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汉提出了影响国家发展海权的(ꀀ)个因素。

2025-03-28 13:43:36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6个因素。

一是地理位置。如岛国,既不靠陆路去保卫自己,也不靠陆路去扩张领土,而完全把目标指向海洋,比大陆国家拥有更明确的向海洋发展的战略目标,具有发展海权的优越条件。

二是自然结构。致力于发展海权的国家,必须拥有漫长的海岸线,要有许多能够得到保护的深水港湾以及深入内地的大河等条件。

三是领土范围。国家发展海上力量必须要有一定面积的领土作为依托,领土的大小要与国家人口的数量、资源及其分布状况相称。

四是人口数量。人口以从事海洋事业的人员为主,可以为海军的发展提供充足的兵员。

五是民族特点。一个海军强国的人民一定要渴求物质利益,追求国内外有利可图的商业往来,也可概括为一个民族强烈地追求海外殖民地、追逐海外利益的民族精神。

六是政府性质。政府要具有海洋意识且对海军重视,政策上具有连续性。

扩展资料:

阿尔弗雷德·赛耶·马汉是美国杰出的军事理论家,曾两度担任美国海军学院院长,他在1890年-1905年间相继完成了被后人称为马汉“海权论”三部曲的《海权对历史的影响1660-1783》、《海权对法国革命和法帝国的影响:1793-1812》和《海权与1812年战争的联系》。

其有关争夺海上主导权对于主宰国家乃至世界命运都会起到决定性作用的观点,更是盛行世界百余年而长久不衰。

自阿尔弗雷德·赛耶·马汉创立海权论至今,世界各大国普遍笃信国家海洋权益对民族历史走向的影响,普遍重视海权的维护与开拓。然而,马汉的海权论是一种刚性的海权观念,是建立在海外殖民地、海上贸易和海军优势基础上的海权理论。

21世纪的世界需要一种新型、柔性的海权观念,需要建立在人的活动、人的交流、人的体验基础上的海权理论,即旅游海权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马汉海权论

回答2:

六个因素。

1、是地理位置。

如岛国,既不靠陆路去保卫自己,也不靠陆路去扩张领土,而完全把目标指向海洋,比大陆国家拥有更明确的向海洋发展的战略目标,具有发展海权的优越条件。

2、是自然结构。

致力于发展海权的国家,必须拥有漫长的海岸线,要有许多能够得到保护的深水港湾以及深入内地的大河等条件。

3、是领土范围。

国家发展海上力量必须要有一定面积的领土作为依托,领土的大小要与国家人口的数量、资源及其分布状况相称。

4、是人口数量。

人口以从事海洋事业的人员为主,可以为海军的发展提供充足的兵员。

5、是民族特点。

一个海军强国的人民一定要渴求物质利益,追求国内外有利可图的商业往来,也可概括为一个民族强烈地追求海外殖民地、追逐海外利益的民族精神。

6、是政府性质。

政府要具有海洋意识且对海军重视,政策上具有连续性。

扩展资料:

马汉的海权论对各国家影响:

1、美国:一九〇一年老罗斯福当选美国总统後,极受马汉海权思想之影响,致力发展海权。

除舰队的扩建及积极夺取太平洋各战略岛屿外,且开凿并控制巴拿马运河及加勒比海之战略海上基地,成为当今海权霸主。

2、英国:英国对马汉之海权思想推崇备至,在一八八九年英国政府提出海军扩充计划时,马汉的理论成了最强力的辩护理由。

3、法国:法国很重视马汉对于法国海军政策的批评,并且称赞其思想具有真正的创造性。

4、德国:德皇威廉二世及海军部长铁毕兹亦深受马汉影响,致力发展海军,但德国却忽略了马氏的一项重要训条:“一个国家无法同时发展陆权与海权”,导致德国陆军反而受经费影响而减低其战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海权论

回答3:

马汉提出了影响国家发展海权的( 6)个因素。

马汉的海权论对日后各国政府的政策影响甚大。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控制中美洲的“巨棒政策”是以马汉理论为基础。直到冷战结束后美国在亚太地区的部署都以马汉理论为原形。马汉并且提出了相关的战略,主要以英国为例,讨论一国的地理、人口、政府政策等六项基本因素对海权的影响,其因素分别如下:

·地理位置:

最理想的位置是居中央位置的岛屿,并靠近主要的贸易通道上,有良好的港口和海军基地。例如:不列颠群岛与欧洲大陆的距离不远不近,既足以使英国获得对抗外敌入侵的相当安全保障,又便于打击敌人,换言之,进可攻退可守。

英国以英吉利海峡和欧洲大陆相隔大,不仅有水为屏障,且距欧洲大陆近,因此英国不须维持大陆军,而可集中国力发展海权,以优势的海军来封锁欧洲大陆港口,并控制出入欧洲北部的航线。与英国成强烈对比的是法国,他不仅要维持大陆军,而其海军也必须分驶大西洋与地中海,因此在海权竞争中,法国对英国便居于劣势。

·自然地理形态:

