在文章中所讲的,经常是我已经想的比较清楚的东西,今天想和大家探讨的是一些我还没有想清楚的东西。

作为都市人,我们很少有时间能面对自己的内心,今天周末,我们花点时间来探讨一下一些平时很少去思考,但的确很重要的话题。因为是开放式的探讨,所以我来天马行空的说,大家可以天马行空的想。我想到什么说什么,大家想到什么也可以在后台留言,如果不想公开也可以在后台给我发消息。

我们已经被现代生活所驯服,习惯于两点一线的工作和周末的休息。但是,怎样才能在这样的7天一轮回的生活中不断的找到乐趣?比如说:怎样才能把周末过的更有趣?

春天,初夏和入秋这几个时段,我喜欢开车去郊外,哪怕什么也不干,就是开车在山里跑一圈,没有固定的路线,走到哪里算哪里,一天经常会开300公里来回,到家之后也会心满意足。

入冬之后去郊区的时间很少,大部分时间在市区,周末默认会去距离我比较近,有空间感的颐堤港商场。我喜欢这里是因为这座建筑中有足够的留白空间,不像很多商场过于追求坪效,把空间塞得满满的。但是如果每个周末都去颐堤港,则多少有一些重复。于是间或去三里屯,那里有大量的户外空间,年轻人更多,更加有活力。

今天去了侨福芳草地,这里的确是北京首屈一指的异度空间,占据最大面积的是自顶向下的天井,两座室内的桥梁横跨在天井之间,如果在北京选一家最有未来感的商场的话,芳草地一定是首选。你甚至可以在这里选景拍摄有关未来的科幻电影。除了建筑本身之外,这里的艺术氛围也很浓,遍布很多现代雕塑,经常有各种艺术展。还有一家规模适中,人气很足的中信书店。

今天去了这里,才感到一些满足感,而不是过去几周的重复感。这可能就是艺术元素能带给人的慰籍。

我对于生活的趣味要求很高,也在不断追求生活的意义。我所见的趣味也很多,包括随手拍照,录短视频、写作等等。但是,也会不时的感受到生活中无趣味和缺乏意义的地方。感受趣味与感受乏味,这两个看似矛盾的东西,其实是对立统一的。这就像一个越能感受美的人,也会对丑极度敏感。这可能是我对于生活的趣味和意义感受度太高所致,不知大家是否有类似的感受?

今天才得空在家看了电影《77天》,我很早就知道这个电影的原型故事,一个大侠独自一人,推行自行车,用77天穿越羌塘无人区。我看了杨柳松的原始帖子,毫无疑问,他是我们这个时代,我们身边的探险家。

这部电影让我想起了《 Into the Wild》(荒野生存),其实二者都是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电影,探讨人、社会和自然的关系。两部电影的主人公命运各异,但他们都不断的提到有关自由、人生意义的话题。

我们是否也要通过独行冒险的方式去探索人生意义,找到人生的趣味,可能是未必。但是我们都不能回避这个话题,因为迟早有一天我们会问自己:我为什么活着?生活的乐趣在哪里?生命的意义何在?

前两天的文章提及,我最近经历了亲人、同事的死亡事件。这让我突然又一次能近距离感受到死亡。我们每个人迟早都会面对那一天,或者是在漫长而孤独的等待中慢慢死去,或者在一次偶然的事件中瞬间告别世界,也许会在我们所不期望的病痛中离世。这世界上从来没有喜丧或者悲丧,有的只是无可回避的告别。

那么,在每个人告别人生之前的这段时间内,如何能找到自己生命的意义,按照自己想要的方式去生活,去尽量有趣,而不是彻底的向命运臣服?被体制化而浑然不觉?

我的一个朋友告诉我,她提醒自己的每个同学都要在体检时做癌症筛查,因为有两个同学居然在体检中发现患有癌症,并且都是晚期。联想到最近另一个亲人濒危涉险的状况,不由得感叹生命之偶然和脆弱。

但我一再的发现,即使在这样偶然中,我们还是在做一些其实本不愿意做的事情,以自己并不喜欢的方式生活。比如,最近有听到2-3件事情,都是本来要换工作或者休息一下的,但是因为沉重的房贷负担,而不得不在并不喜欢的工作上继续苟延残喘。我之前提到的理想:站着挣钱,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太过遥远,压垮他们脊梁的并非房子,而是过高的欲望。

我计划以后要写更多的故事,而不是讲更多的道理。因为故事流传的更久远。但是写故事,或者说写小说,并非易事。你需要很强的感受力,你还需要更多的素材。怎样积累素材?是等到真正财务自由那一天再去积累还是现在开始积累?