具绵长之海岸线及拥有良好可用的港口。海岸线可决定向海洋发展的难易程度,良好港湾则代表向海发展的先天潜力,而土地的肥沃与否,则影响人民讨海为生的意愿和需求。一个国家的海岸线是其边界的一部份,凡是一个国家其疆界易于与外界接触者,其人民便较容易向外发展,与外面世界相交往。

地形平坦、土地肥沃可能使人民安土重迁,不愿投身海洋,如法国。相反,则逼使人民不得不讨海维生,如荷兰、葡萄牙。岛国及半岛国家受限于地形上的因素,若欲发奋图强,则必须重视海权的发展。

·国家领土大小范围:

供应必要物资,但地形未经河川严重分割,大到难于防守;马汉认为国土的大小必须与人口、资源及其他权力因素相配合。一个国家人口的总数与海岸线总长度的比例,具极大重要性。否则广大的领土可能反而成为弱点。如面积太大,而人口与资源不成比例的国家,防守密度低,国家的危险性增高,假使又被河川或港口所割裂,则更是一大弱点。以美国内战时的南方为例,以人口和资源的比例而言,其面积是太大了,尤其是有了太长的海岸线和太多的内陆水道,兵力易被分割而导致失败。领土幅员应和人口、资源等因素相配合,地广人稀、过度绵长的海岸线及内陆水道众多等,有时反而成为弱点,如美国南北战争时之南方领土即是。

·人口数量:

提供从事海洋事业的人口培育,储备海军后备力量;人口数量和素质对海权均为重要基础,海权国家不仅应有相当数量的从事航海事业人口,而其中直接参加海洋生活的人数更应占相当高度的比例。国家的平时航海事业(包括航运和贸易)足以决定其海军在战争中的持久力。英国即为典型例证,他不仅是航海国家,而且也是造船和贸易国家,拥有发展海权的必要人力与技术资源。想向海洋发展的国家,不仅应有相当数量的人口,而且其直接或间接参加海洋活动的人数,也应占相当的比例。

·民族性:

面向海洋,具冒险犯难的性格,促进商机及航运发展;国民对海上贸易的意愿及航海生产能力的心理因素亦极重要。若国民以向海洋寻求财富为荣,航海事业自然蓬勃。海洋商业与海军的结合,再加上殖民地的开拓,终使英国成为海权霸主。主要为贸易愿望(重商主义)和生产能力;有此心理基础,人民才会走向海洋寻求财富。

·政府的性质和政策:

政府的战略主张,影响海军武力的运用;政府必须明智而坚毅,始能对海权作长期发展。英国的成功主因即在此。自詹姆士一世开始,英国的国家政策即一直以追求海外殖民地、海上贸易和海军优势为目的。政府若明智而坚毅,培养其人民对海洋的兴趣,则海权的发展也自然比较容易成功。

马汉认为英国之成就为空前海洋强权,除了具备上述基本条件的优势外,其政府海权运作的适切,实居关键。在海权运作方面,马汉认为英国若无海运贸易能力,无广大殖民地(资源、基地和市场),以及训练有素的海员和船舰,则英国虽有先天优越条件,亦将无能为力,尤其在战争工具运用上,即制海权争取上,英国通常均以在海上击灭敌国舰队或对敌港口建立封锁为一贯指导,更是重要因素,相反的,法国却热衷于领土的征服而未着眼于击灭英国舰队,于是结果便完全不同。

回答4:

六个。马汉提出了影响海权发展的六大因素,即地理位置、自然结构、领土范围、人口、民族特征和政府性质。马汉在书中引用了英国在历史上获得海上霸权的事实,提出了影响该国发展海权的六大重要因素,并证明一个国家要想发展海权,就必须以强大的力量控制海洋。 海军才能掌握海权。
拓展资料
马汉于1840年9月27日出生在西点军校教授楼。他的父亲马汉28岁成为西点军校最年轻的教授。他给儿子取名赛尔,以纪念为西点军校做出重要贡献的校长赛尔。西点。1854年,马汉进入纽约哥伦比亚学院。老马汉虽然是美国陆军学院的校长,但两年后,马汉违背父亲的意愿,转入安纳波利斯的美国海军学院三年级。马汉于 1856 年在安纳波利斯海军学校学习。他于 1859 年以第二名的成绩毕业并进入海军。他曾经是一艘炮艇的船长。1885年,他成为美国海军学院教授,_教授海军历史和海军战略,开始了他的写作生涯。1886年至18891892年至1893年,马汉两次担任海军学院院长。在任期间,马汉将军事思想融入教学,将以往分散的舰船战术融入舰队战术体系,亲自教学生、制作模型。他被学生们尊为海军中的罗米尼人。马汉于 1896 年退休,但仍继续研究和撰写有关海权的相关著作。1898年担任美西战争指挥官。1899年第一次海牙和会,作为美国代表团顾问和美国海军作战委员会成员出席,坚决反对裁军。1906年,美国国会通过法案,提拔所有在内战中服役的海军上校为后备少将。马汉虽然接受了这一荣誉,但他的作品中仍然保留了他的上校阶级。1908年任美国海军事务委员会主席。1911年,他发表了海军战略理论。1914 年 12 月 1 日,他因心脏病在华盛顿海军医院去世,享年 74 岁。

回答5:

马汉提出了影响国家发展海权的(6 )个因素。