我的答案是现在开始积累,因为绝大多数人无法等到真正财务自由的那一天就会衰老,并非因为他们不努力,而是因为他们的欲望增长的更快。我不是圣人,也不能免俗,所以能做的就是在当下的生活中就去寻找意义,而不是等到虚无缥缈的那一天。

为什么要写故事,写小说?因为这是探讨生活乐趣和生命价值的最有效的方式之一。我们不仅能去挖掘自己的生活,我们更能把一些线索与更多的人分享。这是一种真正的快乐。

为了在两点一线的生活中积累素材,我从上周开始注册了顺风车司机。以往我是拒绝的,因为以顺风车去赚钱是得不偿失的,我个人的时间要贵很多。哪怕绕路10分钟都是无法承受的损失。但是,自从我想去找一些不一样的人来聊天,听不同的人讲自己的故事,我就决定要做一个顺风车司机。

周五的第一天上岗,就顺利拉到两个还不错的同路人,二者皆为同事。一个在做公司的视频业务,另一个居然在下车时认出我是她10年前的同事。晚上聚餐后又点开App,看周围人的去向,看到一个名叫薛定谔的猫的,居然是编剧,肯定是一个挺有意思的人,差点点了去接她。当然,还是想早点回家,再加上碰到了大望路的拥堵,所以只是记住了这个名字。

我收回自己曾经对于大山子的评论,以前觉得大山子是京城第一大堵点。周五晚上10点半从 SOHO 现代城出来,往东准备过了路口上四环,结果大望路路口被堵了20分钟!你猜猜为什么?原来是此刻下班回通州的上班族在这个路口拦黑车回家。当数不清的人钻进一个小轿车体内时,我看到的是一种卑微的希望。

希望、乐趣、意义都是奢侈品吗?是必须到达一个阶段我们才可以去大胆追求的东西吗?还是说希望、乐趣和意义是我们每日生活的必需品?我们像离不开空气和水一样离不开这些东西?

我更希望是后者,是必需品,现在就得要,而不是奢侈品,只能先想想。当然,很多人会说:你看看我现在也没有太多的希望,也不追求乐趣,也不过问意义,我不是照样活的好好的?

但是,你有没有发现,你在都市人的脸上,很难看到非常灿烂的笑容,我指的不是一般的笑容,是一种透彻的、开怀的、毫无顾忌的笑容?不信你环顾一下周围,或者看一下电视新闻,看一下那些正在开会的人。你看到的更多的是严肃、紧张,而非开怀大笑。我们也会看到一些格式化的微笑,比如上国内飞机的时候,但你看不到真正的、特别开心的人。

有一次去外地开会几天,我同事突然对我说:辉哥,好久没见你这样大笑过了。我说,是嘛!从那一天开始,我才仔细的去关注周围面孔的表情,包括我自己的。我发现的确如此,我们做了很多事情,但是对自己的笑关注甚少。

我奶奶几周前故去,享年超过80岁,她一辈子并未走出陕西的那座城市,甚至人生的更多时间都在一个关中的一个小村庄中度过。她走得时候很安静,家人称之为喜丧。后事办的很隆重,全村的人,全家的人都站在一起,忙忙碌碌。

她在临终前的最后一年,无法认出任何人,包括我的父亲。

我们所在的地方与诸葛亮很有渊源,有他的衣冠冢和古战场。还有一个乡叫落星坡,据传诸葛亮逝去的那一夜,天上掉落一颗星星。

所以,其实我们自古以来就在寻找生命的意义。

但是,我们的文化中,对于责任、意义强调过多,但是对于乐趣过于忽视,甚至特别推崇存天理去人欲。但这也造成了儒家文化影响的地方,社会很进取,大家工作很努力甚至是拼命,但是整体快乐不足,过于沉重。

当然,说过存天理去人欲的那个人同时又说过人欲即天理,这说明他内心也是充满矛盾的。

所以,总会有人跳出来,去打破常规,试图寻找更多的乐趣。包括徒步羌塘无人区的诸位大侠,也包括我的几个同事。

有一对年轻的伴侣,辞职去全球旅行,我追了他们的微信号很久,中间有一段时间断更,还以为他们遇到了麻烦。后来复更之后,才发现他们又回北京了,继续寻找工作。

还有一个女孩,骑着摩托满世界的跑,前段时间她回国的时候,我们还约在公司食堂吃了一顿饭。说起了我们为何要相见,大家的共识是彼此都不安分。我和她探讨了一个问题:人是否可以一辈子旅行?结论是没有结论。爱上自然的人心无法回来,但是生活不免还要继续。所以最近看到回到城市的她,又陷入了各种心烦意乱中。

当然,在追求自由生活的道路上,种种心烦意乱都是正常的,心如止水才是死水微澜的标志。为了追求自由、乐趣和最终的意义,我们必须承受更多的内心波澜。

以上,就是我随心想到的心事,没有逻辑,没有结论,就像一池子水,从山上流下,碰到石头自然分叉。

流到哪里去?也许终归进大海,但在进入大海之前,我希望看到更多不同的景色。

人生不过3万天,读者中绝大部分过了1万天,也有不少人接近中位数,让我们花一天时间来想想生命本身。

参考文章:写在39岁到来之际,杯酒释人生,人为什么要不断出发?

前一篇文章:世界上最难的事情原来是按时睡觉

365天,每天坚持写作之13/365,爱上你的每一天!

我在知识星球(原来的小密圈)记录我每日的成长经历与感悟,这里已经汇聚1000多位朋友,请和我们在2018年共同成长:记录、分享、互助和共庆。

回复知识星球了解如何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